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99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原坝体结构缝铜止水与塑料止水之间打孔灌注柔性灌浆料,自基岩至坝顶形成一道新的止水,所灌注的柔性灌浆料还可堵塞原有铜止水和塑料止水周边的渗漏通道,柔性灌浆料形成的止水不但与铜止水和塑料止水一起形成三道防水体系,并且柔性灌浆料形成的止水、铜止水和塑料止水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三道闭合止水体系,使原结构缝的止水体系恢复并完善,彻底止住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大坝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混凝土坝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缝止水周边存在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止水带与混凝土结合不良的缺陷,导致混凝土周边出现蜂窝、孔洞等渗漏通道;这些问题和缺陷是导致混凝土坝结构缝部位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在结构缝部位施工过程中,止水带接头处理不良、止水带存在损伤、止水带本身的质量欠佳等问题都会直接导致结构缝部位渗漏。渗漏会引发一列安全性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要在旧面板与新面板之间增加新防渗面板,如果新增的防渗面板能够到达基岩并做成封闭体,可以实现大坝止水。然而因水下浆砌石斜坡的存在,坝面的接缝止水无法深入到基岩,新止水结构与老止水结构间有通道,新结构缝与老结构缝不能封闭、水流存在绕渗的可能,又增加了大坝渗透的风险。为此,为解决这类因老坝渗透无法病险老坝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结构缝渗漏问题,目前本领域所采用的水下修复方法下有:灌浆帷幕、防渗墙、水下接缝止水、渗漏水管导管注浆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老坝迎水面(10)的直面(20)靠近斜坡(30)顶部的位置,骑结构缝钻注浆孔(40)并且使得注浆孔(40)的孔底靠近铜止水(50);/nS2:采用阻塞件(70)将注浆孔(40)下方的结构缝塞紧;/nS3:向注浆孔(40)中注入水下粘接剂,并采用嵌实材料将注浆孔(40)与阻塞件(70)之间的结构缝嵌填密实;/nS4:在注浆孔(40)上方的结构缝中安装T型止水带(80);/nS5:将注浆管(90)伸入注浆孔(40)内,向注浆孔(40)中灌注柔性灌浆料(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老坝迎水面(10)的直面(20)靠近斜坡(30)顶部的位置,骑结构缝钻注浆孔(40)并且使得注浆孔(40)的孔底靠近铜止水(50);
S2:采用阻塞件(70)将注浆孔(40)下方的结构缝塞紧;
S3:向注浆孔(40)中注入水下粘接剂,并采用嵌实材料将注浆孔(40)与阻塞件(70)之间的结构缝嵌填密实;
S4:在注浆孔(40)上方的结构缝中安装T型止水带(80);
S5:将注浆管(90)伸入注浆孔(40)内,向注浆孔(40)中灌注柔性灌浆料(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之后,还具有步骤S6:在老坝迎水面(10)的直面(20)安装多个防渗面板(110),在相邻防渗面板(110)之间对应结构缝所在的位置粘贴防渗面板止水带(120),采用水下密封剂使防渗面板止水带(120)从防渗面板(110)的底部与T型止水带(80)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防渗面板(110)施工完毕后,采用高压水将防渗面板(110)之间结构缝的杂物清理干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采用锚筋将防渗面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金生郑璀莹史婉丽赵春张会伟曾宪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新慧水利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