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自力专利>正文

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34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是在中棒(1)底部内腔中安装有一个上部可前后移动的弓片(5)以及向前推动该弓片(5)的弹性件(6),该弓片(5)上部前侧设有第一凸起(51),该第一凸起(51)的顶部或下巢(3)的底面设有弧形或倾斜的导滑面(55),中棒(1)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可供该第一凸起(51)向前伸出的通孔;按钮(4)的按压部(41)后面设有凸块(42),该凸块(42)与弓片(5)前侧位于该第一凸起(51)下方的位置相抵;下巢(3)下部内侧壁上开设的凹口(31)与第一凸起(51)的位置垂直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极少占用伞把的空间,因此伞把的径向尺寸可做得更小,可节省用料并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在收伞和开伞时用于锁定和释放伞下巢的装置,适用于各种自动或手动的晴雨伞。
技术介绍
传统的伞具中,在收伞和开伞时用于锁定和释放伞下巢的装置一般是设置在伞把的侧壁处,通过在伞把上设置一个具有复位装置的按钮来卡住伞下巢下部侧壁上开设的凹口来实现下巢的锁定,而通过按压按钮可以使其脱离下巢侧壁的凹口从而释放下巢。但上述装置的部件全部是安装在伞把侧壁及其内腔中,比较占用空间,因此伞把的径向尺寸也要做得较大,不仅耗费材料,而且伞把体积较大,不便于伞的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的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采用这种装置后,伞把的径向尺寸能做得很小。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包括:固定套接在伞的中棒底部外的伞把、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外的下巢、安装在所述伞把上可前后滑动的按钮;所述下巢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凹口,所述按钮前部设有露出伞把表面的按压部;所述中棒底部内腔中安装有一个上部可前后移动的弓片以及向前推动该弓片的弹性件,该弓片上部的前侧设有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的顶部或下巢的底面设有弧形或倾斜的导滑面,所述中棒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可供该第一凸起向前伸出的通孔;所述按钮的按压部后面设有凸块,该凸块与所述弓片前侧位于该第一凸起下方的位置相抵;所述凹口设在下巢的内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垂直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钮的水平截面呈环形并套接在所述中棒外,所述伞把左右两侧内壁上开设有可供该按钮左右两侧嵌入并前后滑动的滑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钮前部的按压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滑块,该滑块外侧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沿;所述伞把左右两侧内壁上开设有可供该滑块及其凸沿嵌入并前后滑动的滑槽,该滑槽前端设有用于阻挡所述凸沿外移的挡止面。所述中棒底部内腔中安装有一内塞,该内塞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弓片和弹性件安装在该内塞的内部空腔中,该内塞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供弓片上部向前伸出的通孔。可选的,所述内塞的内部空腔底部呈L形,所述弓片的底部设有L形卡钩并嵌入该内塞的内部空腔底部内使得该弓片的底部被定位。较佳地,所述弓片前侧位于其第一凸起下方设有第二凸起,该第二凸起与所述按钮按压部后面的凸块相抵。可选的,所述弓片的后侧设有第三凸起,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并套接在该第三凸起处。较佳地,所述伞把的内腔底部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内塞底部设有定位凸起,该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凹槽内从而可将内塞定位。较佳地,所述伞把的内侧壁顶部设有可容纳所述下巢底部的凹位,可进一步减小伞把的径向尺寸。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采用了一种新的结构,其中的很多部件,例如用于扣住下巢的弓片、作用于该弓片的弹性件等,都设置在伞中棒的内腔中,避免了占用伞把的空间,因而伞把的径向尺寸可做得远小于传统的伞把,伞把外形更纤细,更方便携带,而且可节省伞把的用料,有利于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的分解图;图2为在按压按钮4释放伞下巢时本技术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在收伞时伞下巢被锁定时本技术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所述伞把2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所述按钮4采用闭合的环形结构时的示意图;图6为所述按钮4采用非闭合结构时的示意图;图7为所述弓片5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所述内塞7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用于在开伞时释放下巢使其可上移以及在收伞时锁定下巢,其包括:固定于伞中棒1底部的伞把2、滑动套接于中棒1的下巢3、安装在伞把2上的按钮4、用于卡住下巢3的弓片5、作用于弓片5的弹性件6以及安装在中棒1底部内腔中的内塞7。为了便于描述,以下所述的前、后、左、右方向是基于正常持伞时伞中棒1、其内部的内塞7处于垂直状态时来加以说明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伞把2内设有顶部开口的空腔24,伞中棒1底部插入该空腔24中并固定。伞把2的左右两侧内壁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水平的滑槽21,所述按钮4左右两侧的部分嵌入该滑槽21内,从而使得该按钮4可前后滑动,按钮4前部设有按压部41,该按压部41露出伞把2表面。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弓片5和弹性件6被安装在所述内塞7的内空腔中,而该内塞7被紧密塞入中棒1底部的内腔中。这里设置内塞7是为了便于安装弓片5和弹性件6,且能对弓片5的移动进行导向。如图1和图8所示,内塞7的底部外侧壁上设有定位凸点73,而中棒1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缺口12,安装内塞7时,将内塞7的定位凸点73对准中棒1的缺口12卡入可防止内塞7与中棒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此外,内塞7底部还向下设有定位凸起71,而如图4所示,伞把2的内腔底部对应设有定位凹槽22,该定位凸起71插入所述定位凹槽22内可进一步将内塞7定位。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弓片5呈薄片状结构,其上部的前侧向前凸设有第一凸起51和第二凸起52,其中,第一凸起51顶部设有弧形或倾斜的导滑面55,该导滑面55随着向前而逐渐下移,第二凸起52位于第一凸起51下方,弓片5后侧向后凸设有第三凸起53,弓片5底部设有L形的卡钩54。所述内塞7的内空腔也设置为扁平状的结构以便于对弓片5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得弓片5不能左右移动,只能前后移动。内塞7的内空腔底部也设置成L形结构,弓片5底部的L形卡钩54嵌入该内塞7的L形空腔底部内使得该弓片5的底部被定位,但L形卡钩54与内塞7的空腔之间还留有适当的空隙,因此,弓片5的上部仍可前后移动一定距离。如图8所示,所述内塞7上段的前侧开设有通孔72,相应地,如图1所示,中棒1前部侧壁的对应位置处也开设有通孔11,可供弓片5的第一凸起51和第二凸起52向前伸出内塞7和中棒1。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6采用弹簧,其后部抵压在内塞7的内壁上,而前部则套接在弓片5后侧的第三凸起53处,由此该弹性件6会对弓片5产生持续向外的推力,使弓片5上部的第一凸起51和第二凸起52保持向外伸出内塞7和中棒1的趋势。所述下巢3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1外,其下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凹口31用于锁定下巢3,且凹口3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凸起51的位置垂直对应。该凹口31通常是方形,既可以是贯穿下巢3下部侧壁的通孔,也可以是沿下巢3内侧壁凹陷进去一段距离的半孔结构。如图2或图3所示,所述按钮4的按压部41后面设有凸块42,该凸块42与所述弓片5前侧的第二凸起52相抵。所述按钮4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按钮4的水平截面呈封闭的大致环形并套接在所述中棒1外,由此该按钮4只能沿伞把2左右两侧内壁上开设的滑槽21前后滑动一定距离而不会脱出伞把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按钮4是非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包括:固定套接在伞的中棒(1)底部外的伞把(2)、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1)外的下巢(3)、安装在所述伞把(2)上可前后滑动的按钮(4);所述下巢(3)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凹口(31),所述按钮(4)前部设有露出伞把(2)表面的按压部(41);其特征在于:/n所述中棒(1)底部内腔中安装有一个上部可前后移动的弓片(5)以及向前推动该弓片(5)的弹性件(6),该弓片(5)上部的前侧设有第一凸起(51),该第一凸起(51)的顶部或下巢(3)的底面设有弧形或倾斜的导滑面(55),所述中棒(1)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可供该第一凸起(51)向前伸出的通孔;/n所述按钮(4)的按压部(41)后面设有凸块(42),该凸块(42)与所述弓片(5)前侧位于该第一凸起(51)下方的位置相抵;/n所述凹口(31)设在下巢(3)的内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凸起(51)的位置垂直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包括:固定套接在伞的中棒(1)底部外的伞把(2)、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1)外的下巢(3)、安装在所述伞把(2)上可前后滑动的按钮(4);所述下巢(3)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凹口(31),所述按钮(4)前部设有露出伞把(2)表面的按压部(4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棒(1)底部内腔中安装有一个上部可前后移动的弓片(5)以及向前推动该弓片(5)的弹性件(6),该弓片(5)上部的前侧设有第一凸起(51),该第一凸起(51)的顶部或下巢(3)的底面设有弧形或倾斜的导滑面(55),所述中棒(1)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可供该第一凸起(51)向前伸出的通孔;
所述按钮(4)的按压部(41)后面设有凸块(42),该凸块(42)与所述弓片(5)前侧位于该第一凸起(51)下方的位置相抵;
所述凹口(31)设在下巢(3)的内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凸起(51)的位置垂直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4)的水平截面呈环形并套接在所述中棒(1)外,所述伞把(2)左右两侧内壁上开设有可供该按钮(4)左右两侧嵌入并前后滑动的滑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下巢锁定和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4)前部的按压部(41)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滑块(43),该滑块(43)外侧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沿(44);所述伞把(2)左右两侧内壁上开设有可供该滑块(43)及其凸沿(44)嵌入并前后滑动的滑槽(21),该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自力杨传红
申请(专利权)人:黄自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