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护理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79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0
一种肿瘤护理翻身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人工翻身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前后两方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支撑座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上端且前后方向的床板,左侧的床板前后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右侧的支撑板左端设有前后轴向的传动轴,传动轴前后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转动连接,后侧的支撑板内开设有传动槽,传动轴后端插入传动槽内且设有可上下摆动的L形杆;对长期卧床且移动不便的肿瘤患者进行翻身护理,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护理翻身装置
本技术涉及肿瘤科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肿瘤护理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肿瘤患者,在其恢复期间由于移动不便,大部分时间是躺在护理床上的,长时间躺在护理床上,容易血流不畅,甚至产生褥疮,为了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病人需要在他人协助下进行向左或向右的侧身,使其身体保持一定侧卧斜度,以交替变换身体与床面接触的受压部位,传统翻身方法需要多个护士共同操作,操作麻烦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肿瘤护理翻身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人工翻身费时费力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前后两方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支撑座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上端且前后方向的床板,左侧的床板前后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右侧的支撑板左端设有前后轴向的传动轴,传动轴前后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转动连接,后侧的支撑板内开设有传动槽,传动轴后端插入传动槽内且设有可上下摆动的L形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蜗轮、蜗杆、L形杆、传动轴及床板,对长期卧床且移动不便的肿瘤患者进行翻身护理,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同时设有挡杆及通槽,避免了患者在翻身过程中,从床上掉落,便于患者的使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后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前后两方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2,支撑座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上端且前后方向的床板4,左侧的床板4前后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2固定连接,右侧的支撑板2左端设有前后轴向的传动轴5,传动轴5前后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2转动连接,后侧的支撑板2内开设有传动槽3,传动轴5后端插入传动槽3内且设有可上下摆动的L形杆6。为了使L形杆6上下摆动,所述的L形杆6右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连接轴7,连接轴7前端同轴设有蜗轮8,连接轴7后端设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9,连接杆9上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摆动杆10,摆动杆10上端与后侧的支撑板2铰接连接。为了使蜗轮8转动,所述的传动槽3内设有与蜗轮8啮合的蜗杆11,传动槽3内设有电机12,电机12输出端与蜗杆11左端同轴固定连接。为了对蜗杆11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的L形杆6下端设有位于其前端面上的固定块13,蜗杆11左端贯穿固定块13且与其转动连接。为了便于患者使用,所述的两个支撑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经多个挡杆14连接,前侧的支撑板2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通槽15。为了便于物品的存放,所述的支撑座1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右的储物箱16。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软垫放在两个床板4上,患者通过通槽15躺在床板4上,护理用品放入储物箱16内;经过长时间的卧床,病人需要进行翻身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蜗杆11逆时针转动,蜗杆11带动蜗轮8逆时针转动,蜗轮8带动连接轴7逆时针转动,连接轴7带动连接杆9逆时针转动,随着连接杆9逆时针转动,由于连接杆9上端与摆动杆10铰接连接,且摆动杆10上端与后侧的支撑板2铰接连接,连接杆9带动摆动杆10向左摆动,同时连接杆9经连接轴7带动蜗轮8向上摆动,连接轴7带动L形杆6向上摆动;随着L形杆6向上摆动,L形杆6带动固定块13向上摆动,固定块13带动蜗杆11向上摆动,蜗杆11带动电机12向上摆动,同时L形杆6带动传动轴5逆时针转动,传动轴5带动右侧的床板4沿传动轴5向上摆动,并将患者顶起,随着右侧的床板4向上摆动,当患者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时,关闭电机12,此时由于蜗轮8传动的自锁性,蜗轮8蜗杆11的位置被固定,L形杆6的位置被固定,床板4及患者的姿势被固定,若患者需要恢复到平躺状态,使电机12反向转动,电机12带动传动轴5顺时针转动,传动轴5带动床板4恢复到初始位置;本装置的床板4存在最高角度,如果电机12持续一个方向转动,当连接杆9下端旋转到最上侧时,床板4移动到最大角度,随着连接杆9的继续转动,连接杆9带动摆动杆10向右移动,同时连接杆9带动L形杆6向下摆动,并带动蜗轮8向下移动,当连接杆9恢复到初始位置时,涡轮蜗杆11恢复到初始位置,L形杆6恢复到初始位置,床板4带动患者恢复到初始位置,由于最大角度的存在,避免因调节角度过大对患者造成损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蜗轮、蜗杆、L形杆、传动轴及床板,对长期卧床且移动不便的肿瘤患者进行翻身护理,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同时设有挡杆及通槽,避免了患者在翻身过程中,从床上掉落,便于患者的使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护理翻身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前后两方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2),支撑座(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上端且前后方向的床板(4),左侧的床板(4)前后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2)固定连接,右侧的支撑板(2)左端设有前后轴向的传动轴(5),传动轴(5)前后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2)转动连接,后侧的支撑板(2)内开设有传动槽(3),传动轴(5)后端插入传动槽(3)内且设有可上下摆动的L形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护理翻身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前后两方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2),支撑座(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上端且前后方向的床板(4),左侧的床板(4)前后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2)固定连接,右侧的支撑板(2)左端设有前后轴向的传动轴(5),传动轴(5)前后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支撑板(2)转动连接,后侧的支撑板(2)内开设有传动槽(3),传动轴(5)后端插入传动槽(3)内且设有可上下摆动的L形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护理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杆(6)右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连接轴(7),连接轴(7)前端同轴设有蜗轮(8),连接轴(7)后端设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9),连接杆(9)上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摆动杆(10),摆动杆(10)上端与后侧的支撑板(2)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花许新梅徐俊青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