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悬浮式健康保健床垫,包括垫框(1)及布于垫框(1)表面的网垫(2),所述网垫(2)的网面呈近似网球拍的网状结构,所述网垫(2)包括一层水平网垫(21)和两层沿垫框宽度方向呈交叉布局的左网垫(22)和右网垫(23),其中:上述水平网垫(21),左网垫(22),右网垫(23)分别与垫框(1)连接后沿垫框(1)长度横截面形成有呈等腰三角形的一个上中空气腔(2a)和一对称布局的左中空气腔(2b)和右中空气腔(2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形式,当其中一睡伴处于动态时,其所产生的作用力通过其所处的网面得以分解,而不会影响到处于另一网面的睡伴,大大减少了睡伴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了睡眠的质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具,特别是一种设置于床面的中空悬浮式健康保健床垫。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的席梦思弹簧床垫,是由多个弹簧单独直立工作的,当某个弹簧受到压力时变形,产生反作用力于人体,并在人体表面形成一个个点状作用力,长期使用不利于人体的血液流通,容易形成慢性病。不受压的弹簧则不工作,时间一长,受压的弹簧由于金属疲劳等原因变软,不受压的弹簧则相对较硬,造成整个床垫软硬不均、塌陷、变形等。由于担心弹簧变形时接头伤害用户,其防护垫层较厚,增加了床垫的重量,影响了床垫的透气性,卫生状况也变差,容易产生细菌,不利于健康。另一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生产的无论是何种结构的床垫,均存在抗干扰性差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当睡伴翻身改变睡姿时,其动态作用力会通过床垫波及到其它睡伴,影响睡眠的质量,中国专利CN2532754Y公开了本专利技术人的“一种健康透气床垫”,该技术虽在透气性及防干扰的问题上作了一定的改进,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并没有从根本上将防干扰的问题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少睡伴之间相互影响,具有较好抗干扰能力的床垫。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提供一种带有电磁理疗器的床垫。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悬浮式健康保健床垫,包括垫框及布于垫框表面的网垫,所述网垫的网面呈近似网球拍的网状结构,所述网垫包括一层水平网垫和两层沿垫框宽度方向呈交叉布局的左网垫和右网垫,其中上述水平网垫设置于垫框的上表面,上述左网垫和右网垫设置于水平网垫的下方且沿垫框内与水平网垫呈部分重叠设置;上述水平网垫,左网垫,右网垫分别与垫框连接后沿垫框长度横截面形成有呈等腰三角形的一个上中空气腔和一对称布局的左中空气腔和右中空气腔。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于在沿水平网垫中心线长度方向两侧的网内分别设有若干对具有热疗、磁疗、按摩于一体的由单片机控制的电磁理疗器,所述若干对电磁理疗器按人体睡姿位置分设于足部、脊椎和颈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由一层水平网垫和两层沿垫框宽度方向呈交叉布局的的左、右网垫且设置于水平网垫下方的左、右网垫之间呈部分重叠的结构形式,当其中一睡伴处于动态时,其所产生的作用力通过其所处的网面得以分解,而不会影响到处于另一网面的睡伴,大大减少了睡伴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了睡眠的质量,此外,在网垫下设置的由单片机自动控制的电磁理疗器,可在睡前进行人体重要穴位及骨椎的按摩,起到了促进血液循环、舒筋通络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垫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N-N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磁理疗器控制方框图。图4为图3中单个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床垫包括垫框1及布于垫框1表面的网垫2,所述网垫2的网面呈近似网球拍的网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垫2包括一层水平网垫21和两层沿垫框宽度方向呈交叉布局的左网垫22和右网垫23,其中上述一水平网垫21设置于垫框1的上表面,上述左网垫22和右网垫23设置于水平网垫21的下方且沿垫框1内与水平网垫21呈部分重叠设置;上述左网垫22和右网垫23在沿垫框1长度中心线处相互交叉穿过与垫框1两端的框杆相固接。水平网垫21,左网垫22,右网垫23分别与垫框1连接后沿垫框1长度横截面形成有呈等腰三角形的一个上中空气腔24和一对称布局的左中空气腔2b和右中空气腔2c。左网垫22和右网垫23的一端分别与垫框1长度方向上的框杆上部1a相连接,另一端与其相对应的垫框1下端1b相连接。上述水平网垫21也可以为两层,其中一层水平网垫21位于垫框上表面,另一层水平网垫位于左、右网垫的下方。垫框1下方设有供另一层水平网垫21a固接的下垫框3,所述下垫框3长、宽尺寸与垫框1相适配。上述左中空气腔2b、右中空气腔2c与下垫框3水平面之间还形成有下中空气腔2d。垫框1和下垫框3均为金属管状材料围制而成,其中垫框为金属圆管状材料制作。在沿水平网垫中心线长度方向两侧的网内分别设有若干对具有热疗、磁疗、按摩于一体的由单片机控制的电磁理疗器4,所述若干对电磁理疗器4按人体睡姿位置分设于足部、脊椎和颈部。电磁理疗器为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包括阀座41、电磁阀圈42、永磁阀芯43及阀盖44,所述阀座41设有供永磁阀芯43安置的孔腔,所述电磁线圈42包覆于孔腔外缘的阀座41壁面,所述阀盖44上方设有供永磁阀芯43穿出的通孔。在电磁阀盖44外侧设有还一温控器。本技术在具体实施中进一步的结构及原理是上述垫框1用金属管材围制成与床面尺寸相适配的矩形,然后布设左、右网垫22、23。具体步骤是先将左网垫22一端固接在垫框1左框杆上端,然后斜拉至垫框1右框杆下端并将其固定,同理右网垫23也是先将一端固接在垫框1右框杆上端,然后斜拉至垫框1左框杆下端并将其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左、右网垫22,23在垫框1长度中心线处相互交叉穿过,左、右网垫22,23之间没有任何接触和连接关系,其间只是借用相互间网垫的网格呈交错穿过。将左、右网垫22,23固接完毕后,可将水平网垫21布置于左、右网垫22,23上表面,并保持其相互间有部分重叠设置的布局,此外在垫框1下方还设置一下垫框3,下垫框3表面也可布一层网垫,这样在左、右网垫22,23与下层网垫之间可形成一较大的下中空气腔2d,这样与上述的上中空气腔2a、左中空气腔2b和右中空气腔2c共同组成了四个悬浮式的网状气腔。这样的结构不仅确保了在网垫整体受力的同时具有的防干扰性,而且整个网面也具有很好的气透性。本技术再一结构特点是在网垫上设置的根据人体生理及穴位设置的与网垫功能有机结合于一体的电磁理疗器4,它可利用网垫具有较好弹性的特点,将若干对电磁阀安装在网垫上,当电磁阀的永磁阀芯在电磁力作用下作上、下运动时,可同时具备按摩、磁疗和热疗功能。具体体现在,永磁阀芯43上下动作可实现与网垫的共振,并利带磁特性同时进行按摩和磁疗,而电磁阀工作时所产生的热可由阀盖44传递至垫面,这样也可实现热疗。为确保安全,在电磁阀上可设一温控器,此外,由单片机控制的电磁理疗器,可根据不同人设定不同的理疗方案,选择不同的按摩频率、温度、电磁感应强度来进行保健的理疗。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悬浮式健康保健床垫,包括垫框(1)及布于垫框(1)表面的网垫(2),所述网垫(2)的网面呈近似网球拍的网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垫(2)包括一层水平网垫(21)和两层沿垫框宽度方向呈交叉布局的左网垫(22)和右网垫(23),其中上述水平网垫(21)设置于垫框(1)的上表面,上述左网垫(22)和右网垫(23)设置于水平网垫(21)的下方且沿垫框(1)内与水平网垫(21)呈部分重叠设置;上述水平网垫(21),左网垫(22),右网垫(23)分别与垫框(1)连接后沿垫框(1)长度横截面形成有呈等腰三角形的一个上中空气腔(2a)和一对称布局的左中空气腔(2b)和右中空气腔(2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悬浮式健康保健床垫,其特征在于上述左网垫(22)和右网垫(23)的一端分别与垫框(1)长度方向上的框杆上部(1a)相连接,另一端与其相对应的垫框(1)下端(1b)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悬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悬浮式健康保健床垫,包括垫框(1)及布于垫框(1)表面的网垫(2),所述网垫(2)的网面呈近似网球拍的网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垫(2)包括一层水平网垫(21)和两层沿垫框宽度方向呈交叉布局的左网垫(22)和右网垫(23),其中: 上述水平网垫(21)设置于垫框(1)的上表面,上述左网垫(22)和右网垫(23)设置于水平网垫(21)的下方且沿垫框(1)内与水平网垫(21)呈部分重叠设置;上述水平网垫(21),左网垫(22),右网垫(23)分别与垫框(1) 连接后沿垫框(1)长度横截面形成有呈等腰三角形的一个上中空气腔(2a)和一对称布局的左中空气腔(2b)和右中空气腔(2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
申请(专利权)人:何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