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586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提出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提出的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有筒体(4)、换热管(6)、折流板组件、管程入口管(12)、管程出口管(13)、壳程入口接管(14)和壳程出口接管(15);折流板组件为由多块折流板搭接而成的螺旋折流板(5);相邻两个折流板搭接的长度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即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近壳程入口管(14)处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大,近壳程出口管(15)处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管束发生振动,减小了换热面积,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管壳式冷凝器的壳程支撑结构有单弓形折流板、双弓形折流板、螺旋折流板等,其中螺旋折流板支撑均采用等螺距即折流板等间距布置方式;发生冷凝的流体走壳程,在不同的螺旋周期内,具有相等的流通面积,壳程流体沿换热器轴向呈螺旋平稳流动并不断凝结,螺旋流动可以有效减少传热死区,减缓污垢沉积,同时避免了流体大角度折返带来的严重压力损失,压降较小;但是在壳程入口处由于壳程流体气相体积流量大、流速高,易导致管束发生振动;随着壳程流体不断的凝结,体积流量逐渐减小,流速降低,易导致气液两相分层流动,不利于传热的进行,尤其在壳程出口部分流体气相分率最低时流速最低,传热系数也最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本技术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有筒体、换热管、折流板组件、管程入口管、管程出口管、壳程入口接管和壳程出口接管;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管束穿过折流板组件其两端设置在前管板、后管板上;所述的折流板组件为由多块折流板搭接而成的螺旋折流板;所述的折流板为四分之一扇形折流板或椭圆形折流板;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搭接的长度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即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近壳程入口管处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大,近壳程出口管处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小。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折流板采用不等间距布置,通过调整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的搭接长度改变折流板间距,壳程入口处具有最大的折流板间距,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螺旋折流板间距逐渐减小,壳程出口处折流板间距最小,进一步强化了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传热性能,并避免了管束发生振动;随着壳程流体的不断凝结,流通面积也逐渐减小,使得壳程流体仍然保持较高的流速,不会发生气液分层流动现象,从而保证在壳程沿程不同位置均具有较高的传热系数,进而减小换热面积,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螺旋折流板的布置示意图。图中:1、前端管箱,2、管箱法兰,3、前管板,4、筒体,5、螺旋折流板,6、换热管,7、后管板,8、管箱法兰,9、后端管箱,10、滑动鞍座,11、固定鞍座,12、管程入口管,13、管程出口管,14、壳程入口接管,15、壳程出口接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该技术中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技术结构,该技术仅涉及折流板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有筒体4、换热管6、折流板组件、管程入口管12、管程出口管13、壳程入口接管14和壳程出口接管15 ;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6组成的换热管束穿过折流板组件其两端设置在前管板3、后管板7上;所述前管板3的前端与前端管箱I连接,后管板7的后端连接后端管箱9 ;所述的管程入口管12设置在后端管箱9上;所述的管程出口管13设置在前端管箱I上;所述的壳程入口接管14和壳程出口接管15均设置在筒体4上;结合图2,所述的折流板组件为由多块折流板搭接而成的螺旋折流板5 ;所述的折流板为四分之一扇形折流板或椭圆形折流板;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搭接的长度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即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近壳程入口管14处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大,近壳程出口管15处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小。【主权项】1.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有筒体(4)、换热管(6)、折流板组件、管程入口管(12)、管程出口管(13)、壳程入口接管(14)和壳程出口接管(15);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6)组成的换热管束穿过折流板组件其两端设置在前管板(3)、后管板(7)上;所述的折流板组件为由多块折流板搭接而成的螺旋折流板(5);所述的折流板为四分之一扇形折流板或椭圆形折流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搭接的长度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即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近壳程入口管(14)处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大,近壳程出口管(15)处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小。【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换热器
,提出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提出的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有筒体(4)、换热管(6)、折流板组件、管程入口管(12)、管程出口管(13)、壳程入口接管(14)和壳程出口接管(15);折流板组件为由多块折流板搭接而成的螺旋折流板(5);相邻两个折流板搭接的长度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即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近壳程入口管(14)处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大,近壳程出口管(15)处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小。本技术避免了管束发生振动,减小了换热面积,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IPC分类】F28F9/24, F28D7/16【公开号】CN204730708【申请号】CN201520349124【专利技术人】张晓兰, 马毓姝, 李德雨, 李栓柱, 武晓伟 【申请人】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有筒体(4)、换热管(6)、折流板组件、管程入口管(12)、管程出口管(13)、壳程入口接管(14)和壳程出口接管(15);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管(6)组成的换热管束穿过折流板组件其两端设置在前管板(3)、后管板(7)上;所述的折流板组件为由多块折流板搭接而成的螺旋折流板(5);所述的折流板为四分之一扇形折流板或椭圆形折流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搭接的长度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即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沿壳程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近壳程入口管(14)处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大,近壳程出口管(15)处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最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兰马毓姝李德雨李栓柱武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