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矢量推进器的双层旋翼海空两栖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矢量推进器的双层旋翼海空两栖无人机。
技术介绍
常规的水下机器人,如远程操控水下机器人,在周身布置3-8个小型无刷电机水下推进器,导致耗能大、影响了机器人内部空间布置,造成了空间和能量上的浪费,同时结构冗杂,重量较大,对于部分需要轻量化的水下机器人设计显然非常不利。除此之外,八旋翼无人机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无人机只能在空中飞行却无法实现在水面与陆地行进,水下机器人只能在水中行进却无法在空中运行。当水下通行受限的情况下需要转换成空中行进或同时有高空作业和深水作业的需求时,常规水下机器人或飞行器的应用就受到了限制。八旋翼飞行器有进行长时间且重载的工作的需求,同时水下机器人也有长时间的作业需求,因此,在水空机器人结合方面的需求很广。综上,需要制造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较轻的两栖无人机来满足生活中特定领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水下机器人或飞行器的应用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矢量推进器的双层旋翼海空两栖无人机,包括脚架(1)与安装于脚架(1)的舱体(2),其特征在于:/n舱体(2)外壁沿其周向设有数个第一旋翼组件(16)与数个第二旋翼组件(17);第一旋翼组件(16)与第二旋翼组件(17)均包括旋翼(22)与无刷电机(14),无刷电机(14)驱动与其对应的旋翼(22)转动;第一旋翼组件(16)对应的旋翼(22)与第二旋翼组件(17)对应的旋翼(22)位于不同水平高度,形成双层旋翼结构;/n舱体(2)外壁沿其周向还设有数个矢量推进组件,矢量推进组件包括水下推进器(18)与驱动水下推进器(18)转动的深水舵机(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矢量推进器的双层旋翼海空两栖无人机,包括脚架(1)与安装于脚架(1)的舱体(2),其特征在于:
舱体(2)外壁沿其周向设有数个第一旋翼组件(16)与数个第二旋翼组件(17);第一旋翼组件(16)与第二旋翼组件(17)均包括旋翼(22)与无刷电机(14),无刷电机(14)驱动与其对应的旋翼(22)转动;第一旋翼组件(16)对应的旋翼(22)与第二旋翼组件(17)对应的旋翼(22)位于不同水平高度,形成双层旋翼结构;
舱体(2)外壁沿其周向还设有数个矢量推进组件,矢量推进组件包括水下推进器(18)与驱动水下推进器(18)转动的深水舵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矢量推进器的双层旋翼海空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第一旋翼组件(16)对应的旋翼(22)与第二旋翼组件(17)对应的旋翼(22)旋转方向相反,所有旋翼(22)产生的升力方向均相同;
第一旋翼组件(16)与第二旋翼组件(17)均包括吊臂(12)、第一安装架以及第二安装架;吊臂(12)的一端通过第一安装架与舱体(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架与无刷电机(14)连接;无刷电机(14)远离第二安装架一端的输出轴与旋翼(22)连接;
第一旋翼组件(16)的无刷电机(14)的输出轴朝向与第二旋翼组件(17)的无刷电机(14)的输出轴朝向向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矢量推进器的双层旋翼海空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2)外套有安装环(3),舱体(2)远离脚架(1)的一端开口,开口由端盖(4)覆盖,所述端盖(4)边缘伸出舱体(2)外;所述第一安装架为安装块(9),安装块(9)位于端盖(4)边缘与安装环(3)之间;安装块(9)的两端分别与端盖(4)边缘、安装环(3)连接,吊臂(12)的一端贯穿安装块(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矢量推进器的双层旋翼海空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架包括一安装板(13)与两平行固定板(11),吊臂(12)的另一端先后贯穿两固定板(11);两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龙川,刘逸喆,王晨,朱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