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履带复合结构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66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旋翼履带复合结构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包括: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高速桨叶,与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防水低速大扭矩电机,与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对称布置于机架的一端;低速桨叶,与防水低速大扭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防水电子舱,连接在机架的下方;履带式防水底盘,连接在防水电子舱下方;控制器安装在防水电子舱内,分别与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防水低速大扭矩电机、履带式防水底盘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旋翼履带复合结构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既可以在空中飞行,也可以在水中航行,还可以在泥质河底、堤坝及沼泽地带爬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翼履带复合结构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控制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翼履带复合结构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内河、大坝及沼泽地区的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开发相应的监测平台和调查设备也更加受到各研究机构的重视。传统的监测平台大多为无人飞行器和水下机器人,功能单一,只能在空中或者水中开展监测作业,但是在某些相互隔离的水域或者泥质河底,单独的某一种机器人难以满足作业要求。因此开发既能在空中飞行又可以在水中潜航,同时还能够适应泥质河底及沼泽区域爬行的海陆空多介质机器人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范围。由于具有空中、陆地和水下通行能力,因此多介质机器人结合了多种机器人的优点,可以完成某一种机器人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因而研制复合结构、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已成为多用途机器人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翼履带复合结构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以解决如何研制多介质机器人的复合结构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旋翼履带复合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翼履带复合结构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n高速桨叶,与所述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n防水低速大扭矩电机,与所述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对称布置于机架的一端;/n低速桨叶,与所述防水低速大扭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n防水电子舱,连接在所述机架的下方;/n履带式防水底盘,连接在防水电子舱下方;/n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防水电子舱内,分别与所述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所述防水低速大扭矩电机、所述履带式防水底盘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翼履带复合结构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
高速桨叶,与所述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防水低速大扭矩电机,与所述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对称布置于机架的一端;
低速桨叶,与所述防水低速大扭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防水电子舱,连接在所述机架的下方;
履带式防水底盘,连接在防水电子舱下方;
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防水电子舱内,分别与所述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所述防水低速大扭矩电机、所述履带式防水底盘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履带复合结构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调速器,安装在所述防水电子舱内,并与所述防水高速小扭矩电机、所述防水低速大扭矩电机以及所述履带式防水底盘的驱动器电源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履带复合结构的海陆空跨介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收发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朱大奇张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