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2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扇灯,包括吸顶座、主灯杆、灯鼓、连接杆、灯头、控制电路板。吸顶座底部和主灯杆一端连接,主灯杆和灯鼓连接,灯鼓跟四根连接杆连接,连接杆末端和灯头连接。控制电路板设置在灯鼓内,用于风扇和照明光源的控制。通过将原本设置在灯头上的风扇,形成了一种多灯头和多风扇的枝形风扇照明灯具,既保留了多头枝形灯的美观,又能通过逐一调节灯头的方向对每个风扇的风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带来更好的吹风效果以及照明效果。另外,如果需要维护的时候,也能够很容易的针对损坏的风扇进行维护,不是隐藏的风扇,拆卸相对要简单很多。因此能够实现照明效果更好,维护更加容易的设计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扇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扇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风扇灯大多是设置在主灯体上方隐藏在灯体内部,通过壁控或者遥控器控制风扇启动的时候再展开扇叶,这样的设计是一个电机配套风扇叶组成一个风扇系统,照明部件要么是单个灯头安装风扇主机的底部,要么是多个灯头集合安装在风扇主机的底部,实际上限制了风扇灯的外观,风扇的吹风效果也没有实现最大化,而且吹风的位置过于集中,无法实现对区域的精准控制,另外拆洗维护的时候相对来说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照明效果好、吹风效果好、维护简单的风扇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风扇灯,包括吸顶座、主灯杆、灯鼓、连接杆、灯头、控制电路板;所述吸顶座底部和所述主灯杆一端连接,所述主灯杆和所述灯鼓连接,所述灯鼓跟不少于一根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末端和所述灯头连接,所述灯头包括灯头壳体、光源和风扇,所述灯头壳体内部设置有朝外开口的光源腔和风扇腔,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腔内,所述风扇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风扇腔内,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风扇腔外;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灯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和所述发光灯体以及所述风扇电连。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灯头的一端,所述灯体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线路腔,所述风扇腔和所述光源腔设置在所述线路腔上下两侧,所述线路腔所在的所述灯头壳体与所述连接杆连接。优选地,所述风扇腔设置在所述线路腔上方,所述光源腔设置在所述线路腔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灯体的下方,所述风扇腔设置在所述线路腔下方,所述光源腔设置在所述线路腔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光源可以为LED灯板或者灯泡。优选地,所述光源腔开口处还设置有一灯罩。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无线模块,可以通过手机或遥控器通过所述无线模块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板,从而控制所述风扇和所述光源的工作状态。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灯,包括吸顶座、主灯杆、灯鼓、连接杆、灯头、控制电路板。吸顶座底部和主灯杆一端连接,主灯杆和灯鼓连接,灯鼓跟四根连接杆连接,连接杆末端和灯头连接。控制电路板设置在灯鼓内,用于风扇和照明光源的控制。通过将原本设置在灯头上的风扇,形成了一种多灯头和多风扇的枝形风扇照明灯具,既保留了多头枝形灯的美观,又能通过逐一调节灯头的方向对每个风扇的风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带来更好的吹风效果以及照明效果。另外,如果需要维护的时候,也能够很容易的针对损坏的风扇进行维护,不是隐藏的风扇,拆卸相对要简单很多。因此能够实现照明效果更好,维护更加容易的设计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灯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灯的图1实施例的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灯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灯的图3实施例的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吸顶座,2、主灯杆,3、灯鼓,4、连接杆,5、灯头壳体,6、电机,7、扇叶,8、光源,9、灯罩,51、风扇腔,52、线路腔,53、光源腔。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和图2,提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灯的实施例一:一种风扇灯,包括吸顶座1、主灯杆2、灯鼓3、连接杆4、灯头、控制电路板。吸顶座1底部和主灯杆2一端连接,主灯杆2和灯鼓3连接,灯鼓3跟四根连接杆4连接,连接杆4末端和灯头5连接。灯头包括灯头壳体5、光源8、风扇和灯罩9,风扇包括电机6和扇叶7,灯头壳体5内部分为三个腔室,分别为朝外开口的光源腔53和风扇腔51以及线路腔52,其中风扇腔51设置在线路腔52的上方,光源腔53设置在线路腔52下方,风扇腔51和线路腔52之间,线路腔52和光源腔53之间通过线路孔连接,光源8设置在光源腔53内,在本实施例中光源8为发光LED灯板,光源腔53开口处设置有一灯罩9。电机6设置在风扇腔51内,扇叶7设置在电机6上方且设置在风扇腔51外。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有无线模块,通常控制电路板设置在灯鼓3内,在所述灯鼓3空间不够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也可设置在吸顶盘1内。控制电路板分别和光源8以及风扇电连。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遥控器等方式通过无线模块控制控制电路板,从而控制光源8以及风扇工作。可以具体到控制到哪几个光源8,控制哪几个风扇。扇叶7的数量也可以分为多种情况,如常用的为2片叶、3片叶、4片叶。在本实施例中,扇叶属于2片叶的一类。通过将原本设置在主灯体上的风扇,分成数个风扇,从而让风扇灯的设计更加丰富化,且能够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能够带来更好的吹风效果以及照明效果。另外,如果需要维护的时候,也能够很容易的针对损坏的风扇进行维护,不是隐藏的风扇,拆卸相对要简单很多。因此能够实现照明效果更好,维护更加容易的设计目的。参照图3和图4,提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灯的实施例二:一种风扇灯,包括吸顶座1、主灯杆2、灯鼓3、连接杆4、灯头、控制电路板。吸顶座1底部和主灯杆2一端连接,主灯杆2和灯鼓3连接,灯鼓3跟四根连接杆4连接,连接杆4末端和灯头5连接。灯头包括灯头壳体5、光源8、风扇和灯罩9,风扇包括电机6和扇叶7,灯头壳体5内部分为三个腔室,分别为朝外开口的光源腔53和风扇腔51以及线路腔52,其中风扇腔51设置在线路腔52的下方,光源腔53设置在线路腔52上方,风扇腔51和线路腔52之间,线路腔52和光源腔53之间通过线路孔连接,光源8设置在光源腔53内,在本实施例中光源8为发光LED灯板,光源腔53开口处设置有一灯罩9。电机6设置在风扇腔51内,扇叶7设置在电机6下方且设置在风扇腔51外。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有无线模块,通常控制电路板设置在灯鼓3内,在所述灯鼓3空间不够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板也可设置在吸顶盘1内。控制电路板分别和光源8以及风扇电连。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遥控器等方式通过无线模块控制控制电路板,从而控制光源8以及风扇工作。可以具体到控制到哪几个光源8,控制哪几个风扇。扇叶7的数量也可以分为多种情况,如常用的为2片叶、3片叶、4片叶。在本实施例中,扇叶7属于2片叶的一类。通过将原本设置在主灯体上的风扇,分成数个风扇,从而让风扇灯的设计更加丰富化,且能够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能够带来更好的吹风效果以及照明效果。另外,如果需要维护的时候,也能够很容易的针对损坏的风扇进行维护,不是隐藏的风扇,拆卸相对要简单很多。因此能够实现照明效果更好,维护更加容易的设计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顶座、主灯杆、灯鼓、连接杆、灯头、控制电路板;所述吸顶座底部和所述主灯杆一端连接,所述主灯杆和所述灯鼓连接,所述灯鼓跟不少于一根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末端和所述灯头连接,所述灯头包括灯头壳体、光源和风扇,所述灯头壳体内部设置有朝外开口的光源腔和风扇腔,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腔内,所述风扇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风扇腔内,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风扇腔外;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灯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和所述发光灯体以及所述风扇电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顶座、主灯杆、灯鼓、连接杆、灯头、控制电路板;所述吸顶座底部和所述主灯杆一端连接,所述主灯杆和所述灯鼓连接,所述灯鼓跟不少于一根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末端和所述灯头连接,所述灯头包括灯头壳体、光源和风扇,所述灯头壳体内部设置有朝外开口的光源腔和风扇腔,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腔内,所述风扇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风扇腔内,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风扇腔外;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灯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和所述发光灯体以及所述风扇电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线路腔,所述风扇腔和所述光源腔设置在所述线路腔上下两侧,所述线路腔所在的所述灯头壳体与所述连接杆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诗琪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