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免支撑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041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免支撑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BIM对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进行建模,得到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的安装方案;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主梁、预制次梁和预制叠合板;连接工装包括:梁柱连接节点、主次梁连接节点和梁板连接节点;安装预制柱,在预制柱上安装梁柱连接节点,将预制主梁搁置在梁柱连接节点上;在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上安装主次梁连接节点,将预制主梁与预制次梁通过主次梁连接节点连接;在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上安装梁板连接节点,将预制叠合板搁置在梁板连接节点上;现浇施工;拆除连接工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免除传统的脚手架安装系统,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免支撑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免支撑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主要采用预制柱、预制主梁、预制次梁、预制叠合板及其他预制构件,通过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施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以其结构特点,符合大型公共建筑在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需求,符合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要求。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安装方法,一般为预制柱安装、脚手架支撑系统安装、预制主梁安装、预制次梁安装、预制叠合板安装、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脚手架支撑系统拆除等操作,其中脚手架支撑系统安装和拆除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较长的时间,未能充分发挥装配式建造方式的优势;此外,对于一些楼层较高的建筑,搭建脚手架支撑系统难度较高,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免支撑安装方法,其能免除传统的脚手架安装系统,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免支撑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BIM对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进行建模,得到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的安装方案;所述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主梁、预制次梁和预制叠合板;所述连接工装包括:梁柱连接节点、主次梁连接节点和梁板连接节点;安装所述预制柱,在所述预制柱上安装所述梁柱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主梁搁置在所述梁柱连接节点上;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主梁与所述预制次梁通过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连接;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梁板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叠合板搁置在所述梁板连接节点上;现浇施工;拆除所述连接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免支撑安装方法存在以下有益效果:首先,采用基于BIM技术的模拟安装,减少和避免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造成的问题和损失,提高施工安装过程的安全性;其次通过预制梁柱连接节点、主次梁连接节点和预制梁柱连接节点来实现免除脚手架支撑系统的施工安装,其中预制梁柱连接节点、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预制梁板连接节点分别与预制柱、预制主梁、预制次梁、预制叠合板等相关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简化施工工序,施工过程中安装和拆除免支撑工装快捷方便,减少脚手架支撑高空作业时间,保证施工安全,从而解决以往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支撑系统安装和拆除中存在费力、费时的技术不足,充分发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免支撑施工安装的优势。最后,通过全站仪等仪器监测预制构件的位置偏移情况保证施工过程安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用BIM对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进行建模,得到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的安装方案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预制构件和所述连接工装的实际形状、重量和尺寸进行建模;在所述预制构件和所述连接工装在BIM模拟安装过程中不发生碰撞时,确定为所述预制构件和所述连接工装的安装方法。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一调节部件和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部件上;所述在所述预制柱上安装所述梁柱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主梁搁置在所述梁柱连接节点上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预制柱的侧壁上安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的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标高,以达到所述预制主梁的安装高度;将所述预制主梁搁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上;通过全站仪监测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主梁的位置偏移情况,调整所述预制主梁的位置,直至所述预制主梁的安装位置满足要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第一主次梁连接节点和第二主次梁连接节点,所述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主梁与所述预制次梁通过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连接的步骤具体为:在所述预制主梁上安装所述第一主次梁连接节点,在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第二主次梁连接节点,通过固定件将所述第一主次梁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二主次梁连接节点连接,使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连接,通过全站仪监测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侧梁的位置偏移情况,调整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侧梁的位置,直至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的安装位置满足要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连接的步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的两侧安装隅撑,增强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侧梁之间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梁板连接节点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调节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部件上,所述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梁板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叠合板搁置在所述梁板连接节点上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调节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调节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标高,以达到所述预制叠合板的安装高度;将所述预制叠合板搁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上;通过全站仪监测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位置偏移情况,调整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位置,直至所述预制叠合板的安装位置满足要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现浇施工的步骤包括:模板现浇施工、钢筋现浇施工、混凝土现浇施工,同时通过全站仪监测所述预制构件和所述预制连接工装的位置偏移情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拆除所述连接工装的步骤具体为:当混凝土强度养护监测满足要求时,拆除所述连接工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现浇施工的步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装饰装修施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现浇施工的步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车辆轨道铺设施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免支撑安装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预制梁柱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梁柱连接节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第一主次梁连接节点、所述第二主次梁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所述梁板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俯视图;图7为实施例二所述免支撑安装方法的流程图。标记说明:1-预制构件;11-预制柱;12-预制主梁;13-预制次梁;14-预制叠合板;2-连接工装;21-梁柱连接节点;211-第一连接部件;212-第一调节部件;213-第一支撑部件;22-主次梁连接节点;221-第一主次梁连接节点;222-第二主次梁连接节点;23-梁板连接节点;231-第二连接件;232-第二调节部件;233-第二支撑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免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采用BIM对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进行建模,得到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的安装方案;所述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主梁、预制次梁和预制叠合板;所述连接工装包括:梁柱连接节点、主次梁连接节点和梁板连接节点;/n安装所述预制柱,在所述预制柱上安装所述梁柱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主梁搁置在所述梁柱连接节点上;/n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主梁与所述预制次梁通过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连接;/n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梁板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叠合板搁置在所述梁板连接节点上;/n现浇施工;/n拆除所述连接工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免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BIM对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进行建模,得到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的安装方案;所述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主梁、预制次梁和预制叠合板;所述连接工装包括:梁柱连接节点、主次梁连接节点和梁板连接节点;
安装所述预制柱,在所述预制柱上安装所述梁柱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主梁搁置在所述梁柱连接节点上;
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主梁与所述预制次梁通过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连接;
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梁板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叠合板搁置在所述梁板连接节点上;
现浇施工;
拆除所述连接工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BIM对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进行建模,得到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的安装方案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预制构件和所述连接工装的实际形状、重量和尺寸进行建模;
在所述预制构件和所述连接工装在BIM模拟安装过程中不发生碰撞时,确定为所述预制构件和所述连接工装的安装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一调节部件和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部件上;所述在所述预制柱上安装所述梁柱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主梁搁置在所述梁柱连接节点上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预制柱的侧壁上安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
通过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的第一调节部件,调节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标高,以达到所述预制主梁的安装高度;
将所述预制主梁搁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上;
通过全站仪监测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主梁的位置偏移情况,调整所述预制主梁的位置,直至所述预制主梁的安装位置满足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第一主次梁连接节点和第二主次梁连接节点,所述在所述预制主梁和所述预制次梁上安装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将所述预制主梁与所述预制次梁通过所述主次梁连接节点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恩刘麟玮郑焕奇李云贵葛福黄昱华邓声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远建筑装配工业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