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属于冲压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下冲头的装夹结构中心轴线对准不齐的问题。本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包括锁紧螺母、夹头、和定位在冲压装置中的连接筒,夹头的底部嵌入到连接筒中,锁紧螺母套在夹头外,且通过锁紧螺母能使夹头与连接筒相固连,夹头的顶部具有若干个向夹头底部延伸的缓冲槽,缓冲槽的底端向外扩张形成缓冲孔。本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具有提高加工精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
本技术属于冲压设备
,涉及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冲压设备,冲压设备上固连有冲头,有的还包括上冲头和下冲头,通过上冲头和下冲头的配合对产品进行冲压,实现冲孔、冲压痕等工序。上冲头和下冲头在冲压加工前需要进行装夹,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冲压设备下冲头的装夹结构[申请号:201821773876.X;授权公告号:CN208928990U],本冲压设备下冲头的装夹结构包括固定筒、夹头、定位筒和锁紧螺母,夹头顶部的外侧壁为呈锥形的第一斜面,夹头底部的外侧壁为呈锥形的第二斜面,夹头的顶部具有第一开槽,夹头的底部具有第二开槽,定位筒穿设在固定筒中且定位筒与固定筒周向定位,定位筒顶部的内侧壁上具有呈锥形的第三斜面,夹头的底部伸入到定位筒的顶部中且第二斜面抵靠在第三斜面上,夹头的顶部位于锁紧螺母中,通过锁紧螺母与定位筒的顶部相固连使夹头固定在定位筒和锁紧螺母中,锁紧螺母抵靠在固定筒上。该种装夹结构,定位筒的外侧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定位槽,固定筒中具有贯穿侧壁的固定孔,通过销轴穿过固定孔并穿设在定位槽中使定位筒和固定筒周向定位,定位筒和固定筒是分体式的,装配固连后,定位筒和固定筒之间存在装夹间隙的问题,导致下冲头偏离设定的安装位置,降低加工精度。同时该种装夹结构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的内端的尺寸与其余部分的尺寸是相同的,夹头被压紧夹住冲头时,夹头会产生一定的变形,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的内端处的缓冲量有限,该处存在破裂的问题,导致加工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加工精度。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包括锁紧螺母和夹头,其特征在于,装夹结构还包括定位在冲压装置中的连接筒,所述夹头的底部嵌入到连接筒中,所述锁紧螺母套在夹头外,且通过所述锁紧螺母能使夹头与连接筒相固连,所述夹头的顶部具有若干个向夹头底部延伸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底端向外扩张形成缓冲孔。连接筒是一体式的,不存在装配间隙的问题,相对于分体式,中心度更好,从而提高冲压装置的加工精度。冲头是从夹头的顶部朝下安装的,因此设置沿夹头的顶部向夹头底部延伸的缓冲槽即可,使夹头结构简单。安装冲头时,锁紧螺母会带动夹头朝内收缩压紧冲头,缓冲槽底端的端部处承受内部应力,通过设置缓冲孔可以使该应力分散,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使夹头在该处不会出现裂缝,从而提高冲头的定位精度,最终提高冲压装置的加工精度。在上述的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中,所述连接筒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部向外凸出设置形成定位挡肩,位于所述定位挡肩上方的主体的壁厚小于位于定位挡肩下方的主体的壁厚,位于所述定位挡肩上方的主体的外侧壁上具有与锁紧螺母相配合的外螺纹。将连接筒放置在冲压装置的定位孔中,定位挡肩抵靠即可实现连接筒的定位,定位挡肩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定位简单;主体上方的壁厚小于主体下方的壁厚,为锁紧螺母的安装空出空间,合理利用空间。在上述的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中,所述夹头的外侧壁上具有向外凸出设置的台阶面,所述连接筒的顶部抵靠在台阶面上。该种结构,使夹头安装到位,提高夹头定位的牢固程度,使夹头安装后不会出现晃动的问题,提高冲压装置的加工精度。在上述的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中,所述夹头的外侧壁上还具有倾斜设置压紧面,所述压紧面底端的边沿与台阶面外侧的边沿相连,所述锁紧螺母的内侧壁上具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压紧部,所述压紧部压在压紧面上。该种结构,提高夹头定位的牢固程度,同时使夹头能够更好的夹住冲头,使夹头安装后不会出现晃动的问题,提高冲头的中心度,提高冲压装置的加工精度。在上述的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中,所述缓冲槽沿夹头的轴向等间距设置,所述缓冲槽的数量为3-8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夹结构的连接筒是一体式的,不存在装配间隙的问题,相对于分体式,中心度更好,从而提高冲压装置的加工精度。2、本装夹结构通过设置缓冲孔来分散应力,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使夹头该处不会出现裂缝,提高冲头的定位精度,提高冲头的中心度,最终提高冲压装置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冲压装置下冲头安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冲压装置下冲头装夹结构夹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紧螺母;11、压紧部;2、夹头;21、台阶面;22、压紧面;3、连接筒;31、主体;32、定位挡肩;4、缓冲槽;5、缓冲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包括锁紧螺母1、夹头2和连接筒3。连接筒3包括主体31,主体31的中部向外凸出设置形成定位挡肩32,位于定位挡肩32上方的主体31的壁厚小于位于定位挡肩32下方的主体31的壁厚,位于定位挡肩32上方的主体31的外侧壁上具有与锁紧螺母1相配合的外螺纹。锁紧螺母1的内侧壁上具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压紧部11,锁紧螺母1的内侧壁上还具有内螺纹。如图3所示,夹头2的外侧壁上具有向外凸出设置的台阶面21,夹头2的外侧壁上还具有倾斜设置压紧面22,压紧面22底端的边沿与台阶面21外侧的边沿相连。夹头2的顶部具有向夹头2底部延伸的缓冲槽4,缓冲槽4的底端向外扩张形成缓冲孔5,缓冲槽4与缓冲孔5一一对应设置,缓冲槽4沿夹头2的轴向等间距设置,本实施例中,缓冲槽4的数量为四个,在实际生产中,缓冲槽4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八个。夹头2的底部嵌入到连接筒3中,锁紧螺母1套在夹头2外,压紧部11压在压紧面22上,且通过锁紧螺母1能使夹头2与连接筒3相固连,连接筒3的顶部抵靠在台阶面21上。安装时,先将连接筒3放置在冲压装置中,然后将夹头2的底部嵌入到连接筒3,再将冲头嵌入到夹头2中,套上锁紧螺母1,使压紧部11抵靠在压紧面22上,然后旋转锁紧螺母1,使夹头2收缩锁紧冲头,直到锁紧螺母1不能转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锁紧螺母1、压紧部11、夹头2、台阶面21、压紧面22、连接筒3、主体31、定位挡肩32、缓冲槽4、缓冲孔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包括锁紧螺母(1)和夹头(2),其特征在于,装夹结构还包括定位在冲压装置中的连接筒(3),所述夹头(2)的底部嵌入到连接筒(3)中,所述锁紧螺母(1)套在夹头(2)外,且通过所述锁紧螺母(1)能使夹头(2)与连接筒(3)相固连,所述夹头(2)的顶部具有若干个向夹头(2)底部延伸的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的底端向外扩张形成缓冲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包括锁紧螺母(1)和夹头(2),其特征在于,装夹结构还包括定位在冲压装置中的连接筒(3),所述夹头(2)的底部嵌入到连接筒(3)中,所述锁紧螺母(1)套在夹头(2)外,且通过所述锁紧螺母(1)能使夹头(2)与连接筒(3)相固连,所述夹头(2)的顶部具有若干个向夹头(2)底部延伸的缓冲槽(4),所述缓冲槽(4)的底端向外扩张形成缓冲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装置下冲头的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3)包括主体(31),所述主体(31)的中部向外凸出设置形成定位挡肩(32),位于所述定位挡肩(32)上方的主体(31)的壁厚小于位于定位挡肩(32)下方的主体(31)的壁厚,位于所述定位挡肩(32)上方的主体(31)的外侧壁上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邱为立,夏星华,王丹红,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凯思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