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停车位地锁。包括:槽体,其嵌设在停车位的地面上;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槽体中部,用于输出旋转动力;翻板,其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以及翻转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并与所述电机和翻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翻板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电机和翻转机构,通过电机和翻转机构控制翻板的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停车位地锁
本技术涉及停车位地锁,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自动翻转的停车位地锁。
技术介绍
车位地锁是一种安装在地面上的机械装置,防止别人抢占车位,所以成为地锁,也叫车位锁。近几年,汽车的大量增加导致车位的急剧短缺,使得车位的价位上升的同时,在一些免费泊车的小区或者停车场就会出现抢车位的情况;有些车主就花钱租车位,保证属于自己的车位不至于没地方停车,可是,被占车位叫车主们叫苦不迭,车位锁是是他们的救星。以前车位锁大多为机械手动式,汽车进出停车位时需要下车把车位锁的撑杆撑起或放下,然后再上锁,车子很容易受伤,车位锁也很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位地锁,设有电机和翻转机构,通过电机和翻转机构控制翻板的翻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槽体,其嵌设在停车位的地面上;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槽体中部,用于输出旋转动力;翻板,其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以及翻转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并与所述电机和翻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翻板翻转;其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用于传导电机的旋转;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其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用于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带动下旋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其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其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末端通过键连接;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其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末端相铰接,所述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的末端与所述翻板相铰接。优选的是,还包括:限位开槽,其设置在所述槽体的上边缘;凸柱,其前部穿过所述限位开槽,末端与所述翻板连接;限位端块,其设置在所述凸柱的前端,用于将所述凸柱固定在所述限位开槽内。优选的是,还包括: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所述槽体的上边缘,用于识别和检测车辆的位置;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翻板的状态。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包括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其中,所述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设在在所述槽体的边缘用于检测所述地锁与车辆的距离;所述信号发生器、信号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车辆和槽体的边缘上,用于对车辆进行识别。优选的是,还包括:NB-Iot模块,其设置在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一侧,用于进行数据传输。优选的是,还包括:天线,其设置在所述翻板上,用于进行信号传输。优选的是,还包括:二维码,其设置在所述翻板上,用于存储信息。优选的是,还包括:LED灯,其设置在所述翻板上,用于提供照明。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电机和翻转机构,通过电机和翻转机构控制翻板的翻转。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一种停车位地锁的立体图;图2是技术一种停车位地锁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技术一种停车位地锁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停车位地锁,包括:槽体110,呈长方体槽体结构,上端面设有开口,由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槽体110嵌设在停车位的地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槽体110由轻质铝合金材料制成。电机120设置在所述槽体110中部,用于输出旋转动力;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电机120为步进电机。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电机120的下部设有电机座,用于将所述电机120固定在槽体内。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电机120与第一锥形齿轮141之间设有减速箱。翻板130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槽体110内,由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翻板130由面板131和底板132组成,所述面板131与底板132正交设置。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翻板130由轻质铝合金材料制成。翻转机构140设置在所述槽体110内并与所述电机120和翻板130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翻板130翻转;其中,所述翻转机构140包括:第一锥形齿轮141,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用于传导电机120的旋转;第二锥形齿轮142和第三锥形齿轮143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41相啮合,用于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41的带动下旋转;第一传动杆144和第二传动杆145的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2和第三锥形齿轮143;第一摆臂146和第二摆臂147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144和第二传动杆145末端通过键连接;第三摆臂148和第四摆臂149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臂146和第二摆臂147的末端相铰接,所述第三摆臂148和第四摆臂149的末端与所述翻板相铰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三摆臂148和第四摆臂149的末端与所述翻板130的底板相铰接。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翻转机构140由轻质铝合金制成。在使用过程中,当车辆将要驶入提车位时,开启电机120,电机120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41输出旋转动力,第二锥形齿轮142和第三锥形齿轮143在第一锥形齿轮141的带动下,开始旋转,进而带动第一传动杆144和第二传动杆145旋转,第一传动杆144和第二传动杆145进而带动第一摆臂146和第二摆臂147旋转,所述第一摆臂146和第二摆臂147进而带动第三摆臂148和第四摆臂149旋转,第三摆臂148和第四摆臂149带动所述底板132,当所述面板131旋转至水平时,电机120停止转动,车辆即可顺利驶入。当车辆驶离提车位后,再次开启电机120,电机120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41输出旋转动力,第二锥形齿轮142和第三锥形齿轮143在第一锥形齿轮141的带动下,开始旋转,进而带动第一传动杆144和第二传动杆145旋转,第一传动杆144和第二传动杆145进而带动第一摆臂146和第二摆臂147旋转,所述第一摆臂146和第二摆臂147进而带动第三摆臂148和第四摆臂149旋转,第三摆臂148和第四摆臂149带动所述底板132,当所述面板131旋转至竖直时,电机120停止转动,提车位处于上锁状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开槽111设置在所述槽体110的上边缘;凸柱133的前部穿过所述限位开槽111,凸柱133的末端与所述翻板130连接;限位端块134设置在所述凸柱133的前端,用于将所述凸柱133固定在所述限位开槽111内。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限位开槽111的端部设有导圆角,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所述槽体110的上边缘,用于识别和检测车辆的位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翻板130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包括:/n槽体,其嵌设在停车位的地面上;/n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槽体中部,用于输出旋转动力;/n翻板,其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以及/n翻转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并与所述电机和翻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翻板翻转;/n其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n第一锥形齿轮,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用于传导电机的旋转;/n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其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用于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带动下旋转;/n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其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n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其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末端通过键连接;/n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其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末端相铰接,所述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的末端与所述翻板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体,其嵌设在停车位的地面上;
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槽体中部,用于输出旋转动力;
翻板,其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以及
翻转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并与所述电机和翻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翻板翻转;
其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第一锥形齿轮,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用于传导电机的旋转;
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其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用于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带动下旋转;
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其前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
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其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末端通过键连接;
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其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末端相铰接,所述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的末端与所述翻板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位地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开槽,其设置在所述槽体的上边缘;
凸柱,其前部穿过所述限位开槽,末端与所述翻板连接;
限位端块,其设置在所述凸柱的前端,用于将所述凸柱固定在所述限位开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治广,刘兆坤,朱亚露,于金洋,于倩,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