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无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2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手持无叶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叶风扇技术领域,面壳的环形口的内壁上向远离出风端口的一侧弯曲成型有曲面风道,且该环形口的内壁上以及电机支架的外环壁上均固定有数个增压导叶片;所述的底壳上设有“U”形导流曲面,该“U”形导流曲面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嵌设在面壳上端的环形口中,且该环形结构的外环壁与面壳上端的环形口内壁之间构成环形出风口;上述增压导叶片以及曲面风道均设置在该环形出风口内。能够对进入无叶风扇壳体内的风进行扩压和聚风,提高风速度,且降低了噪音,方便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无叶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叶风扇
,具体涉及手持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无叶风扇因为能产生自然持续的凉风,且没有叶片造型奇特,外表简洁美观,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手持无叶风扇,手柄中带有电力马达将空气吸入风扇手柄内,通过手柄内独特的风道设计,将气流加速,后经无叶风扇扇头环形口高速吹出。在生产工艺上手持无叶风扇与传统风扇相比,主要增加了出风口环型设计,制造和装配环节,成本并未显著提高。手持无叶风扇吹向人体是100%自然风,夏天天热吹空调容易生病,手持无叶风扇对身体抵抗力低的人群有很好的保护,而且结构小巧,轻便易携带,在炎炎夏日是居家旅行户外活动的必备佳品,手柄处设计有风量调控按钮,可以随心调控风量大小更具人性化理想化。但是传统无叶风扇价格太高,且功能单一,不够便捷,更倾向于居家使用,是缺少用户购买意向的主要原因,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手持无叶风扇,能够对进入无叶风扇壳体内的风进行扩压和聚风,提高风速度,且降低了噪音,方便携带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按键、面壳、电路板、内部风道支架、底壳、充电接口、锂电池、驱动电机、电机支架、斜流增压叶轮、风罩;驱动电机插设在电机支架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支架后,与斜流增压叶轮连接,电机支架可拆卸式固定在内部风道支架的下端口上,锂电池设置在内部风道支架内,内部风道支架的环壁上开设有内侧风道,锂电池通过电路板上的电路系统与驱动电机电控连接,电路板嵌设固定在内部风道支架的环壁内,充电接口通过电路板与锂电池电性连接,且充电接口卡设在底壳的壳壁中;底壳与面壳相互扣合固定,上述内部风道支架、锂电池、驱动电机、电机支架以及斜流增压叶轮所组成的整体嵌设在由底壳与面壳所扣合成一个整体的手柄位置处的空间内;上述风罩卡设固定在由底壳和面壳所扣合成一个整体的手柄位置处的下端口上,上述电路板上的指示灯以及按钮均穿设在面壳的壳壁中,且按钮上套接有按键;所述的面壳的环形口的内壁上向远离出风端口的一侧弯曲成型有曲面风道,且该环形口的内壁上以及电机支架的外环壁上均固定有数个增压导叶片;所述的底壳上设有“U”形导流曲面,该“U”形导流曲面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嵌设在面壳上端的环形口中,且该环形结构的外环壁与面壳上端的环形口内壁之间构成环形出风口;上述增压导叶片以及曲面风道均设置在该环形出风口内。进一步地,所述的面壳的环形出风口的环壁槽体内嵌设有装饰环。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电机为大扭矩驱动电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由底壳、面壳、风罩、内部风道支架、电机支架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内部空间,且该内部空间由风罩的进风口到面壳出风口所形成的可以让气流通过的腔道为风道,驱动电机由一节锂电池经过电路系统提供动力,从而带动斜流增压叶轮高速旋转,高速旋转的斜流增压叶轮使手柄位置的进风口处形成负压,大量空气被吸入手柄,流经设置于电机支架上的增压导叶片,被增压后的气流,从内部风道支架内迅速穿过,气流被内部风道支架内的通风道收窄后,压力被再次放大,最后经环形出风口内的增压导叶片聚风,并经过曲面风道减小阻力后,高速喷出,在电路板上设置有按键,用来调节风力大小,充电接口为锂电池充电后,反复使用。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手持无叶风扇,能够对进入无叶风扇壳体内的风进行扩压和聚风,提高风速度,且降低了噪音,方便携带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电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斜流增压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内部风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面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装饰环1、按键2、面壳3、曲面风道3-1、电路板4、内部风道支架5、内侧风道5-1、底壳6、“U”形导流曲面6-1、充电接口7、锂电池8、驱动电机9、电机支架10、斜流增压叶轮11、风罩12、增压导叶片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10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按键2、面壳3、电路板4、内部风道支架5、底壳6、充电接口7、锂电池8、驱动电机9、电机支架10、斜流增压叶轮11、风罩12;大扭矩的驱动电机9插设在电机支架10中,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支架10后,与斜流增压叶轮11连接(该斜流增压叶轮11通过流体仿真计算,运用了斜流增压叶片,该叶片风压大,同时匹配大扭矩驱动电机大幅增加风压,克服了风道内部风阻及摩擦力,让风吹的更远),电机支架10利用挂扣与挂孔卡接在内部风道支架5的下端口上,锂电池8设置在内部风道支架5内,18650型号的锂电池8通过电路板4上的电路系统与驱动电机9电控连接,电路板4嵌设固定在内部风道支架5的环壁内,内部风道支架5的环壁上开设有内侧风道5-1,该内侧通风道5-1小于底壳6的内侧壁(气流流经内侧通风道时,通风面积减小,流速增大),Typec充电接口7通过电路板4与锂电池8电性连接,且充电接口7卡设在底壳6的壳壁中;底壳6与面壳3相互扣合固定,面壳3的环形出风口的环壁槽体内嵌设有装饰环1,上述内部风道支架5、锂电池8、驱动电机9、电机支架10以及斜流增压叶轮11所组成的整体嵌设在由底壳6与面壳3所扣合成一个整体的手柄位置处的空间内,且内部风道支架5卡装在底壳6与面壳3的内壁上;开设有栅格的风罩12卡设固定在由底壳6和面壳3所扣合成一个整体的手柄位置处的下端口上,上述电路板4上的指示灯以及按钮均穿设在面壳3的壳壁中,且按钮上套接有按键2;所述的面壳3的环形口的内壁上向远离出风端口的一侧弯曲成型有曲面风道3-1,且该环形口的内壁上以及电机支架10的外环壁上均一体成型有数个长条形的增压导叶片13,用于增大出风的气流速度;所述的底壳6上设有“U”形导流曲面6-1,该“U”形导流曲面6-1为环形结构,其为风道核心,是增大风压提高风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U”形环中空设计将气流引入一侧后,经出风口收口增压将气流高速喷出,上述环形结构嵌设在面壳3上端的环形口中,且该环形结构的外环壁与面壳3上端的环形口内壁之间构成环形出风口;上述增压导叶片13以及曲面风道3-1均设置在该环形出风口内,由于“U”形导流曲面6-1为环形设计,所以减小了出风口面积,增大了流经风道的气流压力,同时也增大了风速。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由底壳6、面壳3、风罩12、内部风道支架5、电机支架10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内部空间,且该内部空间由风罩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持无叶风扇,它包含按键(2)、面壳(3)、电路板(4)、内部风道支架(5)、底壳(6)、充电接口(7)、锂电池(8)、驱动电机(9)、电机支架(10)、斜流增压叶轮(11)、风罩(12);驱动电机(9)插设在电机支架(10)中,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支架(10)后,与斜流增压叶轮(11)连接,电机支架(10)可拆卸式固定在内部风道支架(5)的下端口上,锂电池(8)设置在内部风道支架(5)内,内部风道支架(5)的环壁上开设有内侧风道(5-1),锂电池(8)通过电路板(4)上的电路系统与驱动电机(9)电控连接,电路板(4)嵌设固定在内部风道支架(5)的环壁内,充电接口(7)通过电路板(4)与锂电池(8)电性连接,且充电接口(7)卡设在底壳(6)的壳壁中;底壳(6)与面壳(3)相互扣合固定,上述内部风道支架(5)、锂电池(8)、驱动电机(9)、电机支架(10)以及斜流增压叶轮(11)所组成的整体嵌设在由底壳(6)与面壳(3)所扣合成一个整体的手柄位置处的空间内;上述风罩(12)卡设固定在由底壳(6)和面壳(3)所扣合成一个整体的手柄位置处的下端口上,上述电路板(4)上的指示灯以及按钮均穿设在面壳(3)的壳壁中,且按钮上套接有按键(2);/n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壳(3)的环形口的内壁上向远离出风端口的一侧弯曲成型有曲面风道(3-1),且该环形口的内壁上以及电机支架(10)的外环壁上均固定有数个增压导叶片(13);所述的底壳(6)上设有“U”形导流曲面(6-1),该“U”形导流曲面(6-1)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嵌设在面壳(3)上端的环形口中,且该环形结构的外环壁与面壳(3)上端的环形口内壁之间构成环形出风口;上述增压导叶片(13)以及曲面风道(3-1)均设置在该环形出风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持无叶风扇,它包含按键(2)、面壳(3)、电路板(4)、内部风道支架(5)、底壳(6)、充电接口(7)、锂电池(8)、驱动电机(9)、电机支架(10)、斜流增压叶轮(11)、风罩(12);驱动电机(9)插设在电机支架(10)中,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支架(10)后,与斜流增压叶轮(11)连接,电机支架(10)可拆卸式固定在内部风道支架(5)的下端口上,锂电池(8)设置在内部风道支架(5)内,内部风道支架(5)的环壁上开设有内侧风道(5-1),锂电池(8)通过电路板(4)上的电路系统与驱动电机(9)电控连接,电路板(4)嵌设固定在内部风道支架(5)的环壁内,充电接口(7)通过电路板(4)与锂电池(8)电性连接,且充电接口(7)卡设在底壳(6)的壳壁中;底壳(6)与面壳(3)相互扣合固定,上述内部风道支架(5)、锂电池(8)、驱动电机(9)、电机支架(10)以及斜流增压叶轮(11)所组成的整体嵌设在由底壳(6)与面壳(3)所扣合成一个整体的手柄位置处的空间内;上述风罩(12)卡设固定在由底壳(6)和面壳(3)所扣合成一个整体的手柄位置处的下端口上,上述电路板(4)上的指示灯以及按钮均穿设在面壳(3)的壳壁中,且按钮上套接有按键(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壳(3)的环形口的内壁上向远离出风端口的一侧弯曲成型有曲面风道(3-1),且该环形口的内壁上以及电机支架(10)的外环壁上均固定有数个增压导叶片(13);所述的底壳(6)上设有“U”形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嘉鑫郭嘉怡郭斐李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嘉木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