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振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3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1),其具有输入件(2)和输出件(3),所述输入件和输出件以能相对彼此扭转的方式布置,所述扭振减振器具有包括弹簧元件(5、6)的弹簧减振器装置(4),所述输入件(2)布置为能相对于所述输出件(3)抵抗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4)的弹簧元件(5、6)的回位力扭转,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4)具有腔(11),在该腔中布置有所述弹簧减振器元件,所述腔(11)由弹簧膜(14)盖上,所述输入件(2)相对于所述输出件(3)在径向方向上和/或在轴向方向上在其可移动性方面被至少一个止挡(15)限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振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尤其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的扭振减振器。
技术介绍
扭振减振器在现有技术中多样化地已知,例如作为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的双质量飞轮或者离合器减振器已知。扭振减振器在此通常具有输入件和输出件,其中,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的转矩流中例如设置有弹簧减振器装置,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传递转矩。弹簧减振器装置在此例如减振扭振,所述扭振来自驱动马达处于输入侧,从而所述扭振仅仅被减振地传递到连接在输出件下游的机组。这样的扭振减振器也能够具有另外的减振或者缓冲扭振的装置,例如离心力摆装置或者类似的。尤其对于弹簧减振器装置而言,由输入件构成一腔,所述腔必要时用润滑剂填充,所述润滑剂被弹簧膜相对于输出件密封。为此,膜密封地贴靠在输入件上并且密封地连接在输出件上。在输入件相对于输出件扭转的情况下,可选地,膜也用作摩擦减振装置。这样的膜基本上也能够没有密封任务地设置,以用作摩擦减振装置。为此,所述膜分别以轴向预紧贴靠在其贴靠面上。在装配这样的扭振减振器时或者在运输这样的扭振减振器时,会发生扭振减振器作用在输出件上并且从输入件脱下,这使膜变形。在重新装配时,膜自然保持变形并且因此不再产生最初所设置的轴向按压或者贴靠,从而摩擦不再具有所想要的程度。由此损害总体的扭振减振,这会导致扭振减振器总体上变得不能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更好地保护所述膜,以避免膜的损坏。本专利技术的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其具有:输入件;和输出件,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以能相对彼此扭转的方式布置;弹簧减振器装置,该弹簧减振器装置具有弹簧元件,其中,输入件布置为能相对于输出件抵抗弹簧减振器装置的弹簧元件的回位力扭转,其中,弹簧减振器装置具有一腔,在该腔中布置弹簧减振器元件,其中,所述腔由弹簧膜遮盖,其中,输入件相对于输出件在径向方向上和/或在轴向方向上在其可移动性方面被至少一个止挡限界。由此限界输入件相对于输出件(或者反过来)在径向方向上和/或轴向方向上的可移动性,从而不会出现弹簧膜的不允许的变形。也有利的是,弹簧膜一方面与输出件连接并且另一方面贴靠在输入件上,或者弹簧膜一方面与输入件连接并且另一方面贴靠在输出件上。由此,弹簧膜能够用作摩擦元件。因此,也能够有利的是,弹簧膜在摩擦体在中间位置的情况下贴靠在输入件上或者输出件上。也有利的是,弹簧膜一方面与输出件密封地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密封地贴靠在输入件上,或者弹簧膜一方面与输入件密封地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密封地贴靠在输出件上。由此,附加地或者主要地实现存在密封功能,以便密封所述腔。在此有利的是,所述腔例如以润滑剂填充。也有利的是,与输出件连接的元件被一与输入件连接的元件在径向上和/或在轴向上搭接,以用作用于输出件相对于输入件的径向和/或轴向可运动性的止挡。由此限制输入件相对于输出件在径向和/或轴向方向上的可运动性,以避免弹簧膜的损坏。也有利的是,与输入件连接的元件被一与输出件连接的元件在径向上和/或在轴向上搭接,以用作用于输入件相对于输出件的径向和/或轴向可运动性的止挡。由此极为有效地限制输入件相对于输出件在径向和/或轴向方向上的可运动性,以避免弹簧膜的损坏。也有利的是,与输入件和/或与输出件连接的元件为环元件和/或盘,所述环元件和/或盘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由此,一种有利的、已经另外使用和存在的构件也用于构成所述止挡的目的,这有助于节省附加的构件。也有利的是,与输入件和/或与输出件连接的元件为离心力摆装置和/或离心力摆装置的法兰元件和/或离心力摆装置的摆质量。由此,一种有利的、已经另外使用和存在的构件也用作构成所述止挡的目的,这有助于节省附加的构件。特别有利的是,环元件或者盘与输入件或者与输出件铆接、压接或者焊接,并且尤其成为输入件或者输出件的一部分。也有利的是,环元件或者盘在径向内部或者径向外部与输入件或者与输出件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实用的是,弹簧膜自身用作止挡。由此,不需要另外的构件。附图说明下面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更详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在此示出: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扭振减振器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半剖示图,和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扭振减振器的替代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半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半剖面示出扭振减振器1,其例如能够构造为双离合器减振器、离合器减振器、双质量飞轮等等。在此,扭振减振器1以能围绕轴线x-x扭转的方式构造。扭振减振器1具有输入件2和输出件3。输入件2能够例如构造为初级飞轮质量,并且输出件3在此能够构造为次级飞轮质量。输入件2例如能够与内燃机的曲轴或者类似的连接,如能够螺旋连接。为此,输入件2在径向内部具有螺旋连接开口17,螺栓能够穿过所述螺旋连接开口,以便能够将输入件2螺旋连接在曲轴上。在扭振减振器1中,输入件2和输出件3以能相对彼此扭转的方式布置。设置有弹簧减振器装置4,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设有弹簧元件5、6。在此,弹簧元件5、6在周向方向上支撑在输入件2上并且支撑在与输出件3连接的法兰7上,然而这在图1中不可见。在弹簧元件5、6连接在中间的情况下,能够将转矩从输入件2传递至输出件3。在此,输入件2布置为能相对于输出件3抵抗弹簧减振器装置4的弹簧元件5、6的回位力扭转。此外,在法兰7上可选地构造有离心力摆装置8,从而弹簧减振器装置4的法兰7例如同时构造为离心力摆装置8的法兰元件9,摆质量10以能移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法兰元件上。输入件2构成腔11,所述腔能够配属于弹簧减振器装置4,因为在腔11中布置所述弹簧元件5、6。在此,腔11最远由输入件的盘12、13构成,其中,所述腔在侧面上也由弹簧膜14盖上。为避免弹簧膜14的可能的损坏,输入件2相对于输出件3在径向方向上和/或在轴向方向上在其可移动性方面被至少一个止挡15限界。在此,在图1中可见,弹簧膜14一方面与输出件3固定地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弹簧膜14贴靠在输入件2上或者盘13上。替代地,弹簧膜14能够一方面也与输入件2连接并且另一方面贴靠在输出件3上。因此能够存在直接的贴靠部,或者(如在图1中所示出地)在摩擦环16连接在中间的情况下的贴靠部等等。在此也能够实现,弹簧膜14一方面与输出件3密封地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密封地贴靠在输入件2上。替代地,弹簧膜14一方面也能够与输入件2密封地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密封地贴靠在输出件3上。图1也示出,与输出件3连接的元件(即摆质量10)被一与输入件2连接的元件(盘13)在径向上和轴向上搭接,以用作用于输出件3相对于输入件2在径向和轴向的可运动性的止挡。在此,也能够设置仅仅一个径向的或者轴向的搭接部,以构成径向的或者轴向的止挡。在此,在这种情况下,摆质量10与摩擦环16一起或者与盘13一起构成止挡。替代地,与输入件2连接的元件也能够被一与输出件3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振减振器(1),其具有:/n输入件(2);和/n输出件(3),/n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以能相对彼此扭转的方式布置;/n弹簧减振器装置(4),该弹簧减振器装置具有弹簧元件(5、6),/n其中,所述输入件(2)布置为能够抵抗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4)的弹簧元件(5、6)的回位力相对于所述输出件(3)扭转,其中,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4)具有腔(11),所述弹簧减振器元件布置在该腔中,其中,所述腔(11)由弹簧膜(14)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件(2)相对于所述输出件(3)在径向方向上和/或在轴向方向上在该输入件的可移动性方面被至少一个止挡(15)限界。/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7 DE 102019101164.71.一种扭振减振器(1),其具有:
输入件(2);和
输出件(3),
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以能相对彼此扭转的方式布置;
弹簧减振器装置(4),该弹簧减振器装置具有弹簧元件(5、6),
其中,所述输入件(2)布置为能够抵抗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4)的弹簧元件(5、6)的回位力相对于所述输出件(3)扭转,其中,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4)具有腔(11),所述弹簧减振器元件布置在该腔中,其中,所述腔(11)由弹簧膜(14)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件(2)相对于所述输出件(3)在径向方向上和/或在轴向方向上在该输入件的可移动性方面被至少一个止挡(15)限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膜(14)一方面与所述输出件(3)连接并且另一方面贴靠在所述输入件(2)上,或者所述弹簧膜(14)一方面与所述输入件(2)连接并且另一方面贴靠在所述输出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膜(14)一方面与所述输出件(3)密封地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密封地贴靠在所述输入件(2)上,或者所述弹簧膜(14)一方面与所述输入件(2)密封地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密封地贴靠在所述输出件(3)上。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一与所述输出件(3)连接的元件被一与所述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克拉佩里希H·蒙德R·汉纳佩尔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