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33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装置,涉及起重机吊钩技术领域,其包括钩体,钩体包括弯曲部、连接在弯曲部上部的竖直部,竖直部上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套接在竖直部上的第一环、转动套接在竖直部上且位于第一环底部的第二环、连接在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的第一弹簧、铰接连接在第二环上部的限位板,第二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与限位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时,减小需要人手对挡板进行移动,使用效果较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装置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吊钩
,尤其是涉及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起重机的应用范围和使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起重吊钩,是一种起重机的重要部件,用于钩取工件;但传统的起重机吊钩处于敞开状态,在工件较重或者有一定风力状态下,由于起重机吊钩底部光滑,起重吊钩容易导致工件滑脱,进而造成一定危险。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471433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吊钩防滑落结构,包括吊钩本体,所述的吊钩本体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固定板的通孔连接有销轴,所述的销轴连接有挡板,所述的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弹簧安装筒,所述的弹簧安装筒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一端连接吊钩本体,所述的压缩弹簧另一端连接挡板,所述的弹簧安装筒设置在吊钩本体上。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需要将吊绳从钩体内部取出时,手指放置在挡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将挡板向靠近弹簧的一侧移动,此时便可将吊绳从钩体内部取出但是手指抵在挡板的一侧,使得挡板远离弹簧一侧与钩体之间的间距较小,拉绳从钩体内部取出时不便,使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装置,使用时,减小需要人手对挡板进行移动,使用效果较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装置,包括钩体,所述钩体包括弯曲部、连接在弯曲部上部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套接在竖直部上的第一环、转动套接在竖直部上且位于第一环底部的第二环、连接在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的第一弹簧、铰接连接在第二环上部的限位板,所述第二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限位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绳索放置在钩体内部时,人手将第二环沿竖直部上移,第一弹簧压缩,第二环带动限位板进行上移,此时限位板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弹出;人手将绳索套设在钩体上,然后将第二环松开,第一弹簧弹出,第一弹簧推动第二环下移,对限位板进行转动,使限位板的底部位于钩体的内侧壁上,此时限位板的底部与钩体的内侧壁抵接,限位板受到第二弹簧的推力将限位板进行推动,便将钩体内部的绳索进行锁定,从而使得绳索相对钩体之间连接较为稳定。使用时,人手对第二环进行移动即可,减小需要人手对限位板进行按压才能将绳索从钩体内部取出的情况,从而避免人手触碰到绳索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曲部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环靠近固定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杆铰接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固定杆上插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转动杆对应第二铰接杆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沿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第二铰接杆插接在腰形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对远离第二环一端的转动杆进行下移,此时转动杆沿第二铰接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一铰接杆上移,第一铰接杆便可带动第二环沿竖直部进行上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环的侧壁固接有背离第二弹簧一端的角度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板设置为弧形,使得限位板进行上移和下移时,限位板与钩体之间连接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呈弧形,限位板自与第二环的连接处向钩体的中心处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呈弧形,使得限位板与钩体的之间的竖直截面的面积较大,较大直径的绳索也可放置在钩体内部,使用的效果较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靠近钩体中心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抵接块,减小挂设在钩体上部的绳索对限位板造成的不良影响,设置抵接块,使得限位板与钩体之间的连接面积较大,使得限位板的限位效果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钩体对应抵接块开设有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卡接槽,使抵接块与钩体之间连接较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连接有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杆外部套接橡胶套,方便人手对转动杆进行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环焊接连接在竖直部的外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环需要与竖直部固定连接,为了使第一环与竖直部之间连接较为稳定,故而将第一环焊接连接在竖直部的外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二环相对竖直部可进行上移,从而使得第二环带动限位板进行移动,便可井绳索放置在钩体内部;2、设置角度板,对限位板的角度进行固定,从而使得限位板相对第二环的角度为固定数值;3、将限位板设置为弧形,使得限位板与钩体之间所形成空间的竖直截面的面积较大,从而使得较大直径的绳索也可套接在钩体内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钩体;11、弯曲部;12、竖直部;13、开口;2、限位组件;21、第一环;22、第二环;23、第一弹簧;24、限位板;25、固定板;251、第二弹簧;252、角度板;3、固定杆;31、转动杆;311、橡胶套;32、第一铰接杆;33、第二铰接杆;34、腰形孔;35、抵接块;36、卡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装置,包括钩体1,钩体1包括弯曲部11,弯曲部1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竖直部12,弯曲部11与竖直部12之间形成有开口13。参照图1,竖直部12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竖直部12上设置有用于将开口13进行遮挡的限位组件2,限位组件2包括焊接连接在竖直部12上部的第一环21,竖直部12上套接有位于第一环21底部的第二环22,第一环21和第二环22的横截面均为方形框。第一环21和第二环2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竖直设置的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环21的底部,第一弹簧2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环22的顶部。参照图1,第二环22靠近开口13的一侧铰接连接有限位板24,限位板24远离第二环22的端部位于弯曲部11的端部,限位板24靠近弯曲部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固定连接在第二环22的底部,固定板25与限位板2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51,第二弹簧251的一端与限位板24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51的另一端与固定板25固定连接。第二环22位于限位板24远离第二弹簧2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角度板252。角度板252用于限制限位板24的角度。使用时,将第二环22上移,此时限位板24便从开口13内部移出。在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板24受到角度板252的限制,从而使得限位板24的角度受到限制,使限位板24不会发生转动,方便后续对第二环22下移时,限位板24回复原位,避免限位板24发生转动。参照图1,为了方便对限位板24进行转动,故而在弯曲部11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固定杆3与第二环22间隔设置,第二环22靠近固定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装置,包括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1)包括弯曲部(11)、连接在弯曲部(11)上部的竖直部(12),所述竖直部(12)上设置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固定套接在竖直部(12)上的第一环(21)、转动套接在竖直部(12)上且位于第一环(21)底部的第二环(22)、连接在第一环(21)和第二环(22)之间的第一弹簧(23)、铰接连接在第二环(22)上部的限位板(24),所述第二环(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与限位板(24)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51),所述第二环(22)的侧壁连接有背离第二弹簧(251)一端的角度板(2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装置,包括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1)包括弯曲部(11)、连接在弯曲部(11)上部的竖直部(12),所述竖直部(12)上设置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固定套接在竖直部(12)上的第一环(21)、转动套接在竖直部(12)上且位于第一环(21)底部的第二环(22)、连接在第一环(21)和第二环(22)之间的第一弹簧(23)、铰接连接在第二环(22)上部的限位板(24),所述第二环(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与限位板(24)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51),所述第二环(22)的侧壁连接有背离第二弹簧(251)一端的角度板(2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1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所述第二环(22)靠近固定杆(3)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杆(32)铰接连接有转动杆(31),所述固定杆(3)上插接有第二铰接杆(33),所述转动杆(31)对应第二铰接杆(33)开设有腰形孔(34),所述腰形孔(34)沿转动杆(31)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兴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