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渗滤液输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23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渗滤液输送结构,包括筒体,筒体顶端安装有筒体盖板,在筒体盖板上固定有电动机,在筒体内部设有主轴,在主轴上设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支撑连杆、安装架、刷毛固定条和刷毛;安装架表面开设有可容纳刷毛固定条的安装槽,该刷毛固定条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安装槽内,在其连接处设有调节机构;自动清洗过滤器内部刷毛设置成可调节形态安装,通过转动对应的手轮,利用手轮带动调节丝杆转动,在第二螺母的螺纹旋合配合下,可驱动刷毛固定条上下移动,实现调节,且调节便捷,降低了自动清洗过滤器的加工难度,避免在滤网顶部和底部留下清洁盲区,对滤网的清洁更加充分,也提高了后续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渗滤液输送结构
本技术属于渗滤液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渗滤液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我们称之为垃圾渗滤液,也叫渗沥液,影响渗滤液产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垃圾堆放填埋区域的降雨情况、垃圾的性质与成分、填埋场的防渗处理情况、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等,在渗滤液输送处理过程中,为过滤掉渗滤液中掺杂的悬浮物和污泥,通常采用在输送管道中部增设自动清洗过滤器的方式。原有自动清洗过滤器,其内部的清洁刷为固定式安装在内部的驱动主轴上,并在顶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对筒体内部的滤网进行清洁,由于清洁刷可调,提高了自动清洗过滤器的加工难度,并且会在滤网顶部和底部留下清洁盲区,造成滤网清洁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渗滤液输送结构,具有内部清洁刷高度可调、提高清洁效率、以及避免清洁盲区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渗滤液输送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渗滤液输送结构,包括筒体(2),在所述筒体(2)的外侧面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固定有进口法兰(5)和出口法兰(11);在所述筒体(2)底端安装有排污口(12);在所述筒体(2)顶端安装有筒体盖板(8),在筒体盖板(8)上固定有电动机(9),在筒体(2)内部设有与该电动机(9)输出轴固定相连的主轴(13),在主轴(13)上设有清洁组件(3),且在筒体(2)内设有处在该清洁组件(3)外部的滤网(4);所述筒体(2)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有支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3)包括支撑连杆(14)、安装架(15)、刷毛固定条(24)和刷毛(16),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渗滤液输送结构,包括筒体(2),在所述筒体(2)的外侧面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固定有进口法兰(5)和出口法兰(11);在所述筒体(2)底端安装有排污口(12);在所述筒体(2)顶端安装有筒体盖板(8),在筒体盖板(8)上固定有电动机(9),在筒体(2)内部设有与该电动机(9)输出轴固定相连的主轴(13),在主轴(13)上设有清洁组件(3),且在筒体(2)内设有处在该清洁组件(3)外部的滤网(4);所述筒体(2)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有支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3)包括支撑连杆(14)、安装架(15)、刷毛固定条(24)和刷毛(16),所述支撑连杆(14)的一端与主轴(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架(1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15)沿纵向分布,且在所述安装架(15)表面开设有可容纳刷毛固定条(24)的安装槽(21),该刷毛固定条(24)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安装槽(21)内,在其连接处设有调节机构;所述刷毛(16)固定在刷毛固定条(24)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渗滤液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17)和第二螺母(25),所述调节丝杆(17)通过轴承支撑并安装在安装槽(21)内,且在刷毛固定条(24)上开设有供调节丝杆(17)贯穿的穿孔(26),所述第二螺母(25)固定在该穿孔(26)内,且第二螺母(25)与调节丝杆(17)通过螺纹旋合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渗滤液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杆(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雅文丁庐山郭清平杨景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首创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