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散热垫,主要由一底布及复数块呈现立体造型的透气网布层迭组合而成,在透气网布表面交错纵横设有连续的复数个凹部及复数个凸部,其层迭后可形成一具有足够支撑力的座垫或床垫,由于透气网布的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可增加乘坐时或躺卧时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气散热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放置于椅面或床面,增 加乘坐或躺卧舒适性的透气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我们常见的一般椅垫或是床垫,是放置于坚硬的椅面或床面上,用以增加 使用者乘坐时或是躺卧时的舒适性。请参阅图1,所示为已知椅垫或床垫的结构示意图,以目前常见的椅垫或床垫1,主要包括一外罩11及一填充材料12,其外罩11是呈对应椅面或床面的 矩形,且在外罩11内设有填充材料12,这些填充材料12通常为具有弹性或是 可緩冲撞击的材质,如泡棉、乳胶、弹簧或是棉花等,当使用者乘坐或躺卧 时,其填充材料12可随着使用者的体型,快速改变成符合使用者的形状,从而 增加其乘坐时或是躺卧时的舒适性。然而由于泡棉或棉花等材质制成的椅垫或床垫1,其材质较为致密而不透 气,当使用者乘坐或躺卧时,其身体表面的热气或汗水的水气,无法透过填充 材料12作对流及驱散,因此,随着使用时间一久,就会造成闷热、湿粘的不适 感,对于经常卧病在床的病患,更是备感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弹性及散热效果的透气散热垫, 用以克服已知椅垫或床垫的闷热、湿粘等缺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透气散热垫,主要包括一底布及复数块呈 现立体造型的透气网布,其中,各透气网布以层迭方式组合而成,在透气网布 表面并交错纵横设有连续的复数个凹部及复数个凸部,因此,上层的透气网布 的凹、凸部,与下层的透气网布的凹、凸部,以相互对合或是相互对顶层迭后, 于其间形成一最大的弹性空间,且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供支撑使用者的体重;再者,由于透气网布本身具有复数个透气孔,这些透气孔是紧密分布于透气网 布表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与各透气网布所形成的弹性空间结合后,产生 众多供热气与水气流通的通道,因此,不论使用者乘坐时或是躺卧时,其体表 的热气与汗水的水气,即可透过这些通道进行热气的对流,及水气的驱散。如上所述,本技术的透气散热垫(以下称本案),具有下列优点1、 本案的透气散热垫,由一底布及复数块透气网布所组成,其中,各层透 气网布层迭时,由凹部、凸部形成弹性空间,可随着使用者的体型快速调整形 状,而增加使用者乘坐时或躺卧时的舒适性。2、 由于本案的透气网布设有复数个透气孔,与弹性空间内可形成供热气的 对流及汗水蒸发后的水气驱散的通道,避免使用者长时间乘坐时或躺卧时的闷 热、湿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椅垫或床垫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气体流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椅垫或床垫;11-外罩;12-填充材料;2-透气散热垫;21-底布;22-透气网 布;221-凹部;222-凸部;223-弹性空间;224-透气孔;23-表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做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其使用时 的气体流动示意图,其透气散热垫2主要包括一底布21,底布21可为一般常见 的各种布料,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复数块设于底布21上的透气网布22,其是以 车缝或是其他粘着方式,将底布21与各透气网布22周围完全密合,各透气网 布22间以层迭方式组合而成,由于在各透气网布22表面交错纵横设有连续的 复数个凹部221及复数个凸部222,而呈现立体造型,其凸部222为圆形,因此, 位于上层的透气网布22的凹部221、凸部222,与下层的透气网布22的凹部221、 凸部222,各以相互对合或是相互对顶作层迭,于其间形成一最大的弹性空间 223,而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供支撑使用者的体重,且其弹性空间223可随着使用者的体型调整形状,而可更加服贴于使用者的体表,以增加乘坐或躺卧时的舒适性,再者,由于透气网布22本身具有复数个透气孔224,且这些透气孔224 是紧密分布于透气网布22表面,而使透气网布22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与各 透气网布22所形成的弹性空间223结合后,可产生众多供热气与水气流通的通 道,因此,不论使用者乘坐时或是躺卧时,其体表的热气与汗水的水气,均可 透过这些通道进行热气的对流及汗水蒸发后的水气驱散,并可将外部的冷空气 导入透气散热垫2内部,彻底解决闷热、湿粘的问题,而增加乘坐时或躺卧时 的舒适性。最后,在透气网布22的另一面设有一表布23,其用来包覆于整个透 气散热垫2的顶面,以避免灰尘直接掉落或是异物侵入,也可供使用者直接使 用。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气体流动示意图,本实用新 型的透气散热垫2的各层透气网布22,其间的凹部221、凸部222是以相互对 合或是相互对顶层迭形成可随使用者的体型变化的弹性空间223,而服贴于使用 者的体表;再者,其透气网布22的透气孔224与弹性空间223,可形成供热气 流通及驱散汗水的水气的通道,并可将外部的冷空气导入透气散热垫2内部, 彻底解决闷热、湿粘的问题,而大幅提升使用者乘坐时或躺卧时的舒适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 施的范围,其他例如凸部的形状,或是层迭透气网布的数量等转变方式也都在 本案的范畴之中;因而此等熟悉此技艺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如凸部 制成方形或多边形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都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透气散热垫,具有专利的创作性及对产业的利用 价值;申请人依据专利法的规定,向专利局提出新型专利的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透气散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布;复数块层迭设于所述底布上的透气网布,所述透气网布具有复数个透气孔,且所述透气网布表面交错纵横设有连续的复数个凹部及复数个凸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散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气网布层迭 时,所述凹部与凸部是对合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散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气网布层迭 时,所述凹部与凸部是对顶设置。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散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气网布的所 述凸部为方形。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散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透气网布的所 述凸部为多边形。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散热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气网布的另 一面设有一表布。专利摘要一种透气散热垫,主要由一底布及复数块呈现立体造型的透气网布层迭组合而成,在透气网布表面交错纵横设有连续的复数个凹部及复数个凸部,其层迭后可形成一具有足够支撑力的座垫或床垫,由于透气网布的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可增加乘坐时或躺卧时的舒适性。文档编号A47C27/12GK201205122SQ20082011086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宗熹 申请人:刘宗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气散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布; 复数块层迭设于所述底布上的透气网布,所述透气网布具有复数个透气孔,且所述透气网布表面交错纵横设有连续的复数个凹部及复数个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熹,
申请(专利权)人:刘宗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