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接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33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工艺设备,特指一种搭接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在现有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基础上,将折流板设计成搭接螺旋折流板,沿轴向前后搭接布置,搭接量为10%~70%。在每块搭接螺旋折流板两斜边开出搭接安装槽。由搭接区域大小确定安装槽位置,安装槽尺寸为:深度5~20mm,长度30~100mm。在同样螺旋折流板角度下,由于折流板搭接布置使流动螺距变小,增加流体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可增强换热效果,降低流动阻力,减少壳侧的结垢。(*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工艺设备,特指一种搭接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易于制造,生产成本较低,选材范围广,清洗方便,适应性强,容量大,工作可靠,并且能适应高温高压。其在很多工业领域中大量使用,尤其在石油、化工及能源等部门所使用的换热设备中,管壳式换热器仍处于主导地位。为了强化壳程传热,又不使管子太长,在设计换热器管束时,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横向折流板进行分程。折流板型式主要有弓形和螺旋折流板。横向折流板换热器,流体在壳程呈Z形流动。它的缺点是流动死区大,易结垢,换热系数小;且流动压降大,耗能高。另曾舟华,钱颂文等.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弓形折流板传热死区流体介质滞留现象研究,制冷,1995,52(3)10-14,对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有色注射液分光光度计进行实测,发现相对传热死区为17%。1993年,周森泉专利技术了旋流式换热器(专利申请号93119785.6),旋流式换热器的旋流折流板首尾相联在壳程形成螺旋流道,在特定条件下消除了弓形折流板传热死区流体介质滞留现象,可提高换热系数。我们通过对旋流式换热器壳程流场测试表明,可消除流动死区的折流板角度与介质流动雷诺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搭接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设有搭接螺旋折流板,其由若干扇形板块组成,形成螺旋流道,扇形板块倾角为35°~45°,搭接区为10%~70%,前后搭接部位用一联结块焊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立赵会军刘强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业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