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热交换装置的绕片换热管。一般的绕片换热管存在着肋片和基管贴合不紧或贴合处有高热阻金属层、肋片间距不匀、肋片表面浸镀高热阻低熔点金属层、片侧空气阻力大、基管壁较厚或基管许用压力较低等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的绕片换热管,这种绕片换热管的肋片表面是裸露的,且肋片和基管贴合紧密、固定牢固。本技术绕片换热管的基管和肋片的材质、肋片成型方法和基管、肋片表面预处理方法均同同规格型号的已有绕片换热管。其
技术实现思路
1、肋片和基管的固定方法采用肋片间紧贴基管绕上宽度或直径合适的软钎焊条(丝),然后在基管两端接通电源,通以大电源,基管自身发热,将软钎焊料熔融,待流淌平展时切断电源,冷却后即成。基管自身发热的表面功率选择在15~30瓦/平方厘米·2。肋片材质为黑色金属时,将钎焊好的绕片换热管经清水漂洗后,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进行化学镀铜。这种绕片换热管的换热效率高。肋片和基管的钎焊固定工艺简单,钎焊料的用量较目前的浸镀法节省70%,它可用于各种空气热交换装置上。附图1,为本技术绕片换热管结构图。图中(1)为基管、(2)为肋片、(3)为低熔点金属固定层。附图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片换热管,其构成包括基管(1)和肋片(2),其特征在于:它的肋片表面是裸露的,而肋片和基管密切贴合并由低熔点金属(3)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片换热管,其构成包括基管(1)和肋片(2),其特征在于它的肋片表面是裸露的,而肋片和基管密切贴合并由低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