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湖泊与黑臭河体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36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湖泊与黑臭河体治理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净化系统单元以及浮体,太阳能发电系统包含有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以及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支架,净化系统单元包含有曝气软管、设置在曝气软管上的若干曝气小孔和组合填料,组合填料包含有PE外环、填充于PE外环内的聚氨酯纤维填料以及PE外环四周布满的聚氨酯纤维毛,组合填料和曝气软管均安装于浮体的内部,且组合填料位于曝气软管的顶部,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于浮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长期稳定在水体中运行,动力电源消耗较低且不影响水体中原有的生态环境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湖泊与黑臭河体治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湖泊与黑臭河体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而在对水环境的治理上会经常使用到曝气方式进行处理,而传统的曝气水体治理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曝气风机所需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湖泊与黑臭河体治理装置,本技术能够长期稳定在水体中运行,动力电源消耗较低且不影响水体中原有的生态环境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高效湖泊与黑臭河体治理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净化系统单元以及浮体,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含有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以及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支架,所述净化系统单元包含有曝气软管、设置在曝气软管上的若干曝气小孔和组合填料,所述组合填料包含有PE外环、填充于PE外环内的聚氨酯纤维填料以及PE外环四周布满的聚氨酯纤维毛,所述组合填料和曝气软管均安装于浮体的内部,且组合填料位于曝气软管的顶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于浮体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体内置于水体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合填料内置于浮体内部的若干冲孔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体上还安装有曝气风机,所述曝气风机通过浮体漂浮于水面上,且曝气风机和曝气软管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曝气风机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能够长期稳定在水体中运行,动力电源消耗较低且不影响水体中原有的生态环境结构。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浮体俯视结构图;图中:1、太阳能电池板;2、安装支架;3、曝气软管;4、曝气小孔;5、浮体;6、组合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湖泊与黑臭河体治理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净化系统单元以及浮体5,太阳能发电系统包含有太阳能电池板1、蓄电池以及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支架2,净化系统单元包含有曝气软管3、设置在曝气软管3上的若干曝气小孔4和组合填料6,组合填料6包含有PE外环、填充于PE外环内的聚氨酯纤维填料以及PE外环四周布满的聚氨酯纤维毛,组合填料6和曝气软管3均安装于浮体5的内部,且组合填料6位于曝气软管3的顶部,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安装支架2固定安装于浮体5的顶部。进一步的,浮体5内置于水体中,浮体5为箱体式结构,且浮体5顶面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组合填料6内置于浮体5内部的若干冲孔上,组合填料6为聚氨酯纤维填料,外形为PE环,四周布满聚氨酯纤维毛,用以微生物菌团着床繁衍。浮体5上还安装有曝气风机,曝气风机通过浮体5漂浮于水面上,且曝气风机和曝气软管3相连接,曝气风机通过将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设置于浮体5内部的若干曝气软管3处,以气泡方式从曝气软管3上的曝气小孔4处上浮冒出,空气从该孔径逸出起到增氧的作用。太阳能电池板1和曝气风机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上的蓄电池存储电能并且为曝气风机提供电能,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于整个装置最顶端,位于水体上方,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降低消耗动力电能。具体的,河水通过自流作用横向或竖向通过浮体5冲孔处的填料区域,填料上附着有大量的微生物菌团,可以吸收消化水中的有机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微曝气装置为曝气软管3,软管上布满了直径0.1mm的曝气小孔4,空气从该孔径逸出起到增氧的作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于整个装置最顶端,位于水体上方可以理解为整个装置除了太阳能发电板以及电池在水面上,其余都在水中,阳能电池板1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上的蓄电池存储电能并且为曝气风机提供电能。本技术能够长期稳定在水体中运行,动力电源消耗较低且不影响水体中原有的生态环境结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湖泊与黑臭河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净化系统单元以及浮体(5),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含有太阳能电池板(1)、蓄电池以及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支架(2),所述净化系统单元包含有曝气软管(3)、设置在曝气软管(3)上的若干曝气小孔(4)和组合填料(6),所述组合填料(6)包含有PE外环、填充于PE外环内的聚氨酯纤维填料以及PE外环四周布满的聚氨酯纤维毛,所述组合填料(6)和曝气软管(3)均安装于浮体(5)的内部,且组合填料(6)位于曝气软管(3)的顶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安装支架(2)固定安装于浮体(5)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湖泊与黑臭河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净化系统单元以及浮体(5),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含有太阳能电池板(1)、蓄电池以及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支架(2),所述净化系统单元包含有曝气软管(3)、设置在曝气软管(3)上的若干曝气小孔(4)和组合填料(6),所述组合填料(6)包含有PE外环、填充于PE外环内的聚氨酯纤维填料以及PE外环四周布满的聚氨酯纤维毛,所述组合填料(6)和曝气软管(3)均安装于浮体(5)的内部,且组合填料(6)位于曝气软管(3)的顶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安装支架(2)固定安装于浮体(5)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马林张国兵刘继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福创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