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结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9209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结水回收系统,包括蒸汽凝液罐、凝液泵、凝液冷却器、乏汽回收罐和气液混合器,蒸汽凝液罐的上部设有气帽,气帽顶部有放空口,凝液泵设置在蒸汽凝液罐和凝液冷却器之间,凝液冷却器的凝液出口上连接有凝液排出管道,气液混合器上设有蒸汽进口、凝液进口及气液混合出口,气帽上的放空口通过管道和气液混合器的蒸汽进口连接,凝液排出管道上并联有凝液支管,凝液支管与气液混合器的凝液进口连通,气液混合出口通过管道与乏汽回收罐的进口连接,乏汽回收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蒸汽凝液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乏汽回收罐和气液混合器,能有效回收利用凝液闪蒸出来的二次蒸汽,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并解决了现场跑冒滴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结水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凝结水回收系统,可用于回收化工生产中的蒸汽凝液,属于节能环保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我国很多企业对高温凝结水的回收问题不够重视,目前,工业化应用中,普遍采用的凝结水回收流程是,界区来的各路蒸汽凝液分别进入蒸汽凝液罐,由于各路蒸汽凝液温度、压力不同,在蒸汽凝液罐内混合后,闪蒸出大量二次蒸汽,二次蒸汽直接从蒸汽凝液罐气帽的放空口排出,蒸汽凝液罐中的液相经过凝液泵加压后,再经凝液冷却器冷却至合适的温度,送出界区,从而凝结水得到回收利用。凝结水回收方法存在的缺点是:蒸汽凝液罐中闪蒸出来的大量蒸汽从蒸汽凝液罐中直接排向大气,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蒸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影响环境;另外,回收过程中,蒸汽及冷凝液会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蒸汽凝液罐内闪蒸出的二次蒸汽进行回收的凝结水回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凝结水回收存在水资源浪费和跑冒滴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凝结水回收系统,包括蒸汽凝液罐、凝液泵及凝液冷却器,蒸汽凝液罐的上部设有气帽,气帽顶部有放空口,凝液泵设置在蒸汽凝液罐和凝液冷却器之间,凝液冷却器的凝液出口上连接有凝液排出管道,所述凝结水回收系统还包括乏汽回收罐和气液混合器,气液混合器上设有蒸汽进口、凝液进口及气液混合出口,所述气帽上的放空口通过管道和气液混合器的蒸汽进口连接,所述凝液排出管道上并联有凝液支管,凝液支管与气液混合器的凝液进口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出口通过管道与乏汽回收罐的进口连接,乏汽回收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蒸汽凝液罐连接。所述气液混合器为喷射器,喷射器包括进口管段和出口管段,出口管段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蒸汽进口和凝液进口设置在进口管段上,所述气液混合出口设置在出口管段上。所述乏汽回收罐的进口设置在顶部,乏汽回收罐的出口设置在底部。所述乏汽回收罐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蒸汽凝液罐的上部。所述乏汽回收罐出口的位置高于蒸汽凝液罐进口的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各路不同温度、压力的蒸汽凝液分别进入蒸汽凝液罐,蒸汽凝液罐内的凝液由底部排除,经凝液泵加压后送至凝液冷却器进行换热,换热至合适温度后的凝液一部分由凝液排出管道送出界区,另一部分凝液由凝液支管进入气液混合器的凝液进口,蒸汽凝液罐中闪蒸出的二次蒸汽经气帽的放空口及管道相应进入气液混合器的蒸汽进口,凝液和二次蒸汽在气液混合器内混合,混合后的气液进入乏汽回收罐,乏汽回收罐内的凝液流入蒸汽凝液罐,然后系统继续进行循环。本技术利用气液混合器和乏汽回收罐,能有效有效回收利用蒸汽凝液罐闪蒸出的二次蒸汽,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并且回收了二次蒸汽的热量,同时系统循环运行,解决了现场跑冒滴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系统图。图中,1-蒸汽凝液罐,1.1-气帽,2-凝液泵,3-凝液冷却器,4-乏汽回收罐,5-气液混合器,5.1-蒸汽进口,5.2-凝液进口,5.3气液混合出口,6-凝液排出管道,7-凝液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凝结水回收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凝结水回收系统包括蒸汽凝液罐1、凝液泵2、凝液冷却器3、乏汽回收罐4和气液混合器5,蒸汽凝液罐1的上部设有气帽1.1,气帽1.1顶部有放空口,凝液泵2设置在蒸汽凝液罐1和凝液冷却器3之间,凝液冷却器3的凝液出口上连接有凝液排出管道6,气液混合器5上设有蒸汽进口5.1、凝液进口5.2及气液混合出口5.3,所述气帽1.1上的放空口通过管道和气液混合器5的蒸汽进口5.1连接,所述凝液排出管道6上并联有凝液支管7,凝液支管7与气液混合器5的凝液进口5.2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出口5.3通过管道与乏汽回收罐4的进口连接,乏汽回收罐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蒸汽凝液罐连接。所述气液混合器5为喷射器,喷射器包括进口管段和出口管段,出口管段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蒸汽进口5.1和凝液进口5.2设置在进口管段上,所述气液混合出口5.3设置在出口管段上。所述乏汽回收罐4的进口设置在顶部,乏汽回收罐4的出口设置在底部。所述乏汽回收罐4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蒸汽凝液罐1的上部,乏汽回收罐4出口的位置高于蒸汽凝液罐1进口的位置。本实施例的凝液回收系统在运行时,各路不同温度、压力的蒸汽凝液分别进入蒸汽凝液罐,蒸汽凝液罐内的凝液由底部排除,经凝液泵加压后送至凝液冷却器进行换热,换热至合适温度后的凝液一部分由凝液排出管道送出界区,另一部分凝液由凝液支管进入气液混合器的凝液进口,蒸汽凝液罐中闪蒸出的二次蒸汽经气帽的放空口及管道相应进入气液混合器的蒸汽进口,凝液和二次蒸汽在气液混合器内混合,混合后的气液进入乏汽回收罐,乏汽回收罐内的凝液流入蒸汽凝液罐,然后系统继续进行循环。本技术的凝液回收系统利用气液混合器和乏汽回收罐,能有效有效回收利用蒸汽凝液罐闪蒸出的二次蒸汽,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并且回收了二次蒸汽的热量,同时系统循环运行,解决了现场跑冒滴漏的问题。以下是一个具体应用实例,结合附图1进行说明:蒸汽凝液罐1有四股进料,分别是:凝液1:来自界区的158℃凝液,25t/h;凝液2:来自界区的137℃凝液,90t/h;凝液3:来自界区的90℃凝液,2t/h;凝液4:来自界区的130℃凝液,25t/h;这四股凝液分别进入蒸汽凝液罐1,蒸汽凝液罐的操作压力为0.08MPaG,凝液在蒸汽凝液罐内闪蒸,闪蒸气量为5.935t/h。蒸汽凝液罐内的凝液经由凝液泵2加压,然后经凝液冷却器3冷却至40℃,送出界区。在冷却器3后引出一根直径为DN80的凝液支管7将部分凝液送至气液混合器5的凝液进口5.2,蒸汽凝液罐1闪蒸出的蒸汽用DN200的管道接到气液混合器5的蒸汽进口5.1,经气液混合器5混合后的凝液由气液混合出口5.3进入乏汽回收罐4,乏汽回收罐4内的凝液自流入蒸汽凝液罐1。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凝结水回收系统,包括蒸汽凝液罐、凝液泵及凝液冷却器,蒸汽凝液罐的上部设有气帽,气帽顶部有放空口,凝液泵设置在蒸汽凝液罐和凝液冷却器之间,凝液冷却器的凝液出口上连接有凝液排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回收系统还包括乏汽回收罐和气液混合器,气液混合器上设有蒸汽进口、凝液进口及气液混合出口,所述气帽上的放空口通过管道和气液混合器的蒸汽进口连接,所述凝液排出管道上并联有凝液支管,凝液支管与气液混合器的凝液进口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出口通过管道与乏汽回收罐的进口连接,乏汽回收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蒸汽凝液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结水回收系统,包括蒸汽凝液罐、凝液泵及凝液冷却器,蒸汽凝液罐的上部设有气帽,气帽顶部有放空口,凝液泵设置在蒸汽凝液罐和凝液冷却器之间,凝液冷却器的凝液出口上连接有凝液排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回收系统还包括乏汽回收罐和气液混合器,气液混合器上设有蒸汽进口、凝液进口及气液混合出口,所述气帽上的放空口通过管道和气液混合器的蒸汽进口连接,所述凝液排出管道上并联有凝液支管,凝液支管与气液混合器的凝液进口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出口通过管道与乏汽回收罐的进口连接,乏汽回收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蒸汽凝液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结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峰王靓马炯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