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宽体型材大弯弧的整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294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一种用于加工宽体型材大弯弧的整形模具,包括上模机构、下模机构、芯棒机构、工作台,所述下模机构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下模机构上方设置有所述上模机构,用于推动用于整形的宽体型材弯管的所述芯棒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模机构、下模机构的型腔一侧;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板、上模、上芯棒导引座,所述上芯棒导引座设置在所述上模一侧并且所述上模、芯棒导引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加工宽体型材大弯弧的整形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宽体型材弯管成型后型腔变小或起皱的问题,利用芯棒机构与上模机构、下模机构的挤压,使用于整形的宽体型材弯管内外表面平整,内型腔扩大到原尺寸,结构简单且作业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宽体型材大弯弧的整形模具
本技术涉及金属管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宽体型材大弯弧的整形模具。
技术介绍
弯曲是最为普遍的成形方法之一。弯曲成形就是将坯料弯曲成所需形状。弯曲成形在冲压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应用十分广泛。金属的弯曲成形可以在各类弯曲设备上进行。弯曲成形的材料有型材、管材、板材和棒材。弯曲型材和管材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管道工程、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弯曲型材和管材大量应用于各个行业,弯曲型材和管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中产品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针对不同型材柔性弯曲时产生的缺陷,通过改进加工装置的结构进行缺陷的消除。为了满足广大用户对于不同规格、不同形状弯管的需求,提高弯曲加工的成形质量和工作效率,防止加工过程中起皱、截面畸变等缺陷的产生,增加弯曲成形的加工极限和柔性化程度。其中,利用芯棒对宽体型材进行大弯弧加工在现有技术中十分普遍,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电动滑板车的底板因需要内置电池,内型腔较大,弯管后加工型腔容易变小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宽体型材大弯弧的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机构(1)、下模机构(2)、芯棒机构(3)、工作台(4),所述下模机构(2)安装在所述工作台(4)上,所述下模机构(2)上方设置有所述上模机构(1),用于推动用于整形的宽体型材弯管的所述芯棒机构(3)设置在所述上模机构(1)、下模机构(2)之间的型腔(5)一侧;所述上模机构(1)包括上模板(11)、上模(12)、上芯棒导引座(13),所述上芯棒导引座(13)设置在所述上模(12)一侧并且所述上模(12)、上芯棒导引座(1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板(11)下方;所述下模机构(2)包括下芯棒导引座(21)、下模板(22)、下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宽体型材大弯弧的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机构(1)、下模机构(2)、芯棒机构(3)、工作台(4),所述下模机构(2)安装在所述工作台(4)上,所述下模机构(2)上方设置有所述上模机构(1),用于推动用于整形的宽体型材弯管的所述芯棒机构(3)设置在所述上模机构(1)、下模机构(2)之间的型腔(5)一侧;所述上模机构(1)包括上模板(11)、上模(12)、上芯棒导引座(13),所述上芯棒导引座(13)设置在所述上模(12)一侧并且所述上模(12)、上芯棒导引座(1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板(11)下方;所述下模机构(2)包括下芯棒导引座(21)、下模板(22)、下模(23),所述下芯棒导引座(21)设置在所述下模(23)一侧并且所述下模(23)、下芯棒导引座(21)、下模板(2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板(2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宽体型材大弯弧的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机构(3)包括活动芯棒(31)、芯棒连接杆(32);所述活动芯棒(31)与所述芯棒连接杆(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工宽体型材大弯弧的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芯棒(31)包括芯棒(311)、链条(312);所述芯棒(311)有若干个,所述芯棒(311)内设置有链孔(313),所述链孔(313)的规格为10mm×20mm,每个所述芯棒(311)通过所述链条(312)穿设于所述链孔(313)连接起来,所述链条(312)为型号12A-1;所述芯棒连接杆(32)一端设置有芯棒连接杆链孔(321),所述链条(312)穿设于所述芯棒连接杆链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铝业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