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风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领域,尤指一种组合式风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家用风扇接上交流电才能获得其功能,其便携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故现技术中推出便携式风扇,但现技术中便携式风扇存在以下缺点:当便携式风扇风力增大时,容易出现摔倒的情况,需要另外配备固定支架才能放置在桌面使用;现技术中的便携式风扇只有最基本的送风功能,其功能单一,使用体验不佳。本专利技术在解决了风力和噪音的问题后,加上申请的权利特点,已经能够取代家用风扇,在便携风扇的使用领域上做到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风扇装置,通过对现有风扇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现有风扇需要另外配备固定支架才能放置在桌面使用、功能单一,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风扇装置,包括风扇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风扇本体、枢接底座、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内置有电池、与电池连接的电源控制主板;其中所述风扇本体的底端的两侧通过枢轴分别与枢接底座的两侧实现枢接,以使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风扇本体、枢接底座、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内置有电池、与电池连接的电源控制主板;其中所述风扇本体的底端的两侧通过枢轴分别与枢接底座的两侧实现枢接,以使所述风扇本体相对所述枢接底座可枢转;其中枢接底座的底端凸设有中空连接轴,中空连接轴内设置有与风扇本体电性连通的第一连接端子组件;其中所述充电底座的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充电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内均设置有与电源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组件;所述枢接底座的连接轴可拆卸配装在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处,且位于连接轴内的第一连接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风扇本体、枢接底座、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内置有电池、与电池连接的电源控制主板;其中所述风扇本体的底端的两侧通过枢轴分别与枢接底座的两侧实现枢接,以使所述风扇本体相对所述枢接底座可枢转;其中枢接底座的底端凸设有中空连接轴,中空连接轴内设置有与风扇本体电性连通的第一连接端子组件;其中所述充电底座的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充电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内均设置有与电源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组件;所述枢接底座的连接轴可拆卸配装在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处,且位于连接轴内的第一连接端子组件与第二连接端子组件电性连接;枢接底座的连接轴可拆卸配装在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处时,所述枢接底座在垂直于连接轴的轴心方向的平面上可绕所述连接轴的轴心方向自由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包括充电前壳、充电后壳,充电后壳的后端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槽,所述充电后壳的前端开设有用于放置电源控制主板的主板槽;其中所述电池放置在电池槽内,且该电池槽盖合有电池盖;所述电源控制主板放置在主板槽内,且所述充电前壳盖合在主板槽内;且所述充电后壳上端表面开设有与主板槽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充电后壳一侧开设有与主板槽连通的第二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后壳上端面与充电后壳后端面之间采用截面为圆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后壳远离第二安装孔的一侧还设置有与主板槽连通的充电孔,且该充电孔设置有与电源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第一充电接口;充电前壳开设有与主板槽连通的开关孔以及风量调节腰孔,且所述开关孔设置有与电源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开关按键,所述风量调节腰孔内设置有与电源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风量调节推杆;所述充电后壳底部设置有第一磁体以及若干个与电源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第三连接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