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15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包括圆形平面布置板,圆形平面布置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其中每个电加热管均采用多道U型弯设计,且每个电加热管的沿一方向相邻的两个U型弯直边段长度不同,使得多个电加热管的外端能够构成一轮廓,该轮廓与圆形平面布置板的轮廓相同。本技术提供的圆形平面布置板上布置有多个具有多道U型弯设计的电加热管,多道U型弯设计能够有效消除热膨胀带来的延伸应力,而且该布置板上的电加热管的U型弯直边段具有不同长度,其外侧的U型端部均能够抵至布置板的边缘处,能够使得布置板上的电加热管排布更加均匀,还能增加换热面积,避免了温度死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圆形平面布置板上的电加热管主要有两种布置形式:直列电加热管(图三)和w型电加热管(图五)。这两种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

2、在圆形平面布置板上采用直列式电加热管排布(图二),其由若干根直管组成,其可能的问题:

3、1、单根电热管长度较短,需要使用更多的电热管,这会增加制造过程的时间成本;

4、2、电源接线端的数量多,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布置,同时这也增加了电气安全隐患;

5、3、直列式电加热管无法消除热膨胀带来的延伸应力,无法使用在高温环境中。这是因为在连续加热过程中,电加热管的线性膨胀可能导致结构上的应力累积,从而影响其在高温环境中的稳定性。

6、在圆形平面布置板上采用w型电加热管排布(图五),其由若干根w型电加热管组成,这些电加热管经过多道u型弯曲,其可能的问题:

7、1、电加热管排布不均匀,圆形平面布置板上有多个温度死区;

8、2、电源接线端的数量多,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布置,同时这也增加了电气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减少电加热管根数的使用,提高加热管布置的均匀性,减少加热死区,有效释放热膨胀带来的延伸应力,进一步的减少电源接线端使用的数量。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3、一种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包括圆形平面布置板,所述圆形平面布置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其中每个电加热管均采用多道u型弯设计,且每个电加热管的沿一方向相邻的两个u型弯直边段长度不同,使得所述多个电加热管的外端能够构成一轮廓,该轮廓与圆形平面布置板的轮廓相同。

4、优选的,多个所述电加热管的位于外侧的u型弯与圆形平面布置板的边缘处相邻分布。

5、优选的,多个所述电加热管的功率相同。

6、优选的,所述圆形平面布置板一侧的区域沿自身一直径方向分为上下对称的第一、第二区域,所述多个电加热管中的一半设置于第一区域,另一半设置于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的电加热管和第二区域的电加热管呈上下对称设置。

7、优选的,所述第一区域的电加热管沿圆形平面布置板另一直径方向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子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电加热管中的一半设置于其中一子区域,另一半设置于另一子区域,且两子区域的电加热管呈左右对称设置。

8、优选的,所述一子区域的电加热管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加热管,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加热管均具有多个竖直且依次相邻分布的u型部,其中每个电加热管的相邻分布的两个u型部之间的连接处呈折弯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加热管具有两个长度不同的水平延伸部,其中长的延伸部自左边第一个u型部一直边段向右水平延伸,短的延伸部自右边第一个u型部一直边段向右水平延伸。

10、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加热管的短延伸部的上方,所述第二电加热管具有两个长度不同的水平延伸部,其中长的延伸部自左边第一个u型部一直边段向右水平延伸,短的延伸部自右边第一个u型部一直边段向右水平延伸。

11、优选的,所述第三电加热管设置于第二电加热管的短延伸部的上方,所述第三电加热管具有一水平延伸部,该延伸部自左边第一个u型部一直边段向右水平延伸。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加热管的延伸部的终端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且所述延伸部的终端与所述另一直径方向相邻分布。

13、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14、1、本技术提供的圆形平面布置板上布置有多个具有多道u型弯设计的电加热管,多道u型弯设计能够有效消除热膨胀带来的延伸应力,而且该布置板上的电加热管的u型弯直边段具有不同长度,其外侧的u型端部均能够抵至布置板的边缘处,能够使得布置板上的电加热管排布更加均匀,还能增加换热面积,避免了温度死区。

15、2、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多道u型弯设计的电加热管展开长度长,在整体达到相同功率下,相较于布置板上的直列式电加热管,不仅能够降低加热管的数量,从而降低制造时间成本,还能够减少电源接线端的数量,节省了电源接线端的布置空间,此外,减少接线端的数量意味着减少电气连接的数量,这会提高整体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平面布置板(13),所述圆形平面布置板(1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其中每个电加热管均采用多道U型弯设计,且每个电加热管的沿一方向相邻的两个U型弯直边段长度不同,使得所述多个电加热管的外端能够构成一轮廓,该轮廓与圆形平面布置板(13)的轮廓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加热管的位于外侧的U型弯与圆形平面布置板(13)的边缘处相邻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加热管的功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平面布置板(13)一侧的区域沿自身一直径方向分为上下对称的第一、第二区域,所述多个电加热管中的一半设置于第一区域,另一半设置于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的电加热管和第二区域的电加热管呈上下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电加热管沿圆形平面布置板(13)另一直径方向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子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电加热管中的一半设置于其中一子区域,另一半设置于另一子区域,且两子区域的电加热管呈左右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子区域的电加热管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加热管,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加热管均具有多个竖直且依次相邻分布的U型部,其中每个电加热管的相邻分布的两个U型部之间的连接处呈折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加热管具有两个长度不同的水平延伸部,其中长的延伸部自左边第一个U型部一直边段向右水平延伸,短的延伸部自右边第一个U型部一直边段向右水平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加热管的短延伸部的上方,所述第二电加热管具有两个长度不同的水平延伸部,其中长的延伸部自左边第一个U型部一直边段向右水平延伸,短的延伸部自右边第一个U型部一直边段向右水平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加热管设置于第二电加热管的短延伸部的上方,所述第三电加热管具有一水平延伸部,该延伸部自左边第一个U型部一直边段向右水平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电加热管的延伸部的终端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且所述延伸部的终端与所述另一直径方向相邻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平面布置板(13),所述圆形平面布置板(1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其中每个电加热管均采用多道u型弯设计,且每个电加热管的沿一方向相邻的两个u型弯直边段长度不同,使得所述多个电加热管的外端能够构成一轮廓,该轮廓与圆形平面布置板(13)的轮廓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加热管的位于外侧的u型弯与圆形平面布置板(13)的边缘处相邻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加热管的功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平面布置板(13)一侧的区域沿自身一直径方向分为上下对称的第一、第二区域,所述多个电加热管中的一半设置于第一区域,另一半设置于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的电加热管和第二区域的电加热管呈上下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电加热管的圆形平面布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电加热管沿圆形平面布置板(13)另一直径方向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子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电加热管中的一半设置于其中一子区域,另一半设置于另一子区域,且两子区域的电加热管呈左右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延炜徐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方瑞吉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