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70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外壳、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前侧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壳体部的上部或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内,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柜机具有两个风机和两个出风口,该设计可以提高空调的扫风区域,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出风模式,提高空调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柜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柜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空调不再满足于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功能,并且对空调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空调柜机的出风方式大多数采用单个贯流风机吹风或者单个离心风机吹风的方式,且空调制冷制热经过同一风道出风,出风模式都是往前吹风,再依靠扫风叶片的上下、左右摆动扩大扫风面积。但现有的空调实际出风覆盖区域有限,且存在出风直吹人体的情况,舒适性较差,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空调出风模式单一,出风覆盖区域有限,舒适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外壳、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前侧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壳体部的上部或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内,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空调柜机具有两个风机和两个出风口,该设计可以提高空调的扫风区域,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出风模式,提高空调的舒适性。可选地,所述第一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内,所述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机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内。贯流风机向空调的前侧吹风,离心风机向空调的上侧吹风,能有效扩大送风区域。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前侧设有导风门,所述导风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空调前侧的第一出风口可以关闭,避免空调直吹人体,提高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性。可选的,所述第二出风口上设有可转动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制热模式下可以关闭第二出风口,只有贯流风机工作,从而实现广角式制热。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部包括旋转壳体部,所述旋转壳体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位置,所述旋转壳体部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位置和角度。空调具有顶部旋转出风结构,可以避免风吹人现象,提高空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可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外壳的底面的夹角为第二出风角度,所述旋转壳体部转动使所述第二出风角度变化范围为5°-45°。旋转壳体部可以控制顶部出风角度,将冷风从斜上方吹出,实现瀑布式制冷效果。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端与所述外壳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介于20cm-40cm之间。第一出风口的离地高度较低,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热风能够更加接近地面,使空间内温度均衡,增加空调的舒适性。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端至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80cm。第一出风口的延伸高度较大,增加出风面积。可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下端与所述外壳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介于180cm-200cm之间。第二出风口的下端高于一般人体的高度,避免出风直吹人体,提高空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的高度介于100cm-130cm之间,所述第一壳体部的顶部设有操控面板。操控面板的高度满足人机工程学,操控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空调柜机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空调柜机的导风门关闭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空调柜机的导风门打开时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空调柜机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空调柜机的导风门关闭时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空调柜机的导风门打开时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空调柜机的旋转壳体部打开时的侧视图;图8为图6的A-A剖视图;图9为图7的B-B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空调柜机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壳体部,2-第二壳体部,3-进风口,4-第一出风口,5-第二出风口,6-第一风机,7-第二风机,8-导风门,9-扫风叶片,10-导风板,11-旋转壳体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图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X的正向代表前方,X的反向代表后方,Y轴的正向代表上方,Y轴的反向代表下方,Z轴的正向代表左方,Z轴的方向代表右方。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结合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第一壳体部1、第二壳体部2,第一壳体部1设置在第二壳体部2的前侧。第一壳体部1和第二壳体部2内部形成独立的风道结构,且第一壳体部1和第二壳体部2之间相互连通,两者之间的空气可以相互流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部1和第二壳体部2均为圆柱形,第二壳体部2的圆柱外壳与第一壳体部1的圆柱外壳相连,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部1和第二壳体可以为长方体形等其他几何形状,第二壳体部2需要高于第一壳体部1,使两者的出风口可以设置在不同的高度。该空调柜机具有一个进风口3和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分别为第一出风口4和第二出风口5。进风口3设置在第二壳体部2的后侧,用于吸收外部空间的空气,第一出风口4设置在第一壳体部1的前侧,第二出风口5设置在第二壳体部2的顶部,第二出风口5的位置高于进风口3和第一出风口4。从进风口3进入的空气在制冷/制热系统作用下变成冷空气或热空气,由于第一壳体部1和第二壳体部2之间相互连通,冷空气或热空气可以从第一出风口4向前吹出,也可以从第二出风口5向上吹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出风口5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部2的上部,其位置仍需要高于第一出风口4,且第二出风口5的出风方向需避开第一壳体部1,避免出风被阻挡。所述第一壳体部1内设有第一风机6,第一风机6启动时,风会从第一出风口4向前吹出。第二壳体部2内设有第二风机7,第二风机7启动时,风会从第二出风口5向上吹出。该空调柜机具有两组独立的出风结构,第一出风口4和第一风机6可以使空调向前侧吹风,第二出风口5和第二风机7可以使空调向上吹风,这样空调就可以通过切换两个风机的运行状态和出风口的启闭状态实现多种出风模式,根据制冷、制热或用户的其他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出风模式,提高空调的舒适性。结合图6、图8和图10所示,设置在第一壳体部1的第一风机6为贯流风机,第一风机6竖直安装,即沿图中Y轴方向安装。贯流风机可以将后侧进风口3吸入的气流从前侧第一出风口4吹出。贯流风机的轴向长度可以根据第一出风口4的延伸长度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风机(6)和第二风机(7),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部(1)和第二壳体部(2),所述第一壳体部(1)的前侧设有第一出风口(4),所述第二壳体部(2)的上部或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5),所述第二出风口(5)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4),所述第一风机(6)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内,所述第二风机(7)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风机(6)和第二风机(7),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部(1)和第二壳体部(2),所述第一壳体部(1)的前侧设有第一出风口(4),所述第二壳体部(2)的上部或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5),所述第二出风口(5)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4),所述第一风机(6)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内,所述第二风机(7)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6)为贯流风机,所述第一风机(6)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部(1)内,所述第二风机(7)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机(7)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部(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的前侧设有导风门(8),所述导风门(8)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5)上设有导风板(10),所述导风板(10)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林照易东昌傅债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