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80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处理箱中位于进水口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分流通道,分流通道的进水端伸入进水口的内部;所述处理箱内部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主转轴,处理箱内部位于主转轴的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若干辅助转轴,主转轴和辅助转轴与分流通道相对应,所述主转轴和辅助转轴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曝气头,曝气头位于分流通道出水端的正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快污水处理速度,避免污水长期沉积于处理箱的内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同时减少异味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一般通过安装在池体的曝气头使空气与水体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水体中的氧气的含量,但是这种单一的曝气方式曝气效率过于低下,长期使用无法使水体内部氧含量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导致污水处理效率低下,污水长期沉积于设备内部,异味难除。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处理箱中位于进水口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分流通道,分流通道的进水端伸入进水口的内部;所述处理箱内部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主转轴,处理箱内部位于主转轴的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若干辅助转轴,主转轴和辅助转轴与分流通道相对应,所述主转轴和辅助转轴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曝气头,曝气头位于分流通道出水端的正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箱内部位于主转轴的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两根螺杆,螺杆横向设置,且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料板,螺杆转动时带动排料板左右移动;所述处理箱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污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污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净化板,净化板是由活性炭材料制成的网孔板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转轴的下端向下伸入处理箱的下部,主转轴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所述螺杆朝向主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半锥齿轮,半锥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箱的底部开设有驱动腔,驱动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锥齿轮组与主转轴的下端传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转轴和辅助转轴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处理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的排风端通过第二进气管与主转轴的内部连通,所述处理箱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的排风端通过第一进气管与辅助转轴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主转轴和辅助转轴均与机架转动连接,主转轴与相邻的辅助转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相邻两个辅助转轴之间也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处理箱中位于进水口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分流通道,生活污水经过分流通道通入处理箱的内部后直接与曝气头接触,使曝气头排出的空气与污水发生对流,使空气与污水充分混合,提高曝气效果,加快污水处理速度,避免污水长期沉积于处理箱的内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同时减少异味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上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下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曝气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箱、2-分流通道、3-进水口、4-曝气机构、5-机架、6-排污口、7-送料机构、8-第一风机、9-第一进气管、10-辅助转轴、11-搅拌叶、12-曝气头、13-主转轴、14-传动皮带、15-螺杆、16-螺套、17-排料板、18-净化板、19-驱动电机、20-锥齿轮组、21-第二进气管、22-第二风机、23-上锥齿轮、24-半锥齿轮、25-下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3,用于生活污水的通入,处理箱1中位于进水口3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分流通道2,分流通道2的进水端伸入进水口3的内部,用于对污水进行分流;所述处理箱1内部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主转轴13,处理箱1内部位于主转轴13的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若干辅助转轴10,主转轴13和辅助转轴10与分流通道2相对应,所述主转轴13和辅助转轴10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曝气头12,曝气头12位于分流通道2出水端的正下方,生活污水经过分流通道2通入处理箱1的内部后直接与曝气头12接触,使曝气头12排出的空气与污水发生对流,使空气与污水充分混合,提高曝气效果;所述处理箱1内部位于主转轴13的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两根螺杆15,螺杆15横向设置,且螺杆15上螺纹连接有螺套16,螺套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料板17,螺杆15转动时带动排料板17左右移动,将处理箱1底部的杂物向处理箱1的两侧推动;所述处理箱1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污口6,排料板17移动时将处理箱1底部的杂物从排污口6推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污口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净化板18,净化板18是由活性炭材料制成的网孔板结构,从而在排污过程中吸附污水和杂物中的异味;所述主转轴13的下端向下伸入处理箱1的下部,主转轴13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上锥齿轮23和下锥齿轮25,所述螺杆15朝向主转轴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半锥齿轮24,半锥齿轮24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锥齿轮23和下锥齿轮25啮合,通过主转轴13的转动使上锥齿轮23和下锥齿轮25依次与半锥齿轮24啮合,从而带动螺杆15不断地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箱1的底部开设有驱动腔,驱动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通过锥齿轮组20与主转轴13的下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转轴13和辅助转轴10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处理箱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22,第二风机22的排风端通过第二进气管21与主转轴13的内部连通,所述处理箱1的外侧还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8,第一风机8的排风端通过第一进气管9与辅助转轴10连通,分别用于向主转轴13和辅助转轴10的内部通入空气,进而向曝气头12进气。实施例2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3,用于生活污水的通入,处理箱1中位于进水口3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分流通道2,分流通道2的进水端伸入进水口3的内部,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3),处理箱(1)中位于进水口(3)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分流通道(2),分流通道(2)的进水端伸入进水口(3)的内部;所述处理箱(1)内部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主转轴(13),处理箱(1)内部位于主转轴(13)的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若干辅助转轴(10),主转轴(13)和辅助转轴(10)与分流通道(2)相对应,所述主转轴(13)和辅助转轴(10)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曝气头(12),曝气头(12)位于分流通道(2)出水端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3),处理箱(1)中位于进水口(3)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分流通道(2),分流通道(2)的进水端伸入进水口(3)的内部;所述处理箱(1)内部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主转轴(13),处理箱(1)内部位于主转轴(13)的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若干辅助转轴(10),主转轴(13)和辅助转轴(10)与分流通道(2)相对应,所述主转轴(13)和辅助转轴(10)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曝气头(12),曝气头(12)位于分流通道(2)出水端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内部位于主转轴(13)的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两根螺杆(15),螺杆(15)横向设置,且螺杆(15)上螺纹连接有螺套(16),螺套(1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料板(17),螺杆(15)转动时带动排料板(17)左右移动;所述处理箱(1)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污口(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净化板(18),净化板(18)是由活性炭材料制成的网孔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投入除异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媛媛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