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93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管。它由内侧铸有多条内侧翅片和外侧铸有多条外侧翅片的两块整体铸造成的长方形板片两两相扣连接构成。该传热管的一端为固定端,该端安装在固定支架内。另一端为滑动端,该端套装在滑动支架内。内、外侧翅片均为中间开有多个断开的辖口的平直短翅片。两长方形板片两两相扣的长边上都开有密封槽和螺栓连接孔。密封槽内填充有密封填料,螺栓螺母通过螺栓连接孔将两板片紧固连接。固定支架与传热管固定端之间以及滑动支架与传热管滑动端之间均填充有端部密封填料并由密封填料压紧条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传热系数大、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浇注成品率高的应用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管。(*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预热器
,主要涉及一种应用于空气预热器 的传热管。
技术介绍
空气预热器作为节能设备在石油化工管式加热炉、冶金工业炉、各类 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中普遍采用。目前用得较多的钢管式空气预热器 和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当排烟温度较低时(例如小于16(TC以下),位于烟气出口处的传热管管壁温度很容易低于烟气的酸露点温度,造成严重的低温烟气酸露点腐蚀,寿命普遍较短,短的可能仅有几个月。在排烟温度高于35(TC时,会产生传热管翅片积灰、会遭受硫酸蒸 汽的带腐蚀性的污染气体腐蚀,会产生高温爆管等问题。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一种"复合强化传热式铸铁空气预热器"(ZL 92213465.0),由于其传热元件为内外均带有翅片的铸铁圆管,虽然管内插 入了纽带,但由于圆形空间限制,管内辐射状内翅片必然在管中心形成无 翅片的空心,空气在管内空心处流动,传热效果差,限制了管内翅片强化 效果。同时,内外均带有翅片的铸铁圆管、扁管或椭圆管形状复杂,壁厚 又薄,因此浇注比较困难,成品率也较低。文献《强化传热技术》(林宗虎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9) 提到的板肋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巧牢固等特点,应 用领域广泛。肋片是板肋式换热器的基本元件,其形式多种多样。板肋式 换热器的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要求严格,容易堵塞,清洗困难,若因腐 蚀产生内漏,则很难修理,板片较薄,不耐磨损,不适合在管式加热炉及 各类锅炉中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系数大、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 浇注成品率高的应用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传热管由内侧铸有多条内侧翅片和外侧 铸有多条外侧翅片的两块整体铸造成的长方形板片两两相扣连接构成。该传热管的一端为固定端,该端安装在固定支架内。另一端为滑动端,该端 套装在滑动支架内。内侧翅片和外侧翅片均为平直短翅片。两块长方形板片两两相扣时两 内侧翅片朝内,两外侧翅片朝外。内侧翅片与长方形板片长度方向同方向 设置,外侧翅片与板片长度方向垂直方向设置。每条翅片中间设置有多个 断开的辖口,各辖口错开排列,错开排列的辖口设置在相邻两短翅片的中 间位置处。两长方形板片的两长边向内侧弯曲,弯曲高度略大于内侧翅片的高度。 两长方形板片两两相扣的长边上都开有密封槽和螺栓连接孔。密封槽内填 充有密封填料,螺栓螺母通过螺栓连接孔将两板片紧固连接。固定支架与传热管固定端之间以及滑动支架与传热管滑动端之间均填 充有端部密封填料并由密封填料压紧条压紧。在传热管的两边设置有加强筋。在传热管的低温烟气接触面设置搪瓷面层或涂敷其他防腐涂料。 长方形板片选用铸铁或铸钢材料。本技术采用翅片中间的辖口错开排列,能避免在板片上形成一条 条断带,从而降低板片的强度,辖口错开排列极大地增加了板片的强度。 传热管的一端为滑动端并与滑动支架相连接,这种结构在传热管受热时传 热管可以在滑动支架内滑动,这样就不会因各器件膨胀系数不同而损坏预 热器和传热管。在传热管的两边设置加强筋也同样提高了传热管强度。在 传热管的低温烟气接触面设置搪瓷面层或涂敷其他防腐涂料能进一步增强 传热管抗磨损及耐烟气酸露点腐蚀性能。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 工管式加热炉及各类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本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传热系数大、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 浇注成品率高的应用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板片上外侧翅片布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板片上内侧翅片布置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传热管在空气预热器中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支架,2、螺栓连接孔,3、固定端,4、端部密封填料, 5、外侧翅片,6、内侧翅片,7、长方形板片,8、长边,9、辖口, 10、密 封填料压紧条,11、滑动端,12、滑动支架,13、螺栓螺母,14、加强筋, 15、密封填料,16、密封槽,17、传热管,18、烟气出口, 19、空气入口, 20、预热器第一管程壳体,21、空气出口, 22、烟气入口, 23、集气箱, 24、预热器第二管程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传热管17由内侧铸有多条内侧翅片6和外侧铸有多条外侧翅片5的 两块整体铸造成的长方形板片7两两相扣连接构成。该传热管17的一端为 固定端3,该端与固定支架l相连接。另一端为滑动端ll,该端与滑动支 架12相连接。所述的内侧翅片6和外侧翅片5均为平直短翅片。两块长方形板片7 两两相扣时两内侧翅片6朝内,两外侧翅片5朝外。内侧翅片6沿长方形 板片7长度方向纵向布置,外侧翅片5沿长方形板片7长度方向横向布置。 每排翅片中间设置有多个断开的辖口 9,各辖口9错开排列,即错开排列 的辖口 9设置在相邻两短翅片5、 6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的两长方形板片7的两长边8向内侧弯曲,弯曲高度略大于内侧 翅片的高度。两长边8上开有密封槽16和螺栓连接孔2。密封槽16内填 充有密封填料15。两长方形板片7由螺栓螺母13通过螺栓连接孔2紧固 连接。在固定支架1与传热管固定端3之间以及滑动支架12与传热管滑动端 11之间均填充有端部密封填料4并由密封填料压紧条10压紧。 在传热管17的两边设置有加强筋14。在传热管17的低温烟气接触面设置搪瓷面层或涂敷其他防腐涂料。 所述的长方形板片7选用铸铁或铸钢材料。如图5所示,本空气预热器将多个传热管17排列组合安装在空气预热器壳体中形成一新的空气预热器。使用时,烟气由烟气入口 22先后进入空 气预热器第二管程壳体24和空气预热器第一管程壳体20内。烟气流过多 排传热管17中长方形板片7的外侧,将热量传递给外侧翅片5和长方形板 片7。最后烟气从烟气出口 18流出空气预热器第一管程壳体20。空气由空 气入口 19进入空气预热器第一管程壳体20中的传热管17内侧,吸收内侧 翅片6和长方形板片7的热量后,通过集气箱23再进入空气预热器第二管 程壳体24中的传热管17内侧,进一步吸收热量后,热空气最后从空气出 口 21流出。本空气预热器通过上述流程完成热交换。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本传热管由内侧铸有多条内侧翅片和外侧铸有多条外侧翅片的两块整体铸造成的长方形板片两两相扣连接构成,该传热管的一端为固定端,该端安装在固定支架内,另一端为滑动端,该端套装在滑动支架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管,其特征在 于内侧翅片和外侧翅片均为平直短翅片,两块长方形板片两两相扣时两内 侧翅片朝内,两外侧翅片朝外,内侧翅片与长方形板片长度方向同方向设置, 外侧翅片与板片长度方向垂直方向设置,每条翅片中间设置有多个断开的辖 口,各辖口错开排列,错开排列的辖口设置在相邻两短翅片的中间位置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管,其特征在 于两长方形板片的两长边向内侧弯曲,弯曲高度略大于内侧翅片的高度, 两长方形板片两两相扣的长边上都开有密封槽和螺栓连接孔,密封槽内填充 有密封填料,螺栓螺母通过螺栓连接孔将两板片紧固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本传热管由内侧铸有多条内侧翅片和外侧铸有多条外侧翅片的两块整体铸造成的长方形板片两两相扣连接构成,该传热管的一端为固定端,该端安装在固定支架内,另一端为滑动端,该端套装在滑动支架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保杨纪根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恒祥特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