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针和充电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97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针和充电枪,插针包括插针外套和插针内芯,插针外套内具有空腔,插针内芯设置于空腔内,在空腔内形成螺旋状的第一通道和螺旋状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在插针外套的一端相连通,第一通道在插针外套的另一端接冷却液进液口,第二通道在插针外套的另一端接冷却液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针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降温,并且降温的效率较高,在应用到充电枪时,有助于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并能够通过更细的电缆承载更大的电流,使得充电更加轻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针和充电枪
本技术涉及接插件
,具体涉及一种插针和一种充电枪。
技术介绍
如今电动汽车逐渐普及,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也逐渐增大,实现快速安全的充电成为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充电枪所用的插针为实心插针,充电枪内部也没有增加其他散热系统,依靠电缆导热以及与空气的对流散热。当进行大电流充电时,插针温度会急剧升高,温升很容易超过安全范围,导致无法完成快速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插针和充电枪,插针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降温,并且降温的效率较高,在应用到充电枪时,有助于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并能够通过更细的电缆承载更大的电流,使得充电更加轻便快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针,包括插针外套和插针内芯,所述插针外套内具有空腔,所述插针内芯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在所述空腔内形成螺旋状的第一通道和螺旋状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插针外套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接冷却液进液口,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接冷却液出液口。所述插针外套呈圆柱形,所述空腔为沿所述插针插接方向开设的盲孔。所述插针内芯为螺旋状挡板。所述冷却液进液口为在所述插针外套的侧壁开设的通孔,所述插针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中空,所述转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进液口相接,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冷却液进液管。所述螺旋状挡板在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将所述盲孔的开口端分隔为所述第一通道的始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末端,所述螺旋状挡板在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插针外套紧固连接,并封堵所述第一通道的始端,所述第二通道的末端作为所述冷却液出液口。所述的插针还包括电缆连接件,所述电缆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相接,所述电缆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电缆的导体,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缆的绝缘层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却液出液口与所述电缆的冷却液通道相连通。所述电缆的绝缘层套设在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外侧壁上。一种充电枪,包括上述插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插针,在具有空腔的插针外套内设置插针内芯,形成两个螺旋状的冷却液通道,由此,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降温,并且降温的效率较高,在应用到充电枪时,有助于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并能够通过更细的电缆承载更大的电流,使得充电更加轻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针外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针内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插针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的插针包括图1所示的插针外套1和图2所示的插针内芯2。其中,插针外套1内具有空腔,插针内芯2设置于空腔内,在空腔内形成螺旋状的第一通道和螺旋状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在插针外套1的一端相连通,第一通道在插针外套1的另一端接冷却液进液口,第二通道在插针外套1的另一端接冷却液出液口。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插针外套1呈圆柱形,空腔为沿插针插接方向开设的盲孔,插针内芯2为螺旋状挡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冷却液进液口3为在插针外套1的侧壁开设的通孔,如图3所示,插针还包括转接头4,转接头4中空,转接头4的一端与冷却液进液口3相接,转接头4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冷却液进液管5。如图3所示,螺旋状挡板在插针外套1的另一端将盲孔的开口端分隔为第一通道的始端和第二通道的末端,如图2和图3所示,螺旋状挡板在插针外套的另一端具有凸起部6,凸起部6与插针外套1紧固连接,并封堵第一通道的始端,第二通道的末端作为冷却液出液口。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插针还可包括电缆连接件7,电缆连接件7的一端与插针外套1的另一端相接,电缆连接件7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电缆的导体8,插针外套1的另一端与电缆的绝缘层9固定连接,且冷却液出液口与电缆的冷却液通道10相连通。进一步地,电缆的绝缘层9套设在插针外套1的另一端外侧壁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插针外套1可为铁、铜或其他导电材质,插针内芯2可为导电材质或非导电材质。应当理解的是,当插针内芯2为非导电材质时,电缆连接件7需与插针外套1的另一端直接相接,当插针内芯2为导电材质时,电缆连接件7可与插针内芯2的凸起部6相接,即间接与插针外套1的另一端相接。转接头4可与冷却液进液口3固定连接,也可与冷却液进液口3可拆卸连接,例如冷却液进液口3可设置内螺纹,转接头4的一端外壁可设置外螺纹,从而实现二者的螺接。冷却液进液管5可为软管,冷却液可为水。插针内芯2可由矩形板以其两长边的中心线为旋转中心拧转而成,其中,矩形板一端作为上述凸起部6位置处的厚度大于其他位置的厚度。在拧转形成螺旋状挡板后,螺旋状挡板可与插针外套内的空腔过盈配合,原矩形板的一面与插针外套内壁可形成上述的第一通道,原矩形板的另一面与插针外套内壁可形成上述的第二通道。电缆连接件7为导电材质。电缆的冷却液通道10的截面可为环形,环形的一部分,即图3所示的下半部分与冷却液出液口相连通,另一部分,即图3所示的上半部分被插针外套1、凸起部6和电缆连接件7所封堵。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插针的外部结构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插针结构,参照图3(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冷却液流向),冷却液可由冷却液进液管5经转接头4进入插针外套1内的第一通道,在插针外套1的一端,即盲孔的底部处进入插针外套1内的第二通道,然后经插针外套1另一端的冷却液出液口流入电缆的冷却液通道10,从而带走插针处的热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插针,在具有空腔的插针外套内设置插针内芯,形成两个螺旋状的冷却液通道,由此,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降温,并且降温的效率较高,在应用到充电枪时,有助于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并能够通过更细的电缆承载更大的电流,使得充电更加轻便快捷。对应上述实施例的插针,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充电枪。本技术的充电枪,包括本技术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插针,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枪,能够对其插针进行降温,并且降温的效率较高,有助于实现大电流快速充电,并能够通过更细的电缆承载更大的电流,使得充电更加轻便快捷。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针外套和插针内芯,所述插针外套内具有空腔,所述插针内芯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在所述空腔内形成螺旋状的第一通道和螺旋状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插针外套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接冷却液进液口,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接冷却液出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针外套和插针内芯,所述插针外套内具有空腔,所述插针内芯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在所述空腔内形成螺旋状的第一通道和螺旋状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插针外套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接冷却液进液口,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插针外套的另一端接冷却液出液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外套呈圆柱形,所述空腔为沿所述插针插接方向开设的盲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内芯为螺旋状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液口为在所述插针外套的侧壁开设的通孔,所述插针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中空,所述转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进液口相接,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冷却液进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娟曾晓东李德胜郑隽一张育铭
申请(专利权)人: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