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包括上扁担梁、下扁担梁以及精轧螺纹钢部分,上、下扁担梁分为左右两部分,本结构中扁担梁采用左右两部分结构,一半扁担梁内嵌有螺母,两部分之间用横向螺杆连接,易于安装及拆卸;在扁担梁中间设置有螺纹孔,与吊索及球头底座球头杆间采用螺纹锚固连接,连接形式简单实用;采用千斤顶进行同步张拉,吊索受力统一,保证了吊索张拉施工过程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角度吊索张拉结构,特别是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的悬索桥一般采用镀锌钢丝绳或镀锌高强平行钢丝制作,少数小跨度悬索桥也有用刚性吊杆制作。刚性吊杆是由圆钢或钢管制成,在它的两端加工螺纹,用螺帽与加劲梁上伸出的联结杆相联;或是两端焊上连块,连块上留有螺栓孔,用螺栓与索夹的吊耳及加劲梁上联结杆相联。拉力较大的吊杆,如采用钢吊杆则截面过大,构造上不好处理,一般采用高强度钢丝绳制成吊索。为了联结,把钢丝绳两头散开伸入联结套筒,浇入合金使用钢丝绳与套筒联结成整体而形成锚头。吊索的眼杆通过联结杆与加劲梁联结。吊索与加劲梁的连接方式以传力直接可靠、方便检修和不易积水为原则。常用的有锚头承压方式和销接式。此种联结对于有角度的吊索产生的应力较大,不易吊索的长时间使用,寿命较短,而且连接时不便于现场施工,需搭建工作平台,增大项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张拉、拆卸方便的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来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包括分别安装在左侧的球形底座球头杆上的一个下部的扁担梁和设置在下部的扁担梁正上方的上部的扁担梁,以及分别安装在右侧的球形底座球头杆上的一个下部的扁担梁和设置在下部的扁担梁正上方的上部的扁担梁,两个下部的扁担梁沿同一水平高度设置,两个上部的扁担梁沿同一水平高度设置;每一个扁担梁均由对接后形成长方体的两半扁担梁组成,两半扁担梁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螺栓相连,所述的螺栓的一端与镶嵌在一半扁担梁中的螺母螺纹相连并且另一端与一个压紧在另一半扁担梁上的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的扁担梁中间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螺纹孔,在所述的扁担梁中心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精轧螺纹钢安装孔,两根球形底座球头杆分别穿过左侧下部的扁担梁和右侧下部的扁担梁上的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两根吊索的下部螺杆分别穿过左侧的上部的扁担梁和右侧的上部扁担梁上的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每一根球形底座球头杆穿过下部的扁担梁上的螺纹孔的部分以及吊索穿过上部的扁担梁上的螺纹孔的部分分别螺纹连接在套筒内,转动套筒可调整吊索长度,在每一组沿竖直方向同轴线设置的上部的扁担梁的精轧螺纹钢安装孔以及下部的扁担梁的精轧螺纹钢安装孔中分别沿竖直方向穿设有一根精轧螺纹钢,所述的精轧螺纹钢的顶部穿过千斤顶的中心及千斤顶撑架并通过螺母锚固在千斤顶的上端,并且精轧螺纹钢的底部通过螺母固定在下部的扁担梁上,所述的千斤顶撑架固定在上部的扁担梁上,所述的千斤顶固定在千斤顶撑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中扁担梁采用左右两部分结构,在其中一半扁担梁内嵌有螺母,两部分之间采用横向螺杆连接,易于安装及拆卸;2.在扁担梁中间设置有中心螺纹孔,与吊索螺杆及球头底座球头杆间采用螺纹锚固连接,连接形式简单实用;3.张拉结构采用同步千斤顶进行同步张拉,保证左右两根吊索的受力均匀统一,保证了吊索张拉施工过程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的布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的扁担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的一半扁担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的扁担梁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包括分别安装在左侧的球形底座球头杆6上的一个下部的扁担梁3和设置在下部的扁担梁3正上方的上部的扁担梁,以及分别安装在右侧的球形底座球头杆6上的一个下部的扁担梁3和设置在下部的扁担梁3正上方的上部的扁担梁,两个下部的扁担梁3沿同一水平高度设置,两个上部的扁担梁沿同一水平高度设置。每一个扁担梁均由对接后形成长方体的两半扁担梁组成,两半扁担梁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螺栓8相连,所述的螺栓8的一端与镶嵌在一半扁担梁中的螺母3-1螺纹相连并且另一端与一个压紧在另一半扁担梁上的螺母5螺纹连接。在所述的扁担梁中间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螺纹孔,在所述的扁担梁中心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精轧螺纹钢安装孔3-3,两根球形底座球头杆6分别穿过左侧下部的扁担梁和右侧下部的扁担梁3-2上的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两根吊索7的下部螺杆分别穿过左侧的上部的扁担梁和右侧的上部扁担梁3-2上的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每一根球形底座球头杆6穿过下部的扁担梁上的螺纹孔的部分以及吊索7穿过上部的扁担梁上的螺纹孔的部分分别螺纹连接在套筒9内,转动套筒9可调整吊索长度,在每一组沿竖直方向同轴线设置的上部的扁担梁的精轧螺纹钢安装孔以及下部的扁担梁3-2的精轧螺纹钢安装孔中分别沿竖直方向穿设有一根精轧螺纹钢4,所述的精轧螺纹钢4的顶部穿过千斤顶1的中心及千斤顶撑架2并通过螺母锚固在千斤顶的上端,并且精轧螺纹钢4的底部通过螺母固定在下部的扁担梁3-2上。所述的千斤顶撑架2固定在上部的扁担梁上,所述的千斤顶1固定在千斤顶撑架2上。施工过程中先将上部扁担梁3-2上的螺纹孔与吊索7的下部分螺杆螺纹连接,将球头底座的球头杆6和下部扁担梁3-2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锚固,然后采用手拉葫芦调整吊索7的角度与球头杆6相一致,安装竖向精轧螺纹钢4,两端采用螺母临时锚固,再安装千斤顶撑架2以及千斤顶1,并锚固千斤顶1与精轧螺纹钢4,套筒9安装在吊索7下端一段距离(一般为6-10个螺扣),千斤顶同步张拉精轧螺纹钢,缩短上扁担梁3与下扁担梁3之间的距离,待达到球头底座6的球头杆与套筒9相邻时,转动套筒9连接吊索7与球铰底座6,重复千斤顶1同步张拉的工作,同时转动套筒9,逐渐的缩短吊索7与球头底座6之间的距离,并调整至设计长度,完成吊索的张拉工作,然后拆除张拉结构,依次拆除千斤顶1、千斤顶撑架2、竖向精轧螺纹钢4、螺母5、螺杆8及上下扁担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在左侧的球形底座球头杆上的一个下部的扁担梁和设置在下部的扁担梁正上方的上部的扁担梁,以及分别安装在右侧的球形底座球头杆上的一个下部的扁担梁和设置在下部的扁担梁正上方的上部的扁担梁,两个下部的扁担梁沿同一水平高度设置,两个上部的扁担梁沿同一水平高度设置;/n每一个扁担梁均由对接后形成长方体的两半扁担梁组成,两半扁担梁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螺栓相连,所述的螺栓的一端与镶嵌在一半扁担梁中的螺母螺纹相连并且另一端与一个压紧在另一半扁担梁上的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的扁担梁中间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螺纹孔,在所述的扁担梁中心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精轧螺纹钢安装孔,两根球形底座球头杆分别穿过左侧下部的扁担梁和右侧下部的扁担梁上的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两根吊索的下部螺杆分别穿过左侧的上部的扁担梁和右侧的上部扁担梁上的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每一根球形底座球头杆穿过下部的扁担梁上的螺纹孔的部分以及吊索穿过上部的扁担梁上的螺纹孔的部分分别螺纹连接在套筒内,转动套筒可调整吊索长度,在每一组沿竖直方向同轴线设置的上部的扁担梁的精轧螺纹钢安装孔以及下部的扁担梁的精轧螺纹钢安装孔中分别沿竖直方向穿设有一根精轧螺纹钢,所述的精轧螺纹钢的顶部穿过千斤顶的中心及千斤顶撑架并通过螺母锚固在千斤顶的上端,并且精轧螺纹钢的底部通过螺母固定在下部的扁担梁上,所述的千斤顶撑架固定在上部的扁担梁上,所述的千斤顶固定在千斤顶撑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在左侧的球形底座球头杆上的一个下部的扁担梁和设置在下部的扁担梁正上方的上部的扁担梁,以及分别安装在右侧的球形底座球头杆上的一个下部的扁担梁和设置在下部的扁担梁正上方的上部的扁担梁,两个下部的扁担梁沿同一水平高度设置,两个上部的扁担梁沿同一水平高度设置;
每一个扁担梁均由对接后形成长方体的两半扁担梁组成,两半扁担梁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螺栓相连,所述的螺栓的一端与镶嵌在一半扁担梁中的螺母螺纹相连并且另一端与一个压紧在另一半扁担梁上的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的扁担梁中间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螺纹孔,在所述的扁担梁中心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的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精轧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龙,陈执正,高树森,郭永刚,侯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