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111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属热交换用冷凝管的制造技术领域,其铜管本体(3)的内外表面为具有15~60°导程角α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其波距L为5~10mm,波高h为0.8~1.8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黄铜冷凝管的内外表面设计成短距离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设计合理,与现有的光面黄铜冷凝管相比,可有效减小管内液体的层流,在外表面形成不均匀的液膜,强化“格里谷里希效应”,从而提高管材的换热效率,使液体在管内流动时,在黄铜冷凝管的表面形成厚薄不均的液膜,可使换热效率比光面黄铜冷凝管提高20%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包括公称外径为12~50.8mm的黄铜冷凝管,可广泛用于发电机组凝汽器制造、汽轮机制造和换热器等领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属热交换用冷凝管的制造

技术介绍
现有黄铜冷凝管主要为HSn70-1、HA177-2管材,其横截面的几何形状为圆形,表面为光面,此种冷凝管在汽轮机凝汽器或者其它热交换冷凝器上使用时,管内液体易形成层流,管外的汽体易在管材外表面形成厚度均一的液膜,从而影响了管材的换热效率,使汽轮机、凝汽器工作效率降低。若采用空调换热器用的内螺纹形状的管材,则会降低管材的耐腐蚀性能和整机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具有较高换热效率的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本技术为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包括铜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本体的内外表面为具有15~60°导程角α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所述的波距L为5~10mm,波高h为0.8~1.8mm。所述铜管本体的材质可为锡黄铜或铝黄铜。本技术将黄铜冷凝管的内外表面设计成短距离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设计合理,与现有的光面黄铜冷凝管相比,可有效减小管内液体的层流,在外表面形成不均匀的液膜,强化“格里谷里希效应”,从而提高管材的换热效率,使液体在管内流动时,在黄铜冷凝管的表面形成厚薄不均的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包括铜管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本体(3)的内外表面为具有15~60°导程角α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所述的波距L为5~10mm,波高h为0.8~1.8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龙曹建国游启华傅林忠陈玉良庹威杨聚德刘琥汪治军钟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亮集团浙江铜加工研究所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