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换热设备、特别是管壳式换热设备管内除垢装置领域。对管壳式换热设备的除垢,目前大部分仍采用停车后清洗,少数采用了电磁或超声波除垢效果并不理想,而用诸如旋转刮面式、活塞带动螺旋体往复运动的在线除垢装置,需要另加动力,结构也复杂;还有一种螺旋形弹簧(亦称螺旋流振)在线清洗法,不足之处是管内液体需具有较高流速(V>0.4-0.8m/s)才能运转,且易卡壳,可靠性较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另加动力驱动、能在线自动除垢、工作可靠、制作及运行成本都不高、能有效清除换热管内结垢的除垢装置。本技术以如下方式实现其目的在换热管4内装有微型液轮机,液轮机转子的叶片2呈螺旋形固定安装在轮毂1表面,轮毂在支承架3上定位。本技术的除垢装置在生产试验中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不仅流体阻力小,设备始终在无垢状态下运行,抗堵能力强,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管内液体流速V≥0.06m/s时液轮机即自行开始连续旋转和除垢,且无需另加动力。将本技术的装置用于加热管长达3米的糖厂加热器后,彻底改变了过去加热器生产运行16小时就要停车8小时清垢的状况,实现了不间断长期运行。本装置可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制糖、制药、制盐、动力、冶金、食品、交通、轻工及原子能等各部门的管壳式换热装置(含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等)上。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在单根换热管内使用了本技术微型液轮机在线除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换热管4的内部有由轮毂1和叶片2组成的微型液轮机转子,液轮机转子与换热管平行安装,叶片呈螺旋形固定在轮毂外表面。轮毂可以是空心也可为实心,其端部为锥面、球面或平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管内微型叶轮机在线除垢装置,其特征是在换热管(4)内装有微型液轮机,液轮机的叶片(2)呈螺旋形固定在轮毂(1)表面,轮毂在支承架(3)上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榕端,林清宇,冯庆革,石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