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气囊式恒压蓄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26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控气囊式恒压蓄能器,目的是解决传统气囊式蓄能器在工作过程中无法输出稳定压力、会引起液压系统脉动、影响元器件寿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蓄能器包括压力容器以及位于压力容器内的气囊,气囊的两个连接端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处,气囊将压力容器分割为气腔和液腔,气腔内设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的外周设有防烫罩,气腔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气囊的内壁上设有位移传感器,它还包括处理器,所述温控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与处理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蓄能器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输出稳定的压力,有效地改善蓄能器充放特性,提高蓄能器功率密度,可满足现代液压系统经济高效、环保节能、安全可靠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气囊式恒压蓄能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与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温控气囊式恒压蓄能器。
技术介绍
传统蓄能器在常规液压系统中的功用可分为三大类:存储能量、减小压力冲击、吸收压力脉动。蓄能器给系统带来的经济节能、安全可靠等效果非常明显。在现代液压系统中得到了普遍使用。但是,随着液压系统研究的发展和新型元器件的研制开发,现有的蓄能器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液压系统研究的整体发展。目前最常用的液压蓄能器为气囊式蓄能器。它以气体波义耳定律为基础,通过压缩气体完成能量转化。气体和油液在蓄能器中由气囊隔开。使用时首先向气囊充入预定压力的气体。当液压系统压力超过蓄能器内部压力时,油液压缩气体,将油液中的压力转化为气体内能;当液压系统压力低于蓄能器内部压力时,蓄能器中的油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流向外部系统,释放能量。根据气体波义耳定律,在定量定温条件下,理想气体的体积和压强呈反比例关系,因此传统气囊式蓄能器在工作过程中无法输出稳定的压力,这可能会引起液压系统的脉动,影响元器件寿命和可靠性。当蓄能器内外压差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气囊式恒压蓄能器,它包括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所述上壳体(1)的上端设有上端盖(3),所述上端盖(3)的中间设有气阀底座(5),所述气阀底座(5)的中间设有通气孔(6),气阀底座(5)上设有充气阀(7),所述下壳体(2)的下端设有下端盖(4),所述下端盖(4)的中间设有油侧接口(8);/n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位于压力容器内的气囊(9),所述气囊(9)的两个连接端置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连接处,所述气囊(9)将压力容器分割为气腔(10)和液腔(11),所述气腔(10)内设有温控装置(12),所述温控装置(12)的外周设有防烫罩(13),所述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气囊式恒压蓄能器,它包括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所述上壳体(1)的上端设有上端盖(3),所述上端盖(3)的中间设有气阀底座(5),所述气阀底座(5)的中间设有通气孔(6),气阀底座(5)上设有充气阀(7),所述下壳体(2)的下端设有下端盖(4),所述下端盖(4)的中间设有油侧接口(8);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位于压力容器内的气囊(9),所述气囊(9)的两个连接端置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连接处,所述气囊(9)将压力容器分割为气腔(10)和液腔(11),所述气腔(10)内设有温控装置(12),所述温控装置(12)的外周设有防烫罩(13),所述气腔(10)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囊(9)的内壁上设有位移传感器,它还包括处理器,所述温控装置(12)、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与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气囊式恒压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12)为一段螺旋缠绕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由外到内依次为导热绝缘外层(12-1)、电阻丝(12-2)、导热绝缘内层(12-3)和中空管道(12-4),所述温控装置(12)的两个连接端穿过上端盖(3)并通过液压阀门与冷却介质连通,所述温控装置(12)的电阻丝(12-2)通过通断开关与电源连接,通断开关由处理器控制通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气囊式恒压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7)与气阀底座(5)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充气阀(7)与气阀底座(5)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浩钦高有山鲍东杰左旸秦泽王恺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