一种摩擦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702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锻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擦压力机,所述摩擦压力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驱动机构和工作台,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的上端,工作台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下端,驱动机构下方固定连接有上模,工作台上方连接有下模组件,上模和下模组件竖直相对,所述下模组件包括放置板、固定模和拉动模,固定模连接在放置板上表面,固定模内开设有第一加工腔,第一加工腔贯穿固定模上端面,拉动模内开设有第二加工腔,第二加工腔贯穿拉动模上端面和拉动模下端面,固定模上端面与拉动模下端面插接配合,第一加工腔与第二加工腔连通并且共同形成下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方便将加工后的锻件从下模腔内取出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压力机
本技术涉及金属锻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摩擦压力机。
技术介绍
摩擦压力机是一种万能性较强的压力加工机器,目前其在压力加工的各种行业中被广泛应用,用来实现完成模锻、镦锻、弯曲、校正、精压等工作。现有技术的摩擦压力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驱动机构和工作台,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的上端,工作台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下端,驱动机构下方连接有滑块,滑块下侧固定连接有上模,工作台上方连接有下模,上模和下模竖直相对,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上模沿竖直方向升降。对高温金属进行锻压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上模对放置于下模内的高温金属进行反复锻打,以实现将高温金属锻打成与下模形状相同的功能。现有技术的下模组件为一成型的空心实体,下模组件中部为下模腔,将高温工件放置于下模腔内,然后通过滑块带动锤头插入下模腔内对高温工件进行锻压,使得高温工件被锻压成与下模腔形状相同的锻件。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锻件位于下模腔内,下模腔的上端面的距工作台的高度大于锻件上端面距离工作台的高度,因此使得锻件不易从下模腔内取出,进而会影响摩擦压力机的锻压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压力机,所述摩擦压力机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驱动机构(11)和工作台(12),驱动机构(11)连接在机架(1)的上端,工作台(12)固定连接在机架(1)的下端,驱动机构(11)下方固定连接有上模(2),工作台(12)上方连接有下模组件(3),上模(2)和下模组件(3)竖直相对,驱动机构(11)能够带动上模(2)沿竖直方向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3)包括放置板(31)、固定模(32)和拉动模(33),固定模(32)连接在放置板(31)上表面,固定模(32)内开设有第一加工腔(324),第一加工腔(324)贯穿固定模(32)上端面,拉动模(33)内开设有第二加工腔(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压力机,所述摩擦压力机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驱动机构(11)和工作台(12),驱动机构(11)连接在机架(1)的上端,工作台(12)固定连接在机架(1)的下端,驱动机构(11)下方固定连接有上模(2),工作台(12)上方连接有下模组件(3),上模(2)和下模组件(3)竖直相对,驱动机构(11)能够带动上模(2)沿竖直方向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3)包括放置板(31)、固定模(32)和拉动模(33),固定模(32)连接在放置板(31)上表面,固定模(32)内开设有第一加工腔(324),第一加工腔(324)贯穿固定模(32)上端面,拉动模(33)内开设有第二加工腔(331),第二加工腔(331)贯穿拉动模(33)上端面和拉动模(33)下端面,固定模(32)上端面与拉动模(33)下端面插接配合,第一加工腔(324)与第二加工腔(331)连通并且共同形成下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固定模(32)上端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盘(322),固定盘(322)上表面开设有滑动孔(3221),滑动孔(3221)沿固定盘(322)圆周方向设置多个,所述下模组件(3)包括安装件(323),所述安装件(323)包括限位螺栓(3231)和抵紧块(3232),限位螺栓(3231)沿竖直方向依次穿过抵紧块(3232)和滑动孔(3221),限位螺栓(3231)下端与放置板(3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擦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抵紧块(3232)一侧的竖直侧壁为弧形面(323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擦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以柱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鑫伟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