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涉及钢材矫正技术领域,包括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和电控系统;其中,在所述传动组件两侧设有对翼缘板的下翼板两边进行矫正的所述矫正组件和夹紧定位所述钢翼缘腹板的所述腹板夹紧组件,传动组件带动翼缘板进行连续的矫正,所述电控系统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通过腹板夹紧组件进行翼缘板的夹紧定位,通过矫正组件对翼缘板的翼板两边进行矫正,传动组件是的翼板在整个长度范围内进行连续矫正,从而达到矫正翼缘板焊接变形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
本技术涉及钢材矫正
,具体涉及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
技术介绍
H型钢是一种截面面积分配更加优化、强重比更加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因其断面与英文字母“H”相同而得名,焊接成型的H型钢翼缘板在焊接加热过程中,必然产生弯曲变形,因此需要一种专门的器械对其进行矫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可以达到矫正翼缘板焊接变形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包括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和电控系统;其中,在所述传动组件两侧设有对翼缘板的下翼板两边进行矫正的所述矫正组件和夹紧定位所述钢翼缘腹板的所述腹板夹紧组件,传动组件带动翼缘板进行连续的矫正,所述电控系统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的输出端。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传动轮和导向轮,所述传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设置在底座中心位置的所述传动轮,在传动轮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块支撑座,每一块所述支撑座顶端均设有若干所述导向轮。可选的,所述矫正组件包括第一矫正组件和第二矫正组件,所述第一矫正组件和第二矫正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传动轮的两侧,第一矫正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一矫正轮,传动轮一侧的底座上固定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矫正轮固定,第二矫正组件包括第二液压缸和第二矫正轮,传动轮另一侧的底座上固定有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矫正轮固定。可选的,所述腹板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传动轮的两侧,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三液压缸和第一夹紧轮,所述第三液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第三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夹紧轮固定,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第四液压缸和第二夹紧轮,所述第四液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第四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夹紧轮固定。可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三液压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第四液压缸垂直设置,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驱动第一矫正轮和第二矫正轮做上下运动,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分别带动第一夹紧轮和第二夹紧轮做左右运动。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分别调节第一机架在底座上位置的第一调节组件和调节第二机架在底座上位置的第二调节组件。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滚珠丝杆、第一丝杆螺母、第一支撑板,第二调解组件包括第二滚珠丝杆、第二丝杆螺母和第二支撑板,在传动轮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滚珠丝杆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两端与第一滑槽转动连接,第一滚珠丝杆上螺纹配合有所述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支撑板其中一面与第一丝杆螺母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另一面与第一机架固定连接,第一机架的底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两端与第二滑槽转动连接,第二滚珠丝杆上螺纹配合有所述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支撑板其中二面与第二丝杆螺母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另二面与第二机架固定连接,第二机架的底端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通过腹板夹紧组件进行翼缘板的夹紧定位,通过矫正组件对翼缘板的翼板两边进行矫正,传动组件是的翼板在整个长度范围内进行连续矫正,从而达到矫正翼缘板焊接变形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传动电机,3-传动轮,4-导向轮,5-支撑座,6-第一液压缸,7-第一矫正轮,8-第一机架,9-第一连杆,10-第二液压缸,11-第二矫正轮,12-第二机架,13-第二连杆,14-第三液压缸,15-第一夹紧轮,16-第四液压缸,17-第二夹紧轮,18-第一滚珠丝杆,19-第一丝杆螺母。20-第一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包括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和电控系统;其中,在传动组件两侧设有对翼缘板的下翼板两边进行矫正的矫正组件和夹紧定位钢翼缘腹板的腹板夹紧组件,传动组件带动翼缘板进行连续的矫正,电控系统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的输出端。通过该矫正机的设计,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通过腹板夹紧组件进行翼缘板的夹紧定位,通过矫正组件对翼缘板的翼板两边进行矫正,传动组件是的翼板在整个长度范围内进行连续矫正,从而达到矫正翼缘板焊接变形的目的。下面对本技术较佳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该矫正机包括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和电控系统;其中,在传动组件两侧设有对翼缘板的下翼板两边进行矫正的矫正组件和夹紧定位钢翼缘腹板的腹板夹紧组件,传动组件带动翼缘板进行连续的矫正,电控系统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的输出端。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2、传动轮3和导向轮4,传动电机2设置在底座1上,传动电机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设置在底座1中心位置的传动轮3,在传动轮3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块支撑座5,每一块支撑座5顶端均设有若干导向轮4。传动电机2带动传动轮3转动,传动轮3与下翼板的下端面接触,传动轮3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了翼缘板持续向前运动,而传动轮3两侧的支撑座5上的导向轮4,使得翼缘板在一边前进一边矫正的过程中,得以稳定地向前输送。矫正组件包括第一矫正组件和第二矫正组件,第一矫正组件和第二矫正组件对称设置在传动轮3的两侧,第一矫正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6和第一矫正轮7,传动轮3一侧的底座1上固定有第一机架8,第一液压缸6固定在第一机架8上,第一液压缸6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杆9与第一矫正轮7固定,第二矫正组件包括第二液压缸10和第二矫正轮11,传动轮3另一侧的底座1上固定有第二机架12,第二液压缸10固定在第二机架12上,第二液压缸10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杆13与第二矫正轮11固定。电控系统单独控制第一矫正组件和第二矫正组件,第一矫正组件和第二矫正组件之间相互独立运动,在矫正翼缘板宽度方向上的调节时,可以将不垂直的下翼板与腹板矫正到相互垂直的状态。腹板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对称设置在传动轮3的两侧,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三液压缸14和第一夹紧轮15,第三液压缸14固定在第一机架8上,第三液压缸14的输出轴与第一夹紧轮15固定,第二夹紧组件包括第四液压缸16和第二夹紧轮17,第四液压缸16固定在第二机架12上,第四液压缸16的输出轴与第二夹紧轮17固定。电控系统单独控制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之间相互独立运动,通过第一夹紧轮15和第二夹紧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和电控系统;/n其中,在所述传动组件两侧设有对翼缘板的下翼板两边进行矫正的所述矫正组件和夹紧定位所述钢翼缘腹板的所述腹板夹紧组件,传动组件带动翼缘板进行连续的矫正,所述电控系统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和电控系统;
其中,在所述传动组件两侧设有对翼缘板的下翼板两边进行矫正的所述矫正组件和夹紧定位所述钢翼缘腹板的所述腹板夹紧组件,传动组件带动翼缘板进行连续的矫正,所述电控系统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传动组件、矫正组件、腹板夹紧组件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传动轮和导向轮,所述传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设置在底座中心位置的所述传动轮,在传动轮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块支撑座,每一块所述支撑座顶端均设有若干所述导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组件包括第一矫正组件和第二矫正组件,所述第一矫正组件和第二矫正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传动轮的两侧,第一矫正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一矫正轮,传动轮一侧的底座上固定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矫正轮固定,第二矫正组件包括第二液压缸和第二矫正轮,传动轮另一侧的底座上固定有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矫正轮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传动轮的两侧,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三液压缸和第一夹紧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猛,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联绿建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