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华专利>正文

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752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包括实心微针和手持施药筒,手持施药筒底部螺纹连接有储药筒,手持施药筒内腔滑动设有推杆,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活塞伸入储药筒内部并与之滑动连接,储药筒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接板,转接板中间转动连接有施药外滚筒,施药外滚筒内固定连接有施药内滚筒,施药外滚筒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实心微针,施药外滚筒外壁均匀固定开设有多组出药密孔,实心微针周围均分布有一组出药密孔,储药筒外壁连通有输药管,输药管与施药外滚筒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分步进行,操作简单方便,可连续给药,且施药均匀,实心微针不易折断、堵塞,方便清洗和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
技术介绍
药物进入人体的主要输送方式包括注射和口服。近年来,微针给药方式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微针一种类似注射针头的微米级空心或实心针,用单晶硅材料、金属或高分子聚合物制作而成,直径在30~80μm,长度100-1000μm。它可以恰好穿过角质层而不触及痛觉神经,在起到促渗作用的同时又不引起痛感和皮肤损伤。然而,在使用实心微针时,预先在针头上敷药再借助微针穿透表皮给药,在使用一次之后或者弃去、或者消毒后再次敷药使用,微针技术给药需分步进行,必须先建立药物输送通道才能进一步给药,非常繁琐操作不便,无法实现连续可控的给药。在使用空心微针时,虽然可以达到定量注射、多次使用的目的,但将微小的针头(直径30-80微米)加工为空心针管本身工艺难度较高,良品率低。由于针头非常细微,空心结构容易折断、堵塞,造成需要频繁更换。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包括实心微针(1)和手持施药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施药筒(2)底部螺纹连接有储药筒(3),所述手持施药筒(2)内腔滑动设有推杆(4),所述推杆(4)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5),所述活塞(5)伸入储药筒(3)内部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储药筒(3)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接板(6),所述转接板(6)中间转动连接有施药外滚筒(7),所述施药外滚筒(7)内固定连接有施药内滚筒(8),所述施药外滚筒(7)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实心微针(1),所述施药外滚筒(7)外壁均匀固定开设有多组出药密孔(9),所述实心微针(1)周围均分布有一组出药密孔(9),所述储药筒(3)外壁连通有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包括实心微针(1)和手持施药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施药筒(2)底部螺纹连接有储药筒(3),所述手持施药筒(2)内腔滑动设有推杆(4),所述推杆(4)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5),所述活塞(5)伸入储药筒(3)内部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储药筒(3)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接板(6),所述转接板(6)中间转动连接有施药外滚筒(7),所述施药外滚筒(7)内固定连接有施药内滚筒(8),所述施药外滚筒(7)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实心微针(1),所述施药外滚筒(7)外壁均匀固定开设有多组出药密孔(9),所述实心微针(1)周围均分布有一组出药密孔(9),所述储药筒(3)外壁连通有输药管(10),所述输药管(10)与施药外滚筒(7)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
申请(专利权)人:郭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