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19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及车辆,所述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包括除霜过渡风道和空调器壳体,空调器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除霜过渡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第一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与滑轨嵌合,第二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与滑轨嵌合,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连接。该连接结构通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分别与滑轨的嵌合,来连接除霜过渡风道和空调器壳体,连接更紧密,稳定性更好,在使用过程中,较难发生松脱,从而保证了除霜过渡风道与空调器壳体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除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车内外温差造成玻璃结霜,从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车辆都设有除霜风道,通过在除霜风道上设置相应的出风口,以将空调器的热风通过除霜风道输送到玻璃处,防止玻璃结霜。为了便于连接空调器和除霜风道,还设置了除霜过渡风道。现有技术中,除霜过渡风道与空调器之间通过多个卡接件连接,由于卡接件较多,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一个或多个卡接件松脱的情况,从而导致除霜过渡风道与空调器之间密封不严、漏风,导致外面的冷风进入而产生混风,影响除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除霜过渡风道与空调器之间密封不严、漏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除霜过渡风道和空调器壳体;其中,所述空调器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所述除霜过渡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滑轨嵌合,所述第二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滑轨嵌合,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连接,以形成所述除霜过渡风道。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限位孔和多个嵌设在所述限位孔内的卡子;其中,多个所述卡子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和所述第二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多个所述限位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壳体的相应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卡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风道,或所述第二子风道连接,所述卡子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卡子的一端包括第一折弯结构,所述卡子的自由端包括第二折弯结构,所述第二折弯结构嵌入所述限位孔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折弯结构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限位孔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限位孔的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折弯结构上设置有第二加强件。进一步的,所述卡子与所述限位孔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滑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滑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滑道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嵌入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滑道上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嵌入所述第三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通过粘接件或者卡接件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包括除霜过渡风道和空调器壳体,其中,空调器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除霜过渡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第一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与滑轨嵌合,起到连接第一子风道和空调器壳体的作用,第二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与滑轨嵌合,起到连接第二子风道和空调器壳体的作用,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连接,以形成所述除霜过渡风道。该连接结构通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分别与滑轨的嵌合,来连接除霜过渡风道和空调器壳体,连接更紧密,稳定性更好,在使用过程中,较难发生松脱,从而保证了除霜过渡风道与空调器壳体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除霜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除霜过渡风道与空调器之间密封不严、漏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所述车辆与上述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子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卡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卡子和限位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子风道和空调器壳体的安装过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除霜过渡风道,11-第一子风道,111-第一滑道,12-第二子风道,121-第二滑道,20-空调器壳体,201-滑轨,30-限位孔,40-卡子,401-第一折弯结构,402-第二折弯结构,403-第一限位件,404-第二限位件,405-第一加强件,406-第二加强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包括除霜过渡风道10和空调器壳体20;其中,除霜过渡风道10与空调器壳体20相接触,除霜过渡风道10用于与空调器壳体20进行连接,除霜过渡风道10包括第一子风道11和第二子风道12。参照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子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空调器壳体20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201,第一子风道1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道111,第一滑道111与滑轨201嵌合,第二子风道1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道121,第二滑道121与滑轨201嵌合,第一子风道11和第二子风道12连接,以形成除霜过渡风道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通过第一子风道11相对的两侧设置的第一滑道111与空调器壳体20相对的两侧设置的滑轨201相嵌合,起到连接第一子风道11和空调器壳体20的作用,通过第二子风道12相对的两侧设置的第二滑道121与空调器壳体20相对的两侧设置的滑轨201相嵌合,起到连接第二子风道12和空调器壳体20的作用,第一子风道11和第二子风道12连接,以形成除霜过渡风道10。该连接结构通过第一滑道111和第二滑道121分别与滑轨201的嵌合,来连接除霜过渡风道10和空调器壳体20,连接更紧密,稳定性更好,在使用过程中,较难发生松脱,从而保证了除霜过渡风道10与空调器壳体20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除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除霜过渡风道10与空调器壳体20相接触处的形状相契合,以保证除霜过渡风道10与空调器壳体20之间实现密封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滑道111和第二滑道121分别与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除霜过渡风道和空调器壳体;其中,/n所述空调器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n所述除霜过渡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滑轨嵌合,所述第二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滑轨嵌合,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连接,以形成所述除霜过渡风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除霜过渡风道和空调器壳体;其中,
所述空调器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
所述除霜过渡风道包括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滑轨嵌合,所述第二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滑轨嵌合,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连接,以形成所述除霜过渡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限位孔和多个嵌设在所述限位孔内的卡子;其中,
多个所述卡子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和所述第二子风道相对的两侧,多个所述限位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壳体的相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风道,或所述第二子风道连接,所述卡子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卡子的一端包括第一折弯结构,所述卡子的自由端包括第二折弯结构,所述第二折弯结构嵌入所述限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霜过渡风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折弯结构上设置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猛付鸿晔李芳齐娜吴小翠刘海明王淑艳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