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侧破碎机构和胎侧破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破碎
,尤其涉及一种胎侧破碎机构和胎侧破碎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一些场景中,需要对轮胎进行破碎处理。例如,我国是制造和消费轮胎的大国,每年生产轮胎消耗的橡胶量占全国橡胶消耗总量的70%,橡胶制品工业所需80%的天然橡胶、30%的合成橡胶依赖进口。工业发展的同时,伴随的就是废旧轮胎的大量产生。据统计,我国60%以上的废旧橡胶来源于废旧轮胎,而回收利用的废旧橡胶中,废旧轮胎紧占20%。与日俱增的废旧轮胎不仅占用空间资源,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轮胎进行回收,需要将轮胎破碎成胶粉,现有的破碎轮胎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机械法和水射流法等。在水射流法中,通过水流冲击轮胎的胎面,使得轮胎变为胶粉,以实现对轮胎的破碎。但是轮胎的胎侧也有橡胶,且胎侧的橡胶结构和胎面的橡胶结构不同,现有的通过水流冲击轮胎的胎面以破碎轮胎的方式,在破碎胎侧的橡胶时,效率较差,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胎侧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轮胎破碎区域和至少两把第一水刀;/n所述第一水刀设置在所述机架上;/n不同的所述第一水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刀位于所述轮胎破碎区域的第一侧,所述轮胎破碎区域用于容置待破碎的轮胎;/n所述第一水刀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水刀的喷水口向转动的所述轮胎的第一目标胎侧区域喷射水流,以破碎第一胎侧;/n所述第一目标胎侧区域为沿纵向对所述第一胎侧划分得到的胎侧区域,不同的所述第一水刀用于破碎不同的所述第一目标胎侧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侧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轮胎破碎区域和至少两把第一水刀;
所述第一水刀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不同的所述第一水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刀位于所述轮胎破碎区域的第一侧,所述轮胎破碎区域用于容置待破碎的轮胎;
所述第一水刀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水刀的喷水口向转动的所述轮胎的第一目标胎侧区域喷射水流,以破碎第一胎侧;
所述第一目标胎侧区域为沿纵向对所述第一胎侧划分得到的胎侧区域,不同的所述第一水刀用于破碎不同的所述第一目标胎侧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侧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侧破碎机构还包括第二水刀;
所述第二水刀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不同的所述第二水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水刀位于所述轮胎破碎区域的第二侧;
容置于所述轮胎破碎区域的所述轮胎位于所述第一水刀和所述第二水刀之间;
所述第二水刀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水刀的喷水口向转动的所述轮胎的第二目标胎侧区域喷射水流,以破碎第二胎侧;
所述第二目标胎侧区域为沿纵向对所述第二胎侧划分得到的胎侧区域,不同的所述第二水刀用于破碎不同的所述第二目标胎侧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侧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刀喷射的水流和被所述第一水刀破碎处的胎侧的夹角为预设夹角;
所述第一水刀的喷水口至被所述第一水刀破碎处的胎侧的距离为预设距离;
所述第二水刀喷射的水流和被所述第二水刀破碎处的胎侧的夹角为所述预设夹角;
所述第二水刀的喷水口至被所述第二水刀破碎处的胎侧的距离为所述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胎侧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夹角为90度;
所述预设距离为4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侧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目标胎侧区域的宽度和所述第一目标胎侧区域的厚度成反比例关系;
所述第二目标胎侧区域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目标胎侧区域的厚度成反比例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胎侧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刀的数量为五把,所述第一目标胎侧区域的数量为五个;
所述第二水刀的数量为五把,所述第二目标胎侧区域的数量为五个;
五把所述第一水刀呈半环形等间距依次布置;
五把所述第二水刀呈半环形等间距依次布置;
在所述第一胎侧上,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一目标胎侧区域的宽度小于其它的所述第一目标胎侧区域的宽度;
在所述第二胎侧上,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二目标胎侧区域的宽度小于其它的所述第二目标胎侧区域的宽度;
所述轮胎为废旧轮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侧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侧破碎机构还包括夹具装置、第一水刀安装架和第二水刀安装架;
所述夹具装置用于支撑所述轮胎的内圈,以及转动所述轮胎;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卓,邓海君,邓复苏,邓复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秉能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