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登旭专利>正文

椅垫及具有该椅垫的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3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椅垫及具有该椅垫的椅子,椅垫包括一主框架及一网状垫,而椅垫可以为椅背、椅座或椅头垫。主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及一第二框架,而且第一框架的材质软于该第二框架的材质。网状垫的网状垫周边置于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结合的位置,或第一框架的适当位置、或第二框架的适当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椅垫于接触使用者身体的第一框架采用软性材质制造,可让使用者感到舒服;而承受使用者身体重量的第二框架采用较硬的材质,使得主框架的形状较能固定,且网状垫牢固、可靠,制造效率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网状垫的椅背、椅座或椅头垫。
技术介绍
越来越多椅子的椅背、椅座或椅头垫采用网状垫,即包括具有多个孔或 多个长形槽状孔的垫子,因为网状垫具有通风的效果,另外网状垫可以提供 适当的弹性,而不需要厚厚的垫子,因此也有环保的概念。将网状垫固定于框架上的结构非常重要,因为牵涉网状垫是否牢固,制造效率等等。美国专利第6588842号(专利技术名称为"Backrest")披露了,将网状垫 结合于一体成型的媒介物(one-piece carrier member),再将媒介物固定于框架上。美国专利第7096549号(专利技术名称为"Carrier and attachment method for load-bearing fabric")也披露了,将网状垫结合于一媒介物(carrier),再将媒介物固定于框架上。美国专利第6957861号(专利技术名称为"Structure of a mesh back of a chair")披露了,将网状垫夹于两框架上。美国专利第6439665号(专利技术名称为"Ergonomic chair with mesh seat and back"),以及美国专利第6254190号(专利技术名称为"Chair having a seat with differential front and rear support portions")披露了 ,将网状垫卡固于框架上。然而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网状垫与框架结合的位置结构不牢固,且框架为 硬材质,在舒适度上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垫,其网状垫可以牢固于主框架 上,且制造效率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子,其椅垫的网状垫牢固、可靠,制造效率高。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椅垫,其包括一主框架及一 网状垫,该主框架包括 一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包括一第一外侧面及一第一接合面; 一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包括一第二外侧面及一第二接合面;该 第二框架的该第二接合面与该第一框架的该第一接合面结合,且该第一框架 的材质软于该第二框架的材质;该网状垫包括一网状垫周边,该网状垫周边 与该主框架结合。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椅子,其包括上述椅垫。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接触使用者身体的第一框架采用软性 材质制造,可让使用者感到舒服;而承受使用者身体重量的第二框架采用较 硬的材质,使得主框架的形状较能固定,其构造新颖,且网状垫与框架结合 时牢固、可靠,制造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椅子及椅垫的外观图2为图1所示椅垫(椅背、椅座或椅头垫)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椅垫(椅背、椅座或椅头垫)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椅垫(椅背、椅座或椅头垫)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椅子l 椅座6椅垫10, 10a, 10b主框架20 第一外侧面31 第二框架40 第二接合面42 网状垫周边5具体实施方式椅背5 椅头垫7第一框架30 第一接合面32 第二外侧面41 网状垫50请参阅图l,本技术的椅垫IO可以为椅子1的椅背5、椅座6或椅 头垫7。椅垫10主要包括一主框架20及一网状垫50,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网 状垫50的意思为包括多个孔或多个长形槽状孔的垫子,即网状垫50是具有 良好通气效果的垫子。以下共有三个较佳实施例,分别为图2、图3及图4, 以下请一并参阅图1。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关于椅垫10的第一实施例。主框架20包括一第一框架30及一第二框架40,而且第一框架30的材 质软于该第二框架40的材质。第一框架30包括一第一外侧面31及一第一接合面32,第一框架30采 用软性材质,原因是第一框架30的第一外侧面31会接触到使用者的身体, 因此采用软性材质可让使用者感到舒服。第一框架30的材质譬如采用热塑 性橡胶或聚氨酯等软性热塑性弹性体。第二框架40包括一第二外侧面41及一第二接合面42,第二框架40采 用的材质比第一框架30的要硬,主要是使整个主框架20的形状较能固定, 并且承受使用者身体的重量。第二框架40的材质譬如采用聚丙烯,聚酰胺 或其复合材料等较硬塑料。网状垫50包括一网状垫周边51,该网状垫周边51与该主框架20结合, 请见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网状垫周边51位于第一接合面32及第二接合 面42之间。另外第一接合面32及第二接合面42成结合状态,且第一接合 面32及第二接合面42实质上都为顺滑面(smooth surface),譬如平面或曲 面。在制造椅垫10时,较佳的方式是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 —体射出 成型,并且在射出成型的同时将网状垫50的网状垫周边51置于第一接合面 32及第二接合面42之间的位置,所以当射出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时, 一并将网状垫周边51与主框架20结合。因此网状垫50不但可以牢固在主 框架20上,而且制造效率高、成本低。请参阅图3,其为关于椅垫10a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 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网状垫周边51固定于第一框架30内。在制造第二实 施例椅垫10a时,较佳的方式是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 —体射出成型, 并且在射出成型的同时将网状垫50的网状垫周边51置于第一框架30的适当位置,所以当射出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时, 一并将网状垫周边51 与第一框架30结合。请参阅图4,其为关于椅垫10b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 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网状垫周边51固定于第二框架40内。在制造第二实 施例椅垫10b时,较佳的方式是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 —体射出成型, 并且在射出成型的同时将网状垫50的网状垫周边51置于第二框架40的适 当位置,所以当射出第一框架30及第二框架40时, 一并将网状垫周边51 与第二框架40结合。以上三个实施例的效果略有不同,说明如下第二实施例椅垫10a的网状垫50的网状垫周边51置于第一框架30的 适当位置,因为第一框架30采用较软的材质,因此网状垫50在受压时变形可较大。而在第一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中,网状垫50在受压时直接由第二框架 40承受,因此网状垫50在受压时变形较第二实施例小。另外需注意的是图2 图4虽然以椅背5的剖视图为例,但椅座6或椅头 垫7的剖视图与椅背5的剖视图基本相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故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椅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框架,该主框架包括一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包括一第一外侧面及一第一接合面;一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包括一第二外侧面及一第二接合面;该第二框架的该第二接合面与该第一框架的该第一接合面结合,且该第一框架的材质软于该第二框架的材质;以及一网状垫,该网状垫包括一网状垫周边,该网状垫周边与该主框架结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垫,其特征在于,该网状垫周边位于该第一 接合面及该第二接合面之间。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合面及该第二接 合面实质上都为顺滑面。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椅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及该第二框架 为一体射出成型,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框架,该主框架包括: 一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包括一第一外侧面及一第一接合面; 一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包括一第二外侧面及一第二接合面;该第二框架的该第二接合面与该第一框架的该第一接合面结合, 且该第一框架的材质软于该第二框架的材质;以及 一网状垫,该网状垫包括一网状垫周边,该网状垫周边与该主框架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登旭杨登竣杨登强杨顺凯
申请(专利权)人:杨登旭杨登竣杨登强杨顺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