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咬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65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咬骨钳,包括钳头、套管以及手柄,钳头包括下钳嘴、上钳嘴和连接块,上钳嘴与下钳嘴铰接,连接块连接在下钳嘴一端,下钳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手柄包括前手柄和后手柄,后手柄于钳头侧开设有套管槽,套管转动连接在套管槽内,套管内沿轴向开设有驱动孔,驱动孔内穿设有驱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将钳头与套管固定连接,再将套管与手柄转动连接,使手柄转动时,钳头以及套管不会转动;另一方面,通过在套管内设置的驱动杆,驱动杆一端与钳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块通过卡槽的形式连接,使手柄在转动时,也能够使钳头处于咬合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咬骨钳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咬骨钳。
技术介绍
咬骨钳,尤其是椎板咬骨钳,是一种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器械,可用于咬紧椎板骨质,即夹紧椎板骨质并切除被夹紧骨质。目前的椎板咬骨钳存在以下缺点,咬骨钳的钳口开口方向是固定的,手术操作时,咬骨钳从某些角度咬合骨质后,会使医生的手臂处于不舒适的角度,造成施力困难,还可能会遮挡医生视线,而且手臂处于不舒适体位时,容易影响医生使用力度的判断,勉强施力,还会使手臂更容易疲劳。因此,急需一种可旋转咬骨钳,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旋转咬骨钳,使医生在使用咬骨钳咬合骨质后,能够在不转动钳头的情况下转动把手,以此来调整手臂位置,使手臂处于施力方便,且不遮挡视线的位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包括钳头、套管以及手柄,所述钳头包括下钳嘴、上钳嘴和连接块,所述上钳嘴与下钳嘴铰接,所述连接块连接在下钳嘴一端,所述下钳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手柄包括前手柄和后手柄,所述前手柄转动安装在后手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咬骨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套管以及手柄,所述钳头包括下钳嘴、上钳嘴和连接块,所述上钳嘴与下钳嘴铰接,所述连接块连接在下钳嘴一端,所述下钳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手柄包括前手柄和后手柄,所述前手柄转动安装在后手柄上,所述前手柄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驱动块,所述后手柄于钳头侧开设有套管槽,所述套管转动连接在套管槽内,所述套管内沿轴向开设有驱动孔,所述驱动孔贯穿套管以及后手柄,所述驱动孔内穿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咬骨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套管以及手柄,所述钳头包括下钳嘴、上钳嘴和连接块,所述上钳嘴与下钳嘴铰接,所述连接块连接在下钳嘴一端,所述下钳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手柄包括前手柄和后手柄,所述前手柄转动安装在后手柄上,所述前手柄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驱动块,所述后手柄于钳头侧开设有套管槽,所述套管转动连接在套管槽内,所述套管内沿轴向开设有驱动孔,所述驱动孔贯穿套管以及后手柄,所述驱动孔内穿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上固定连接有两块耳板,两块所述耳板相对设置,所述耳板和前手柄上均开设有第三连接孔,三个所述第三连接孔内穿设有同一根铰接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末端于套管槽侧设有第一限位台,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佐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