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20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管板孔为一台阶孔,在换热管与管板台阶孔之间设有密封圈,在台阶孔端部设有止推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在管壳式换热器或浮头式换热器等换热设备中,广泛采用的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是焊接和胀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还可采用焊胀并用,一般不考虑管、壳程的压力和温度情况。另外,这些方法也适用于温度不高的常压换热器。近年来相继开发出许多特殊材料制作的换热器,如用于海水、氯碱及醋酸等行业的钛换热器。因这类换热器要考虑海水腐蚀问题,所以换热管需采用钛管,而钛与其它金属不具备可焊性。为了保证钛管与管板的焊接连接,管板也要采用全钛或钛复合板,其结果是设备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即使采用了钛管换热器,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换热管的腐蚀穿孔及损坏(每年全国因换热管损坏或结垢堵塞而更换管束的换热器达1000台左右)。采用焊接接头的全钛或钛复合管板,在更换管束时一般很难再利用原有管板,因对于个别被腐蚀穿孔的换热管只能堵塞,一时无法实现换管,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长,堵管数不断增多,直至管束更换时,需将管板及换热管全部换掉,从而造成设备维修维护费用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设备成本和降低设备维护费用的前提下,能随时方便地更换换热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管板孔为一台阶孔,在换热管与管板台阶孔之间设有密封圈,在台阶孔端部设有止推圈。本技术采用密封圈结构连接换热管与管板,适用于所有管、壳程压力较小,工作介质温度不高,管板与换热管之间可焊性差和需频繁更换管束的换热器,即取下密封圈,就可更换换热管,非常方便。而对于特殊材料制作的换热器,其意义更为重要。由于本结构代替了焊接连接,从而使管板的材料使用要求大大降低,如用于海水、氯碱等行业的钛波纹管换热器上时,换热管采用钛材,管板可采用灰铸铁表面刷防腐涂层(耐海水腐蚀),设备壳体、管箱可以采用碳钢防腐处理,使设备总造价与钛复合管板设备相比大幅下降,只是占全钛换热器成本的十分之一。当个别换热管出现腐蚀穿孔时,只需取下密封圈,便可更换换热管,因此大大降低了设备维护维修费用。该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具有很好的经济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为该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如附图所示,将管板1上的管板孔制成台阶孔2,在换热管3与管板台阶孔2之间设置两个O型橡胶密封圈4,在管板台阶孔2端部设置一个止推圈5。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管板孔为一台阶孔,在换热管与管板台阶孔之间设有密封圈,在台阶孔端部设有止推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结构,即在管板台阶孔内设置密封圈和止推圈来实现连接。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设备成本和降低设备维护费用的前提下,能随时方便地更换换热管。它适用于所有常压换热器,而对特殊材料制作的换热器而言,其优势更加显著,由于该结构代替了焊接连接,从而使管板的材料使用要求大大降低,使设备总造价大幅减少。该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具有很好的经济实用性。文档编号F28F9/04GK2608932SQ0324230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韩军 申请人:北京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