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及具有隔热装置的热处理台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94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大型奥氏体不锈钢的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及具有隔热装置的热处理台车。它包括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隔热冷却的冷却槽以及冷却槽上设置的用于向冷却槽内注水的注水口,压力容器通过支柱安置在冷却槽的上方并由冷却槽进行隔热和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槽上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冷却槽的高度从而能使冷却水进行溢流。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大大减少了热处理炉台车对不锈钢压力容器冷却时的影响,大大加快了材料的冷却速度,提升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另外,冷却槽上设置有多个错开布置的进水口以及与进水口位置对应的防喷溅结构,大大提升了水流均匀性,保证了隔热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及具有隔热装置的热处理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产品进行整体稳定化处理所采用的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针对大型奥氏体不锈钢的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及具有隔热装置的热处理台车。
技术介绍
奥氏体不锈钢因其耐腐蚀性能优异,可加工性能优良,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的制造中,但奥氏体不锈钢仍然存在多种腐蚀风险,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中最为普遍的是晶间腐蚀,同时,产生晶间腐蚀的不锈钢,当受到应力作用时,即会沿晶界断裂、强度几乎完全消失,这是不锈钢的一种最危险的破坏形式,目前防止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的手段有以下几种:1、采用超低碳型奥氏体不锈钢;2、采用添加稳定化元素的奥氏体不锈钢;3、采用添加稳定化元素的奥氏体不锈钢,并在设备制造完成后进行稳定化处理。其中,进行稳定化处理的目的是将奥氏体不锈钢中含有的稳定化元素(一般采用钛或铌),在850℃~9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温,使稳定化元素优先于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铬元素,与碳元素发生反应,从而保证奥氏体不锈钢在特定温度下使用时,仍然保证足够的铬元素,以避免发生晶间腐蚀。申请人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当这种稳定化处理降温时的冷却速度较慢时,奥氏体不锈钢的金相组织中会出现大量的析出相,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塑性和耐腐蚀性。现有技术中,大型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整体稳定化处理时,一般采用台车式热处理炉,台车作为大型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载体,其主要的材料是耐火砖及硅酸铝保温棉,所以台车的保温性能很好,但是冷却速度却很慢,在稳定化处理的冷却过程中,台车的持续高温会降低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降温速度,最终导致材料性能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稳定化处理的冷却过程中,降低热处理炉台车温度对于不锈钢压力容器冷却速度的影响的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及具有隔热装置的热处理台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包括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隔热冷却的冷却槽以及冷却槽上设置的用于向冷却槽内注水的注水口,压力容器通过支柱安置在冷却槽的上方并由冷却槽进行隔热和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槽上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冷却槽的高度从而能使冷却水进行溢流。所述冷却槽内设置有防喷溅毯,所述防喷溅毯与注水口的注水位置对应。所述防喷溅毯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所述冷却槽内排布有迷宫式的隔板,注入到冷却槽内的冷却水能够在隔板的导向下均匀漫布在相邻的隔板之间。所述进水口设置有多个,各个进水口分布在冷却槽侧部并错开布置。所述进水口为冷却槽上设置的多个进水工位,所述进水工位处具有通过活动支架定位安装的进水管路实现向冷却槽内进水。所述冷却槽为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框架。一种具有隔热装置的热处理台车,包括由耐火砖及硅酸铝保温棉制成的载体以及载体上方设置的面积小于载体的面积的隔热装置,所述载体上设置的支撑台,所述隔热装置通过支撑台支撑在载体上方。采用上述的结构后,通过对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与热处理台车间设计的隔热装置,通过冷却水使隔热装置降温,从而大大减少了热处理炉台车对不锈钢压力容器冷却时的影响,大大加快了材料的冷却速度,提升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另外,冷却槽上设置有多个错开布置的进水口以及与进水口位置对应的防喷溅结构,大大提升了水流均匀性,保证了隔热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隔热装置的热处理台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隔热装置的热处理台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及具有隔热装置的热处理台车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包括用于对压力容器1进行隔热冷却的冷却槽2以及冷却槽上设置的用于向冷却槽内注水的注水口3,冷却槽2内设置有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的防喷溅毯5,防喷溅毯5与注水口3的注水位置对应,防止常温的进水与高温的隔热装置接触后,溅出大量水花,损坏热处理炉台车表面的耐火砖和压力容器,冷却槽2为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框架,所说的框架由底板和底板四周设置的侧板构成的槽体,该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框架可以保证其在稳定化处理的高温保温阶段(850℃~950℃)仍能保持足够的高温强度和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使冷却槽在高温下产生轻微的变形,不至于影响冷却槽的使用,冷却槽2内排布有迷宫式的隔板6,由图可见,隔板在冷却槽内交错排布,由此注入到冷却槽1内的冷却水能够在隔板6的导向下均匀漫布在相邻的隔板之间,使冷却水在冷却槽内的流动更加均匀,提高了水位上升的均匀性,还防止了冷却槽因温度过高产生的变形,压力容器1通过支柱9安置在冷却槽的上方并由冷却槽进行隔热和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槽2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口4,各个出水口4的高度均低于冷却槽的高度从而能使冷却水进行溢流,另外,各个水出口需向下倾斜45°安装,同时出水口应适当外伸出热处理台车,保证循环水出水流向热处理炉台车以外的区域。进一步地,所说的进水口3设置有多个,各个进水口3分布在冷却槽侧部并错开布置形成多向入水,通过多个进水口设计,将冷却槽分为数个区域,每个区域均有水流入,使得使冷却水在各区域内的流动更加均匀,当然也可以将进水口与冷却槽设计为分体式的结构,即:多个进水工位,将进水管路通过采用活动支架定位在冷却槽的外侧,由此使得进水管路能够移动,同样可以实现多个位置的进水,通过设计的多个进水口可以提升水位上升的均匀性,尤其是出水口与进水口的数量一致并可对称设置,通过循环水实现冷却降温,由此可以形成循环冷却效果。另外,压力容器1的长度小于冷却槽的长度,一个冷却槽的宽度可以容纳多个压力容器,使得一个冷却槽内可以对一个以上的压力容器1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槽对三个压力容器进行冷却),使得隔热装置实现对大型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底部全面积覆盖隔热,也就是说冷却槽的长度和宽度尺寸须超过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底部尺寸,优选地,长度和宽度尺寸各超出1000mm,当就有三个压力容器时,宽度是指最外侧的一个压力容器距离冷却槽宽度边缘的距离,以保证不锈钢压力容器可实现全面积隔热。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隔热装置的热处理台车,包括由耐火砖及硅酸铝保温棉制成的载体7以及载体上方设置的面积小于载体的面积的隔热装置,载体7上设置的支撑台8,隔热装置通过支撑台8支撑在载体上方,使用时,大型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稳定化处理的高温保温过程结束后,热处理炉炉门开启,台车将工件移出热处理炉,当台车完成移出热处理炉,由热处理工身穿高温防护服将进水口及活动支架移动到相应进水位置,并打开进水阀,向指定进水位置灌入自来水,自来水灌入到防喷溅毯上,完全渗入防喷溅毯并逐步沉积;自来水经过防喷溅毯,根据隔板形成的流道,向整个冷却槽流动,冷却槽由于高温遇水,前期先将自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压力容器(1)进行隔热冷却的冷却槽(2)以及冷却槽上设置的用于向冷却槽内注水的注水口(3),所述压力容器(1)通过支柱(9)安置在冷却槽的上方并由冷却槽进行隔热和利用冷却水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槽(2)上设置有出水口(4),所述出水口(4)的高度低于冷却槽的高度从而能使冷却水进行溢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压力容器(1)进行隔热冷却的冷却槽(2)以及冷却槽上设置的用于向冷却槽内注水的注水口(3),所述压力容器(1)通过支柱(9)安置在冷却槽的上方并由冷却槽进行隔热和利用冷却水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槽(2)上设置有出水口(4),所述出水口(4)的高度低于冷却槽的高度从而能使冷却水进行溢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2)内设置有防喷溅毯(5),所述防喷溅毯(5)与注水口(3)的注水位置对应。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喷溅毯(5)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压力容器热处理用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2)内排布有迷宫式的隔板(6),注入到冷却槽(1)内的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方瑞吉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