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碳纤维制备CSiNB四元纤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962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2
一种由碳纤维制备CSiNB四元纤维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由碳纤维制备CSiNB四元纤维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制备CSiNB陶瓷的方法操作困难、成本高,且制备出的多为块体的问题,制备方法:一、预处理;二、配制硅源;三、负载催化剂;四、高温反应;五、酸洗;六、浸渍;七、焙烧;八、重复焙烧。优点:一、成本低、操作简单;二、调节碳纤维与硅源反应生成SiC的反应程度,从而能够进一步调整制备出的纤维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三、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的CSiNB四元纤维在径向的元素分布具有梯度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高性能陶瓷纤维的制备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碳纤维制备CSiNB四元纤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碳纤维制备CSiNB四元纤维的方法。
技术介绍
CSiNB陶瓷(碳硅氮硼四元陶瓷)是一种具有良好热稳定性、优异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抗蠕变性能的新型陶瓷,因而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高温构件等方面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该种陶瓷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先驱体高温裂解法、磁控溅射法、高温球磨法等。对于先驱体高温裂解法,常用的先驱体为聚硼硅氮烷,是一种以硅氮键为主链的有机聚合物,价格昂贵,热解后的陶瓷产率低;对于磁控溅射法,受限于设备大小,只能够制备出尺寸较小的陶瓷,或者陶瓷膜,而不适用于大尺寸陶瓷的制备,操作难度也较高;对于高温球磨法,虽然此工艺所使用设备简单,工艺步骤少,但该工艺制备出的非晶陶瓷粉末具有较高的能量,在后续高温成型阶段极易发生析晶反应。这三种制备方法往往具有成本高,操作困难,产品后续加工成型困难且制备出的多为块体等缺点,因而在一些实际条件下的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制备CSiNB陶瓷的方法操作困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碳纤维制备CSiNB四元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n一、预处理:将裁剪后的碳布纤维置于蒸馏水中,煮沸,回流,冷却后取出,再干燥,得到预处理后的碳布纤维;/n二、配制硅源:称取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混合置于研钵中,研磨,得到硅源;/n三、负载催化剂:配制含金属元素的催化剂溶液,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碳布纤维浸没于催化剂溶液中,再过滤,烘干,得到负载催化剂的碳布纤维;/n四、高温反应:将负载催化剂的碳布纤维放于硅源上方,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2.5℃/min~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00℃~2000℃,然后在此温度下反应20min~180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碳纤维制备CSiNB四元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预处理:将裁剪后的碳布纤维置于蒸馏水中,煮沸,回流,冷却后取出,再干燥,得到预处理后的碳布纤维;
二、配制硅源:称取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混合置于研钵中,研磨,得到硅源;
三、负载催化剂:配制含金属元素的催化剂溶液,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碳布纤维浸没于催化剂溶液中,再过滤,烘干,得到负载催化剂的碳布纤维;
四、高温反应:将负载催化剂的碳布纤维放于硅源上方,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2.5℃/min~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00℃~2000℃,然后在此温度下反应20min~180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停止通气,得到具有SiC外壳的纤维;
五、酸洗:用稀盐酸对具有SiC外壳的纤维进行浸泡、洗涤,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酸洗后的具有SiC外壳的纤维;
六、浸渍:称取硼源和氮源,加入溶剂A中,超声,获得浸渍液,将酸洗后的具有SiC外壳的纤维浸没于浸渍液中,静置浸渍,过滤,烘干,得到浸渍硼源、氮源的具有SiC外壳的纤维;其中溶剂A为水和甲醇按体积比1:(0.5~3)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溶液;
七、焙烧:将浸渍硼源、氮源的具有SiC外壳的纤维置于管式炉中,于氮气条件下升温,然后进行焙烧,焙烧后冷却至室温,停止通气;
八、重复焙烧:步骤七处理后即完成CSiNB四元纤维的制备或将步骤六和步骤七的操作重复1~10次,得到CSiNB四元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碳纤维制备CSiNB四元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回流时间为10min~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碳纤维制备CSiNB四元纤维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江赵海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