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12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省材料、占用空间较小的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散热片和下横管,在所述的下横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下横管上靠近进水口一端的两组散热片之间设有堵头。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横干管通过三通阀门与进水管相接,横干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相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散热器,都是采用进水口设在上横管上,出水口设在下横管上的结 构。因此,安装时进、出水管都要穿过楼层,施工起来需要搭建脚手架,费工 费时,而且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现在正在普及分户管理的方法,基本上不在 采用上述结构,但是,散热器还是采用传统的上进水下出水的方式,因此,管 路相对较长,使用的管材相对较多,而且占用空间较大,也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占用 空间较小的散热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散热片和下横管,在所述的下横管两端分 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下横管上靠近进水口一端的两组散热片之间设有堵头。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横干管通过三通阀门与进水 管相接,横干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相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下横管上靠近进水口一端的两组散热片 之间设有堵头,因此,进水只能从第一组散热片向上经过上横管流向其它组散 热片,最后汇入下横管,流入到出水口。因此,第一组散热片既起到散热作用, 又起到代替传统散热器的与上横管相连的进水管的作用,节省了管材。同时, 由于减少了管材,占用空间也减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本技术是在原有的散热器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进而成。主要改进之处是在下横管1上,靠近进水口一端的两组散热片之间设有堵头2。该 堵头2可采用切开下横管1,再分别将两切口焊接封口。也可采用带螺扣的堵头 2将其封住。为了适用于分户管理,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装一横干管3,横干管3的一端采用三通阀门与进水管相连,另一端与出水管相通。使用时,开启 三通阀门,关闭横干管3,热水从进水口流入第一组散热片中,再从第一组散热 片中向上流入其它组散热片中,最后汇入出水管中。当关闭三通阀门后,进水管被关闭,热水只能从横干管3通过出水管流走,而不会流经散热片。因此,能实现分户管理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片和下横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横管(1)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下横管(1)上靠近进水口一端的两组散热片之间设有堵头(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装有 进水管和出水管,横干管(3)通过三通阀门与进水管相接,横干管(3)的另 一端与出水管相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省材料、占用空间较小的散热器。本技术包括散热片和下横管,在所述的下横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下横管上靠近进水口一端的两组散热片之间设有堵头。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横干管通过三通阀门与进水管相接,横干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相接。文档编号F28F9/26GK201093922SQ20072010262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崔记山 申请人:屯留县隆吉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片和下横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横管(1)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下横管(1)上靠近进水口一端的两组散热片之间设有堵头(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记山
申请(专利权)人:屯留县隆吉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