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75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包括外壳、外敷机构和连接带,外壳内部中心转动安装有外敷机构,外壳的两相对侧边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带,两个连接带规格一致且相远离一端固定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本土豆泥外敷装置通过存放环和细纱网组合形成的土豆泥存放容器,将土豆泥放入后,通过旋转提把带动旋转块与存放环螺纹固定安装,同时利用旋转块对土豆泥进行挤压平铺,然后再将两个限位块与两个安装孔位置对准,将外敷机构与外壳转动安装,使得装有土豆泥的细纱网由于土豆泥重力下坠外露出来,最后通过两个连接带的固定粘接实现整个土豆泥外敷装置与伤患部位的固定,整体操作方便,土豆泥不易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属于土豆泥外敷

技术介绍
现在的土豆泥外敷治疗基本上没有固定,直接外敷,或者使用保鲜膜包扎固定,但此类方法容易造成土豆泥的脱落,影响疗效,污染床单元,且保鲜膜包扎患者一人操作完成不了,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包括外壳、外敷机构和连接带,所述外壳内部中心转动安装有外敷机构,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边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规格一致且相远离一端固定粘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外壳的上下端面中心位置贯穿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孔壁两相对位置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孔长等于圆孔的孔长,所述圆孔的内孔壁中心环线处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与两个安装孔相连通设置,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的长度均大于固定块的长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敷机构包括存放环,所述存放环的外径等于圆孔的内径,所述存放环的外环壁两相对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两个安装孔相适配设计,所述存放环通过两个限位块和环形限位槽转动安装,所述存放环的内环壁靠近上环口处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存放环上方设置有载板,所述载板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载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和连接块均设置在存放环的内环中,所述旋转块的外径等于存放环的内径,所述旋转块的外环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旋转块通过外螺纹和存放环内环壁的内螺纹与存放环螺纹连接,所述载板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提把,所述存放环的下环口处固定安装有细纱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带靠近外壳处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槽长大于固定块的长度小于固定轴的长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固定轴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凹槽内槽壁转动安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带的外侧面端部固定安装有魔术母贴,另一个所述连接带的内侧面端部固定安装有魔术子贴,两个所述连接带通过魔术母贴和魔术子贴固定粘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土豆泥不易掉落的优势,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土豆泥外敷装置相比较而言,本土豆泥外敷装置通过存放环和细纱网组合形成的土豆泥存放容器,将土豆泥放入后,通过旋转提把带动旋转块与存放环螺纹固定安装,同时利用旋转块对土豆泥进行挤压平铺,然后再将两个限位块与两个安装孔位置对准,将外敷机构与外壳转动安装,使得装有土豆泥的细纱网由于土豆泥重力下坠外露出来,最后通过两个连接带的固定粘接实现整个土豆泥外敷装置与伤患部位的固定,整体操作方便,土豆泥不易掉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敷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外敷机构;3、连接带;11、圆孔;12、安装孔;13、环形限位槽;14、固定块;15、固定轴;21、存放环;22、限位块;23、载板;24、连接块;25、旋转块;26、提把;27、细纱网;31、凹槽;32、魔术母贴;33、魔术子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包括外壳1、外敷机构2和连接带3,外壳1内部中心转动安装有外敷机构2,外壳1的两相对侧边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带3,两个连接带3规格一致且相远离一端固定粘接。其中,外壳1呈长方体状设置,外壳1的上下端面中心位置贯穿开设有圆孔11,圆孔11的内孔壁两相对位置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孔12,两个安装孔12的孔长等于圆孔11的孔长,圆孔11的内孔壁中心环线处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3,环形限位槽13与两个安装孔12相连通设置,外壳1的两相对侧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4,两个固定块14相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轴15,两个固定轴15的长度均大于固定块14的长度,开设安装孔12方便两个限位块22的下落。其中,外敷机构2包括存放环21,存放环21的外径等于圆孔11的内径,存放环21的外环壁两相对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2,两个限位块22分别与两个安装孔12相适配设计,存放环21通过两个限位块22和环形限位槽13转动安装,存放环21的内环壁靠近上环口处开设有内螺纹,存放环21上方设置有载板23,载板23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远离载板23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块25,旋转块25和连接块24均设置在存放环21的内环中,旋转块25的外径等于存放环21的内径,旋转块25的外环壁开设有外螺纹,旋转块25通过外螺纹和存放环21内环壁的内螺纹与存放环21螺纹连接,载板23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提把26,存放环21的下环口处固定安装有细纱网27,细纱网27可以对土豆泥进行支撑,也能避免土豆泥掉落。其中,两个连接带3靠近外壳1处均开设有凹槽31,两个凹槽31的槽长大于固定块14的长度小于固定轴15的长度,方便固定轴15转动。其中,两个固定轴15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凹槽31内槽壁转动安装,方便两个连接带3的转动。其中,其中一个连接带3的外侧面端部固定安装有魔术母贴32,另一个连接带3的内侧面端部固定安装有魔术子贴33,两个连接带3通过魔术母贴32和魔术子贴33固定粘接,方便根据不同捆绑位置进行调整。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本土豆泥外敷装置通过存放环21和细纱网27组合形成的土豆泥存放容器,将土豆泥放入后,通过旋转提把26带动旋转块25与存放环21螺纹固定安装,同时利用旋转块25对土豆泥进行挤压平铺,然后再将两个限位块22与两个安装孔12位置对准,将存放环21插入圆孔中11,此时两个限位块22正好插入两个安装孔12中,然后旋转提把26,注意此时旋转方向与内螺纹和外螺纹拧紧方向一致,避免旋转块25与存放环21脱落,使得两个限位块22被旋转进入环形限位槽13中,此时外敷机构2和外壳1完成临时固定,装有土豆泥的细纱网27由于土豆泥重力下坠外露出来,保证能够直接与伤患部位接触到,最后通过两个连接带3的固定粘接实现整个土豆泥外敷装置与伤患部位的固定,整体操作方便,土豆泥不易掉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敷机构(2)和连接带(3),所述外壳(1)内部中心转动安装有外敷机构(2),所述外壳(1)的两相对侧边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带(3),两个所述连接带(3)规格一致且相远离一端固定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敷机构(2)和连接带(3),所述外壳(1)内部中心转动安装有外敷机构(2),所述外壳(1)的两相对侧边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带(3),两个所述连接带(3)规格一致且相远离一端固定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外壳(1)的上下端面中心位置贯穿开设有圆孔(11),所述圆孔(11)的内孔壁两相对位置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孔(12),两个所述安装孔(12)的孔长等于圆孔(11)的孔长,所述圆孔(11)的内孔壁中心环线处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3),所述环形限位槽(13)与两个安装孔(12)相连通设置,所述外壳(1)的两相对侧边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4),两个所述固定块(14)相远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轴(15),两个所述固定轴(15)的长度均大于固定块(14)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豆泥外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敷机构(2)包括存放环(21),所述存放环(21)的外径等于圆孔(11)的内径,所述存放环(21)的外环壁两相对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2),两个所述限位块(22)分别与两个安装孔(12)相适配设计,所述存放环(21)通过两个限位块(22)和环形限位槽(13)转动安装,所述存放环(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丽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