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宗岳专利>正文

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43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包含有分流管、滤球管、集球桶;该分流管安装于送水主管的管段间,内设有一缩口闸,于该分流管上的缩口闸上下方各设有一上支管及一下支管,一三通阀设置在该上支管上,经设一旁通管由三通阀处连通上支管及下支管的管路;该滤球管内设有偏置的圆管滤网,仅供水流通过,而棉球不能;一棉球返回管连结于滤球管内的圆管滤网上端及集球桶间;一液体返回管连结于滤球管的外管及集球桶间。送水主管部分水经由分流管高压端进入上支管通过旁通管、下支管旁通回流到分流管低压端;回水主管部分水流进入滤球管的高压端经由棉球返回管通过液体返回管回流到滤球管的低压端;据此,在棉球循环动作未启动时,主管水路得以旁通而不会增加主管液泵的负荷。(*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特别指一种具常开旁通管设计的水流管路, 使水流总量在待洗期间可维持不变,而不致增加主管液泵负荷的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按,壳管式冷凝器/热交换器为广泛被用于冰水机、空压机、涡轮机及制程机器等的冷 却设备,然常因水垢问题而需人工定期清除水垢;目前已有数种免用液泵等外加动力的棉球 式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是一种利用水等液体在管路中流动而产生的静压差,使棉球循环移 动于一通过冷凝器的分流内管,借着棉球与内管壁摩擦,进而达到清除内管壁水垢的装置。 例如图1所示,系为美国专利US 7,036,564的棉球清洗系统示意图,其中,该管路内水流的 静压差系由分流管11及滤球管12所产生,在待洗期间棉球循环动作未进行清洗,二常闭型 二通阀V10及二通阀V20呈关闭状态,因通过分流管11及滤球管12间的水流无法旁通,使主管 13、 14的水流压力于上提两者的前后段形成压损,相对造成主管液泵的负荷增加,因此,该 已公开的清洗系统技术,于清洗流程未启动的待洗期间,会有使主管液泵负荷增加的缺点, 应有可加以改善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致增加主管液泵 负荷的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该装 置包含一分流管、 一滤球管、 一集球桶;其特征在于该分流管安装于送水主管的管段间, 内设有一縮口闸,于该分流管上的縮口闸上下方各设有一上支管及一下支管, 一三通阀设置 在该上支管上, 一第一单向阀设置于该下支管前端,经设一旁通管由三通阀处连通上支管及 下支管的管路;该滤球管内设有偏置的圆管滤网,仅供水流通过,而棉球不能;该集球桶内 设有一滤孔隔板将内部分隔成上下空间,位于上空间的管路有一液体供应管及一棉球供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送水主管部分水经由分流管高 压端进入上支管通过旁通管、下支管旁通回流到分流管低压端;回水主管部分水流进入滤球管的高压端经由棉球返回管通过第二单向阀、集球桶、液体返回管,通过二通阀旁通回流到 滤球管的低压端;所以在棉球循环动作未启动时,主管水路得以旁通而不会增加主管液泵的 负荷。附图说明图l系已知的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的棉球从集球桶经过冷凝器的动作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的棉球由圆管滤网回到集球桶收集的动作示意图。图5系本技术的圆管滤网设于滤球管内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ll.分流管 12.滤球管 13、 14.主管 V10、 V20. 二通阀l.送水主管 2.回水主管3.主管液泵 4.棉球5.冷凝器 51.内管20.分流管 21.縮口闸 22.上支管 23.下支管24.旁通管VI1.三通阀V22. 二通阀CV11.第一单向阀CV22.第二单向阀30.滤球管31.外管32.圆管滤网40.集球桶41.滤孔隔板42.上空间43.下空间44.液体供应管45.棉球供应管46.棉球返回管47.液体返回管50.自动控制盘60.冷却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结构特征、优点及其它目的能更被了解,以下兹特举较佳实施例说明 如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考图2所示,本技术的冷凝器清洗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 本装置包含一分流管20 、 一滤球管30 、 一集球桶40及一自动控制盘50;其中该分流管20系一内部设有縮口闸21的4通管构件,安接于送水主管l的管段间,于分流 管20上的縮口闸21上下段位置各造有一上支管22及下支管23, 一三通阀V11设置在上支管22 上, 一第一单向阀CV11设置于下支管23前端,经设一旁通管24连通上支管22及下支管23的 管路,透过三通阀V11开口的调变,可转换进入上支管22的水流方向,使液体得以流向集球 桶40以推送棉球4,或由下支管23旁通流回送水主管1以减少分流管20前后段的压损,维持送 水主管l不变的总流量而不增加主管液泵3的负荷。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滤球管30具有与外管31偏心配置的圆管滤网32,除可縮小滤 球管30的容积外,集球桶40收球用的棉球返回管46及液体返回管47均可接到滤球管30上。如 图2的图示,于液体返回管47搭配一常开型二通阀V22时,因回水主管2部分水流旁通,故在 待洗期时,滤球管30前后段均可维持不变的总流量而不增加主管液泵3的负荷。该集球桶40具有基本的送、收棉球功能,内设有一滤孔隔板41将内部分隔成上下空间 42、 43,位于上空间42的管路有一液体供应管44及一棉球供应管45,分别连结分流管20的上 支管22及下支管,更有一棉球返回管46连结于滤球管30内的圆管滤网32上端, 一第二单向 阀CV22设置于该棉球返回管46间;下空间43则具有一液体返回管47,连结于滤球管30的外管 ;常开型二通阀V22因来自滤球管30的水流保持经常性流通,在集球桶40内产生扰流而冲除 附在棉球4上的脏物,脏物再通过二通阀V22由液体返回管47流入滤球管进入回水主管2而流 回冷却塔60排除。该自动控制盘50透过可程控(PLC)方式,预设电动或气动三通阀V11及二通阀V22的开、 关时间,进而达到本装置的自动控制功能。请再参考图2、 3、 4所示,系描述本技术的自动清洗装置的运作过程。本技术利用分流管20及滤球管30使主管水流产生静压差作动力,将存在集球桶40中 的比冷凝器5内管51直径稍大的软性棉球4,经由分流管20送进冷凝器5内,清除附着在内管 51上的尚未硬化水垢,依本实施例将其运转周期分为待洗期、清洗期及收球期加以说明A、待洗期三通阀Vll令上、下支管22、 23通过旁通管24相通,且二通阀V22开,如图 2所示,当主管液泵3运转时,送水主管1的部分水经由分流管20高压端P1进入上支管22通过 旁通管24、下支管23旁通回流到分流管20低压端P2(〈P1),与送水主管l水混合, 一起流经冷凝器5,进入滤球管30的高压端P3,其中部分水会经由棉球返回管46通过第二单向阀CV22 、集球桶40、液体返回管47,通过二通阀V22旁通回流到滤球管30的低压端P4(〈P3)。同时 ,水流在集球桶40中产生扰流而冲除附在棉球4上的脏物。此时因静压P2高于P3,故第一单 向阀CV11关闭,P2端水不会进入集球桶40内。本技术利用设有旁通常开型三通阀V11的 分流管20及配用常开型二通阀V22的滤球管30,故在本装置未启动的待洗期,因主管水路得 以旁通而不会增加主管液泵3的负荷。B、 清洗期三通阀V11令上支管22、液体供应管44相通旁通管关断,且二通阀V22关, 如图3所示,送水主管1的部分水流经由分流管20高压端P1进入上支管22通过液体供应管44进 入集球桶40,静压差将棉球4推送通过第一单向阀CV11送入分流管20的低压端P2中,与主管 水混合后,再一起进入冷凝器5清洗内管51后流入滤球管30。此时因静压P1高于P2及P3,故 第一单向阀CVll开而第二单向阀CV22闭。又因圆管滤网32的滤网孔径小于棉球4直径,仅 水可通过,故在清洗期结束前,所有棉球4暂时被阻挡在圆管滤网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该装置包含一分流管、一滤球管、一集球桶;其特征在于:该分流管安装于送水主管的管段间,内设有一缩口闸,于该分流管上的缩口闸上下方各设有一上支管及一下支管,一三通阀设置在该上支管上,一第一单向阀设置于该下支管前端,经设一旁通管由三通阀处连通上支管及下支管的管路;该滤球管内设有偏置的圆管滤网,仅供水流通过,而棉球不能;该集球桶内设有一滤孔隔板将内部分隔成上下空间,位于上空间的管路有一液体供应管及一棉球供应管,分别连结分流管的上支管及下支管,更有一棉球返回管连结于滤球管内的圆管滤网上端,一第二单向阀设置于该棉球返回管间;下空间具有一液体返回管,连结于滤球管的外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宗岳
申请(专利权)人:何宗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