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气化式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气化式制冷设备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及蒸发器几部分组成,压缩机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冷凝器冷却变成常温高压液态冷媒,再经毛细管膨胀变成低温低压液态冷媒,到达蒸发器后吸收热量蒸发成为低压气态,再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如此循环。目前气化式制冷设备压缩机输出的气态冷媒温度和压力是较高的,一般温度为90~100℃,压力19kg/cm2,致使整个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值也较低。根据热力学原理,降低冷凝温度,即能使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值提高,能效比值也就会提高。但制冷设备各部分的工作参数是相互制约的,仅仅降低冷凝温度这一工作参数是不行的,还要对设备的结构进行改造,才能与降低输出温度和压力的压缩机工作状态相匹配,达到提高整个制冷设备能效比值的目的。目前传统制冷设备耗电量大,能效系数低已处于难以突破的现状,其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导热效率低所致。由于传统制冷设备的传热管都是采用外装铝散热片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导热效率已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有人在蒸发式冷凝器及全湿性蒸发器方面作过一些尝试,但因结构复杂、成本高、不易产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化式制冷设备,包括用循环管道连接的压缩机(1)、冷凝器(3)、毛细管(4)、蒸发器(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器的传热管(6)内壁面设有凸凹状的内壁热交换面(12),外壁面设有与管壁是一体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凸凹状的外壁热交换面(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霖,张堪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兴生,谭根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