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级过滤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250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三级过滤沉淀池,包括总沉淀池,所述总沉淀池内部分隔成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三沉淀池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之间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之间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二过滤池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三沉淀池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三排污管,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三级沉淀,利于阶梯清除杂煤及杂物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级过滤沉淀池
本技术属于输煤系统含煤废水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三级过滤沉淀池。
技术介绍
目前,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发电的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水,属于工业耗水大户;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发电的过程用到的这些水中有一部分会变成的废水被排放出去,排放的废水中就包括含煤废水,含煤废水主要来自输煤系统冲洗水、洗煤废水、矿井排水及储煤场的雨水等,所以含煤废水中存在很多颗粒状的煤,现有的含煤废水如果采用自然排掉的方式,黑色的含煤废水放任自流不但给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其中在排放时颗粒状的煤沉淀后,容易堵塞排水的设备和管道,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在电力行业内部对废水提出零排放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发电机组的输煤系统产生的含煤废水是经过通过二级沉淀池之后然后再被回收泵回收利用的,含煤废水先经过以及过滤池沉淀之后进入到二级沉淀池内,再被回收泵收集,但是在含煤废水中含有杂煤及杂物较多时,容易造成一级过滤池沉积满池或水流量和水速较快的情况下,大量杂煤及杂物进入二级沉淀过滤池之后再被回收泵收集利用,导致废水回收泵入口堵塞,直至停止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三级过滤沉淀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级沉淀池存在杂煤及杂物会堵塞回收泵的情况,同时,通过三级沉淀,利于阶梯清除杂煤及杂物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级过滤沉淀池,包括总沉淀池,总沉淀池内部分隔成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第一沉淀池顶部设置有进水管,第三沉淀池右侧设置有出水管,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之间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第一溢流口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之间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溢流口,第二溢流口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过滤板,第一溢流口与第二溢流口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的底部均设置为弧度相同的弧面,第一过滤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第二过滤池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二排污管,第三沉淀池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三排污管,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三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含煤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第一沉淀池内,在第一沉淀池内聚集,使得第一沉淀池内部的污水量逐渐变多,在此过程中,含煤废水中的大部分杂煤及杂物会沉淀到第一沉淀池内部,随着第一沉淀池内部的含煤废水越来越多,会通过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之间的第一溢流口进入到第二沉淀池内部,由于第一溢流口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板,因此从第一沉淀池进入到第二沉淀池内部的含煤废水会通过第一过滤板进行过滤后进入到第二沉淀池内,因此进入到第二沉淀池内部的含煤废水中的杂煤及杂物量较少,第一沉淀池内沉积满池或水流量和水速较快时,从第一沉淀池未经过第一过滤板过滤的含煤废水进入到第二沉淀池内,在第二产电池内聚集沉淀,然后经过第二过滤板的过滤进入到第三沉淀池内,进入到第三沉淀池内部的含煤废水沉淀,然后经过出水管排出,进行再次利用,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定时将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或者第三阀门打开,将第一沉淀池底部、第二沉淀池底部或者第三沉淀池底部的杂煤及杂物形成沉淀物排出,排水管从第三沉淀池排出的含煤废水中存在杂煤及杂物较少,降低堵塞回收泵情况的发生,同时,通过二级过滤和三级沉淀,利于阶梯清除杂煤及杂物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溢流口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插槽,第一过滤板的前后两侧一体设置有与第一插槽相对应的第一插块,第一插块插入到第一插槽内,使得第一过滤板与第一溢流口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在拆除第一过滤板时,可以直接将第一过滤板从第一溢流口内部抽出来,更换时将新的第一过滤框插入到第一溢流口内部即可实现,使得第一过滤框和第一溢流口之间的拆卸更加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溢流口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插槽,第一过滤板底部一体设置有与第二插槽相对应的第二插块,第二插块插入到第二插槽内,通过第二插块和第二插槽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过滤板与第一溢流口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加第一过滤板与第一溢流口之间连接的紧固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过滤板包括挡板和过滤框,过滤框可拆卸设置在挡板底部,挡板的前后之间的宽度大于第一溢流口前后之间的宽度,挡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总沉淀池的前后两侧壁接触设置,第一插块位于过滤框的前后两侧,第二插块位于过滤框底部,通过第一插块与第一插槽之间的插接、第二插块与第二插槽之间的插接,将过滤框固定在第一溢流口内部,由于挡板的前后之间的宽度大于第一溢流口前后之间的宽度,因此在过滤框插入到第一溢流口内部之后,挡板位于总沉淀池的前后两侧壁上,因此,通过挡板将第一过滤板从第一溢流口内取出更加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挡板的宽度大于过滤框的宽度,挡板的前后两侧一体设置有挡块,挡块垂直设置在挡板的底部,挡板与过滤框之间间隔设置,总沉淀池的前后两个侧壁分别插入到过滤框与前侧挡板之间的间隙内和过滤框与后侧挡板形成的间隙内,通过挡块与挡板之间的配合,在将第一过滤板安装到第一溢流口内以及将第一过滤板从第一溢流口内取出时更加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挡板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开放设置,过滤框的顶部插入到凹槽内,过滤框的左右两侧与凹槽的左右两侧壁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螺纹连接,便于将挡板与过滤框进行拆卸,将过滤框内部的杂煤及杂物进行清理,使得杂煤及杂物的清理更加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过滤框内部设置为中空状,过滤框内部固定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呈波浪状设置在过滤框内部,能增加过滤面积,使得含煤废水的过滤效率更高。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三级沉淀,在第一沉淀池积满或水流量和水速较快的情况下,第二沉淀池能对含煤废水进行过滤和沉淀,保证含煤废水回收时杂煤及杂物建树量较少,保证含煤废水回收的稳定运行;2、在从第一溢流口或者第二溢流口内拆卸及安装或者更换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时更加方便;3、通过过滤框以及过滤网的设置,增加含煤废水的过滤面积,使得含煤废水的过滤效率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第一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第一过滤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挡板和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第一过滤框的竖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5中第一过滤框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总沉淀池;2-阀门;11-第一沉淀池;12-第二沉淀池;13-第三沉淀池;14-进水管;15-出水管;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级过滤沉淀池,包括总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沉淀池内部分隔成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三沉淀池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之间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之间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溢流口与第二溢流口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所述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的底部均设置为弧度相同的弧面,所述第一过滤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二过滤池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三沉淀池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三排污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级过滤沉淀池,包括总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沉淀池内部分隔成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三沉淀池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之间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之间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内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溢流口与第二溢流口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所述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的底部均设置为弧度相同的弧面,所述第一过滤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二过滤池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三沉淀池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三排污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过滤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口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前后两侧一体设置有与第一插槽相对应的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插入到第一插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级过滤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口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过滤板底部一体设置有与第二插槽相对应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成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郓城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