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4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上端连通设置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进液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壳体靠近第一连接管进液端的部分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内通过卡接机构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液端位于第一连接管内,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与第二连接管的侧壁相接触,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液口上端的呈L型的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接机构和密封机构的设置来实现对供液量的有效控制和对壳体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供液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除臭机
,尤其涉及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并改善生活环境,家庭房间、汽车、公共场所等空气不太流通的场所内,通常充满各种有害气体及异味,例如:各种家私和装饰所释放出来的甲醛和苯等有害物质,在公共场所人流量大时产生的异味,不仅使人们不舒适,更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空气净化产品,除臭机是其中一种。现有的除臭机供液装置供液量无法有效进行控制流量,从而导致抽液泵与连接管之间出现液体过多,造成溢出,从而导致连接管破裂或者抽液泵损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且进液口容易沾染灰尘,长期堆积造成连接管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有效控制流量的缺点,而提出的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上端连通设置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进液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壳体靠近第一连接管进液端的部分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内通过卡接机构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液端位于第一连接管内,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与第二连接管的侧壁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卡接机构与密封机构的设置来实现对第二连接管的固定作用,且能够实现对进液口的密封作用,有利于防止进液口进入大量灰尘,有利于对植物液的控量作用。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液口顶面的呈L型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块的下端插设于凹槽内,需要说明的是,卡接机构的设置来实现对第二连接管的固定作用,从而保证在对除臭机进行供液的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滑块的下端呈弧形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滑块的下端呈弧形设置有利于滑块从凹槽内迅速脱离,有利于实现对第二连接管的快速安装。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管内壁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密封板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第一密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与第二连接管的侧壁相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机构的设置来实现对第一连接管的进液端和进液口的密封作用,有利于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第二密封板侧壁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出液孔,需要说明的是,出液孔的设置目的在于实现对供液量的有效控制,有利于防止供液量一拥而入到抽液泵内,有利于防止抽液泵的爆裂,有利于提高抽液泵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的周壁均设有密封垫,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垫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分别与第一连接管与进液口之间的连接密封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卡接机构的设置来实现对第二连接管的固定作用,从而有利于保证第二连接管在对除臭机进行供液的过程中的稳定性,且能够实现对第二连接管的快速安装与拆卸,以便密封机构实现对壳体的密封性。2、本技术通过密封机构中的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的设置来实现分别对第一连接管进液端的密封与进液口的密封作用,从而有利于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到第一连接管内与进液口内,有利于提高其供液的纯度。3、本技术通过出液孔的设置来实现对供液量的有效控制,有利于防止供液量一拥而入到抽液泵内,有利于防止抽液泵的爆裂,有利于提高抽液泵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的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中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壳体、2放置箱、3抽液泵、4第一连接管、5进液口、6卡接机构、7第二连接管、8密封机构、9滑槽、10第一弹簧、11滑块、12凹槽、13固定块、14伸缩杆、15第一密封板、16第二弹簧、17连杆、18第二密封板、19出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2,放置箱2的上端连通设置有抽液泵3,抽液泵3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4,第一连接管4的进液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壳体1靠近第一连接管4进液端的部分上开设有进液口5,进液口5内通过卡接机构6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7的出液端位于第一连接管4内,其中,卡接机构6包括设置于进液口5顶面的呈L型的滑槽9,滑槽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滑槽9相匹配的滑块11,滑块11的下端呈弧形设置,第二连接管7的上端开设有凹槽12,滑块11的下端插设于凹槽12内,第一连接管4的内壁上设有密封机构8,密封机构8与第二连接管7的侧壁相接触,密封机构8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管4内壁上的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远离固定块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15,伸缩杆14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6,第一密封板15远离伸缩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7,连杆17远离第一密封板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板18,第二密封板18与第二连接管7的侧壁相接触,第二连接管7靠近第二密封板18侧壁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出液孔19,第一密封板15与第二密封板18的周壁均设有密封垫。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的上端设有手柄,用于除臭机的取放,且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内连通设置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与放置箱2的侧壁连通设置;第一弹簧10具有一定弹性,从而使得第一弹簧10对滑块11具有抵紧作用,从而保证滑块11始终位于凹槽12内,有利于保证第二连接管7的供液稳定性;滑块11的形状大小与滑槽9的形状大小相同,且滑块11滑动设置于滑槽9内;滑块11的下端呈弧形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有利于滑块11从凹槽12内快速脱离,节省第二连接管7的拆卸时间;第二连接管7靠近第二密封板18侧壁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出液孔19,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有利于实现对供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2),所述放置箱(2)的上端连通设置有抽液泵(3),所述抽液泵(3)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进液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壳体(1)靠近第一连接管(4)进液端的部分上开设有进液口(5),所述进液口(5)内通过卡接机构(6)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出液端位于第一连接管(4)内,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内壁上设有密封机构(8),所述密封机构(8)与第二连接管(7)的侧壁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2),所述放置箱(2)的上端连通设置有抽液泵(3),所述抽液泵(3)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进液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壳体(1)靠近第一连接管(4)进液端的部分上开设有进液口(5),所述进液口(5)内通过卡接机构(6)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出液端位于第一连接管(4)内,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内壁上设有密封机构(8),所述密封机构(8)与第二连接管(7)的侧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液除臭机的外置供液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6)包括设置于进液口(5)顶面的呈L型的滑槽(9),所述滑槽(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滑槽(9)相匹配的滑块(11),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上端开设有凹槽(12),所述滑块(11)的下端插设于凹槽(12)内。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冈康立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世纪超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