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溶性微针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及美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溶性微针结构。
技术介绍
微针的无痛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可在皮肤上无痛地创造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增强皮肤对活性物质或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因其具有的无痛、安全、易操作等优势,代表着未来药物经皮向体内传导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可溶性微针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模具塑形和拉伸塑形方式。对于拉伸塑形方式而言,总要是通过接触拉伸粘性高分子液滴形成微针结构,由于制造工艺利用了粘性流体具有的拉伸延展特性,使得制作出来的微针形态无法自由控制;而对于模具方式而言,需要将粘性高分子材料利用离心或抽真空的等外力方式灌注到微米级别的微针模具当中,因此需要将微针模具设计成底部横截面积大于针尖部分横截面积,使粘性溶液易于完全填充于模具当中。考虑到上述制作工艺的局限性,在设计微针结构时,为了易于刺入皮肤,会尽量减小微针的锥度及体积,但会损失一定的机械强度,若一味地降低微针的机械强度,在刺入皮肤时容易产生弯曲折断的问题。除此以外,目前常见的微针结构的横截面 ...
【技术保护点】
1.可溶性微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所述针体为一棱锥被至少一对相平行的平面所截留的几何体,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棱锥的底面,每一对相平行的平面分布在棱锥的顶点的两侧且两个平面与棱锥的顶点的距离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溶性微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所述针体为一棱锥被至少一对相平行的平面所截留的几何体,所述平面垂直于所述棱锥的底面,每一对相平行的平面分布在棱锥的顶点的两侧且两个平面与棱锥的顶点的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锥的每条侧棱与棱锥的底面之间夹角均大于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溶性微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锥为正四棱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性微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平面仅与正四棱锥的其中一条侧棱相交,且平行于该侧棱相邻的两条侧棱所组成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性微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为正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