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管式蒸发器的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70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装置,包括管式蒸发器(3),所述管式蒸发器借助于抽吸管线(6)连接至压缩机(4)。管式蒸发器的制冷管形成多个串联的管环路(9)以及一个上行出口管(13),所述出口管将最下游的管环路(9)连接至所述抽吸管线(6)。所述管环路(9)在至少一距离内具有沿制冷剂流动方向的上行路径,所述距离至少对应于出口管(13)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装置,其中内部制冷舱室通过管式蒸发器被冷却, 通过压縮机循环的制冷剂流经所述管式蒸发器,并且所述管式蒸发器 包括承载板以及设置成与其接触从而导热的管道。管式蒸发器与内部 制冷舱室紧密热学接触,并且通过绝缘层与环境热学屏蔽。压縮机设 置在绝缘层外侧,并且以环境温度将压縮的制冷剂供应至蒸发器。在制冷剂经过蒸发器的节流点(choke point)时,制冷剂被释放至低压, 这将制冷剂的沸点温度减小至正好低于环境温度的值。由此导致的制 冷剂的蒸发使得内部舱室冷却降温。气态制冷剂经由抽吸管线从压縮 机被抽出。
技术介绍
利用Rollbond蒸发器,其大体上由结合在一起的两个金属板构成, 在一个金属板中设有螺旋冷却剂管线,大体上收集器靠近冷却管线的 下游端部在蒸发器中形成,所述收集器在压缩机的空转过程中收集未 蒸发的制冷剂并且在这种情况中防止制冷剂从蒸发器排出并防止通过 制冷剂在管线上游进一步蒸发而进入抽吸管线中。为了提供用于管式 蒸发器的这种收集器也是复杂的和昂贵的,因为为此,必须紧密地将 具有不同内部宽度的多个管区段连接在一起。除此以外,利用传统的 管式蒸发器,上行出口管经常直接设置在抽吸管的上游。尽管该出口 管并不完全充满液体制冷剂,从而气态制冷剂可在上游从出口管的下 端进入,但是气态制冷剂的气泡可以上升通过任何可能预设在管中的 液体制冷剂。然而,如果在蒸发器下游端部收集的制冷剂的量大于出 口管容纳其的能力,则液体制冷剂进入抽吸管线并在绝缘层外侧冷却 该管线。在一方面,该导致了制冷装置的低热学效率,在另一方面, 沉积在抽吸管的外侧上的冷凝水可以导致对于设备的损害或者可以渗 入到绝缘层中并因而负面地影响其绝缘性能。为了消除该损害,制冷 装置的制冷回路中的制冷剂的量目前被限制,从而防止收集足够的制冷剂,从而使得出口管溢流。然而,这种限制还可以负面地影响制冷 装置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其具有管式蒸发器,其中尽 管充满大量气态制冷剂,但是避免了出口管溢流的危险。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具有管式蒸发器的制冷装置实现该目的,管式蒸 发器经由抽吸管线连接至压縮机,并且制冷剂管形成多个串联的管环 路以及上行出口管,所述上行出口管将位于最下游的管环路中的环路 连接至抽吸管线,并非是各个管环路的传统的水平延伸的直管区段, 在预定长度内设置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管环路的上行路径,而管环 路的预定长度与其流横截面结合形成缓冲容积,通过所述缓冲容积防 止液体制冷剂溢流进入出口管。每个具有上行路径的管环路区段可储 存液体制冷剂,并同时使得驱动其流动的气态制冷剂扫过离开液体或 通过液体起泡,从而液体制冷剂仍被捕获在上行区段中,并且并不达 到出口管。这显著增加了管式蒸发器度对于液体制冷剂的储存能力, 并且相应地减小了液体制冷剂排入抽吸管线中的危险。由于管环路和出口管的相同流经横截面,针对管环路特别有利的 是,在至少与出口管的长度对应的长度内,具有沿制冷剂流动方向的上行路径。如果每个管环路以公知的方式设有两个直管区段,其中所述直管 区段通过一个弯曲区段相连,则根据第一实施例,位于最下游的一组 管环路的直区段以一角度彼此相互平行。这意味着,在每个环路的两 个平行的直管区段中, 一个处于储存液体制冷剂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组中的每个管环路的两个直区段中的位于下游的区 段具有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行的路径。根据第二实施例,在位于最下游的一组管区段中,两个直管区段 分别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行。因而,每个直管区段处于捕获液体制 冷剂的位置,并且分配至各区段的制冷剂量较小。该量越小,则气态 制冷剂流就越强烈,所述气态制冷剂可流经管区段而并不排出液体制 冷剂。为了实现较高的储存能力,所述组应包括如上所述设置的多个管环路;优选地,蒸发器的所有管环路属于该组。每个直管区段的两个端部的高度差优选至多对应于与相邻直管区 段的平均距离的一半。附图说明参照附图通过示意性实施例的说明将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点和优 点。在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示意性视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管式蒸发器的剖视图;并且 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与如图2所示类似的管式蒸 发器的剖视图的一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从装置后侧看过去的、制冷装置的示意性视图,其中 设备的本体1的后壁和绝缘层被省略,并且本体1的其它外侧表面透 明地示出,从而示出了内舱室2和容纳在内舱室的后壁上的管式蒸发 器3。在内舱室2的下后侧区域中切出凹部,从而形成机器区域,所述 机器区域容纳压縮机4和冷凝器5。压缩机4、冷凝器5和管式蒸发器 3互连以形成制冷剂回路。抽吸管线6从管式蒸发器3的上右侧角落大致垂直向下地延伸至 压縮机4。压力管线7从冷凝器5延伸出,并且其长度的较大部分在 抽吸管线6中延伸,直至蒸发器3的上右侧角落,在那里,所述压力 管线再次从抽吸管线6排出并且经由节流点8进入蒸发器3的制冷剂 管。制冷剂管形成多个垂直分级的、串联的管环路9,它们每个具有 两个直的管区段,所述管区段沿相反方向延伸通过管弯头IO相连。每 个管环路9的上游管区段标为数字11,下游区段标为数字12。最下侧 的管区段12通过大致垂直的出口管在蒸发器的上右侧角落处连接至 抽吸管线6。正如图2所示的管式蒸发器3的剖视图清楚所示,仅仅直接与节流点s相连的最远上游管环路9具有水平直管区段ir 。在所有其它下游管环路9中,直管区段ll、 12彼此平行,同时稍微向下朝向蒸发器 的、远离抽吸管线6的侧部倾斜。这意味着,液体制冷剂的液洼(puddle) 14分别在每个管环路9的管区段12的处,收集在每个管环路的位于 最下侧的区域中。如果设定液洼14具有优选液位表面,则可以容易地看出,每个管 区段12可保持的液体的量(液体并未完全阻塞其横截面)必须在区段 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高度差稍微小于管区段11的直径时最大。然后,液 洼14可在管区段12的整个长度内延伸,并且仅仅充满其容积的一半。 如果液体表面的形状上的表面张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这可以是由于制 冷剂的较低表面张力或制冷管的较大直径,则因而有利的是在这种情 况中选择每个管区段的端部之间的高度差。如果液体制冷剂由于其表面张力而倾向于阻塞自由横截面,则区 段ll、 12中的倾斜度将合适地选择成稍微大一些,从而确保将由于气 体在其上流动而从最低点排出的液洼14的液体制冷剂提供针对该压 力的足够大的阻力,从而在管区段12的路径中,气体可通过液体而并 不将其向下游驱动。高度差在此可达到几倍管直径。在一方面,正如在另一方面,管环路可保持大量的液体制冷剂, 在出现危险之前,液体制冷剂在压缩机空闲阶段过程中通过制冷剂进 一步上游蒸发而被推向下游。制冷剂回路因而可以充满大量的制冷剂, 而液体制冷剂无法充满下游管环路9,从而制冷剂充满将最下侧管环 路连接至抽吸管线的整个出口管13,并进入抽吸管线6。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管式蒸发器3。抽吸管线6、 压力管线7以及它们通至节流点8的路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相同, 并因而无需再次描述。在该实施例中,管环路9的两个直管区段11、 12并不平行,但两者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升延伸,而倾斜度在图中 放大以提供更清楚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装置,包括管式蒸发器(3),所述管式蒸发器包含承载板以及以导热接触方式设置在其上的管,所述管式蒸发器经由抽吸管线(6)连接至压缩机(4),制冷剂管形成多个串联的管环路(9)以及上行出口管(13),所述出口管将最下游的管环路(9)连接至所述抽吸管线(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环路(9)在至少一段长度内具有沿制冷剂流动方向上行的路径,通过该路径与所述管环路(9)的流横截面结合,设置缓冲液体制冷剂的接收容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纽伊丁
申请(专利权)人: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