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纳米纤维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35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纳米纤维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聚左旋乳酸溶于以三氯甲烷为主溶剂、以甲醇和异丙醇为助溶剂的溶剂体系中,制得纺丝溶液;(2)将氧化镨、氧化锆用硝酸溶液溶解后,制得稀土硝酸溶液,加入至纺丝溶液中,混合并搅拌后,向其中持续加入氨水,得到纺丝液;(3)将纺丝液加入纺丝装置内进行纺丝,得到前驱体纤维;(4)将前驱体纤维烧结处理后,得到多孔纳米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多孔纳米纤维,纤维直径小,进而纤维的比表面积较大,同时制得的复合多孔纳米纤维,孔隙率高,均匀且形态好,因而对有机废水中有机废物具有极为优异的吸附效果,并且可多次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纳米纤维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孔纳米纤维材料制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纳米纤维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装置经过不断的改进,现在己经基本成型。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高压电源、推送装置和接收装置。静电纺丝的工作程序大体是将适量的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吸入注射器中,然后将注射器与推进装置相连,将高压静电场发生器正极的电夹夹在注射器的针头上以形成闭合的回路,利用推送装置将注射器中的纺丝液缓慢推出,当喷丝头开始有溶液流出时便打开直流电压电源,调节电压的大小,直到能顺利喷出丝状物质。随着电压增大,由于电场力的作用,溶液中带不同电荷的离子或电子中具有极性的部分将向不同的方向聚集,即阴离子或电子中的负电子部分将向阳极的方向聚集,而阳离子或电子中的缺电子部分将向阴极的方向聚集,纺丝液的液滴逐渐被拉伸成为一种锥形的形式。复合纳米纤维由于具有强的渗透率、高的纵横比和孔隙率等特有的性能,是当前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为关注热点之一,在服装、生物医学、航天航空、增强材料、光电材料等领域用途广泛。例如将纳米复合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n(1)将聚左旋乳酸溶于以三氯甲烷为主溶剂、以甲醇和异丙醇为助溶剂的溶剂体系中,制得纺丝溶液;/n(2)将氧化镨、氧化锆用硝酸溶液溶解后,制得稀土硝酸溶液,将其加入至纺丝溶液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持续加入氨水,边加边搅拌,直至pH值为2.6-3.0后,得到纺丝液;/n(3)将纺丝液加入纺丝装置内进行纺丝,得到前驱体纤维,高压静电纺丝的工艺为:纺丝电压为18-22kV,纺丝针头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15-20cm,纺丝速率为1.2-1.5mL/h;/n(4)将前驱体纤维烧结处理后,得到多孔纳米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聚左旋乳酸溶于以三氯甲烷为主溶剂、以甲醇和异丙醇为助溶剂的溶剂体系中,制得纺丝溶液;
(2)将氧化镨、氧化锆用硝酸溶液溶解后,制得稀土硝酸溶液,将其加入至纺丝溶液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持续加入氨水,边加边搅拌,直至pH值为2.6-3.0后,得到纺丝液;
(3)将纺丝液加入纺丝装置内进行纺丝,得到前驱体纤维,高压静电纺丝的工艺为:纺丝电压为18-22kV,纺丝针头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15-20cm,纺丝速率为1.2-1.5mL/h;
(4)将前驱体纤维烧结处理后,得到多孔纳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纺丝液还包括其质量1-3%的硬脂酸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三氯甲烷、甲醇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0:1:1,聚左旋乳酸溶在纺丝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群李世哲王也铭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